序 孔令仁 1
绪论 1
什么是中国近代史 1
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1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5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 10
学习与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13
第一章 鸦片战争 15
一、史实概要 15
清王朝由盛转衰 15
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关系 16
清政府的闭关政策 17
鸦片走私及其危害 19
林则徐与禁烟运动 20
林则徐积极备战 23
鸦片战争的爆发与经过 24
鸦片战争的性质与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28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9
民众的反侵略斗争 31
五口通商与中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33
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35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出现与社会思潮的新变化 37
二、论点述要 43
闭关政策的评价 43
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的禁烟问题 45
广东十三行 46
三元里抗英斗争的领导者问题 47
鸦片战争前后的鸦片问题 49
《穿鼻草约》与英占香港问题 50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51
鸦片战争前后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变化 53
鸦片战争时期的主要人物研究 55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61
一、史实概要 61
洪秀全与拜上帝会 61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64
清政府的反扑与太平军的北伐、西征、天京破围战 66
太平天国的内政与外交 69
天京事变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74
石达开的辅政与负气出走 76
年轻将领的起用和浦口、三河大捷 78
洪仁玕总理朝政与《资政新篇》的提出 79
天京解围与太平军东征 81
保卫安庆与经营江浙 83
太平天国的失败 84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87
太平天国的性质和意义 89
响应太平天国的各地各族人民起义 90
二、论点述要 94
洪秀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94
关于拜上帝会与金田义等问题的考证 100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与平均主义问题 104
太平天国的土地与赋税政策 106
关于建都天京的得失问题 109
关于太平天国天京政权性质的评价问题 111
关于天京事变研究中的不同看法 115
关于《资政新篇》的评价及其与《天朝田亩制度》的比较研究 120
关于杨秀清等人物的评价 123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128
关于评价太平天国历史作用的不同观点 130
关于咸同时期清朝统治阶级的研究 133
湘军淮军研究举要 135
第三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边疆危机 140
一、史实概要 140
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的背景 140
战争的爆发与《天津条约》的签订 141
战争的再起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43
总理衙门的设立与北京政变 146
列强对清政府政治控制的加强 149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深 151
沙俄侵吞我国边疆大片领土 153
俄、英侵略新疆与中国收复伊犁 155
美、日侵略台湾 157
英国进窥云南和西藏 158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杜会的主要矛盾问题 159
二、论点述要 159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的对外政策 160
关于1859年大沽之战爆发原因的新见解 163
关于总理衙门的评价问题 164
关于北京政变评价的几点观点 166
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期的几个问题 169
第四章 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174
一、史实概要 174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范围 174
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176
近代军事工业的性质与作用 178
新式陆军、海军的编练 181
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 184
民用企业的经营方式及性质与作用 187
兴办新式学堂与派遣留学生 189
洋务派及洋务思想 191
顽固派与洋务派的争论 195
洋务运的性质与失败原因 198
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产生 199
中国早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202
早期维新派与其思想 204
二、论点述要 207
洋务运动史的研究回顾 207
洋务运动的起因与目的 209
军事工业的性质与作用评价 211
用企业的性质评价 213
民用企业的作用评价 216
洋务派的阶级属性与洋务派人物评价 219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评价 224
洋务派与其他各派别的关系评价 227
洋务运动的性质与洋务运动的总评价 230
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和教训 232
第五章 中法战争 中日战争 236
一、史实概要 236
法国侵略越南与刘永福黑旗军的抗法 236
清政府对法国武力进逼的态度与“甲申政潮” 237
中法战争的两个阶段 238
中法战争的结局与《中法和约》 242
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战争挑衅 244
清政府内部的矛盾与甲午战争时的主战主和之争 246
中日战争的三个阶段 247
《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252
保卫台湾的斗争 254
二、论点述要 256
关于中法战争阶段划分的探讨 256
关于光绪甲申朝局之变的研究 258
刘永福与黑旗军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261
中法战争中的几个战役研究 263
中法战争时期若干人物研究 267
中法战争时期的和与战之争问题 272
如何评价清政府的“乘胜即收”方针 273
中日战争中的若干战役研究 274
中日战争中的若干人物研究 279
关于甲午战争时期帝党后党的和战之争问题 284
关于慈禧挪用海军经费问题 286
甲午战争与洋务运动的关系 289
第六章 戊戌变法 292
一、史实概要 292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292
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 296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 297
康有为与万木草堂 300
公车上书与维新运动的兴起 302
梁启超与《时务报》 306
谭嗣同与南学会 307
严复与《天演论》 310
变法维新与顽固守旧的论战 312
维新运动的高涨 316
百日维新 319
戊戌政变的发生 321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323
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325
二、论点述要 326
关于康有为早期思想的评价 326
关于康有为变法纲领的评价问题 328
康有为《大同书》的评价问题 331
关于《戊戌奏稿》的考订问题 332
关于“公车上书”的新看法 335
关于光绪皇帝的评价问题 337
戊戌变法时期的其他人物评价 339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几种新见解 346
关于戊戌政变发生的时间、导火线和政变后新政的存废问题 348
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 350
戊戌维新运动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 353
晚清的“西学源于中学”说 354
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的关系 356
第七章 义和团运动 359
一、史实概要 359
近代中国教案 359
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 362
清政府剿抚兼施的政策 364
义和团在直隶的发展与进入京津 367
义和团的组织与“扶清灭洋”口号 371
八国联军侵华 372
清政府的宣战 374
东南互保 375
天津、北京保卫战 377
八周联军的暴行与沙俄侵略东北 380
帝国主义之间的勾结与矛盾 382
《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的严重影响 383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384
二、论点述要 385
关于近代中国教案研究的若干问题 385
义和团源流诸说法 390
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 393
关于义和团落后性的几种观点 397
清政府对外宣战的原因和作用评价 400
庚子事变时的主战与主和同爱国与卖国的关系 402
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帝国主义侵略活动 406
清政府与义和团的关系评价 410
义和团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评价 415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417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 421
第八章 辛亥革命 423
一、史实概要 423
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经济 423
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侵略中国 425
清政府的“新政” 426
孙中山与兴中会 429
新式知识分子群的出现和革命书报的大量发行 432
民主革命思潮的形成和几位杰出的思想家 433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 438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440
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内容与评价 441
革命派同改良派的论战 445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448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 449
立宪派与立宪运动 451
拒俄运动,抵制美货运动与收回利权运动 454
保路运动 457
武昌起义 459
湖北军政府的建立与武昌起义后各省的响应 461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464
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467
帝国主义假中立与袁世凯东山再起 468
南北议和与清廷退位 471
孙中山让位与袁世凯窃权 472
辛亥革命的性质、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474
二、论点述要 475
清末新政与洋务新政、戊戌新政的比较研究 475
关于清政府预备立宪的评价 479
关于立宪派与立宪运动的评价 483
孙中山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488
关于黄兴等人物的评价 495
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团体评议 502
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思潮评议 506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农民、会党的关系 512
民族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 515
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与《临时约法》的评价 517
第九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522
一、史实概要 522
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与责任内阁制被破坏 522
同盟会的改组与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 524
袁世凯进一步实行独裁统治与复辟帝制 527
白朗起义、中华革命党、护国运动 531
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与军阀间的争斗 535
段祺瑞毁法与孙中山护法 540
英俄侵略中国边疆 543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基本内容 544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547
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548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及其特点 550
工人阶级的壮大与工人运动的高涨 552
二、论点述要 555
北洋军阀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555
关于民初政治的几个问题 563
二次革命研究中的新观点 566
关于白朗起义的性质 567
护国运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569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社会思潮评议 573
后记 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