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2
十二正经 2
第一章 经络概论 2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 2
第二节 经络的组成 3
第三节 十二正经的本质 6
第四节 第一正经的组成与功能 9
第五节 穴的概念和分类 11
第六节 腧穴定位方法 14
第二章 十二正经分论 22
第一节 天地交泰部 22
一、手太阴肺经 23
二、手阳明大肠经 29
三、足阳明胃经 38
四、足太阴脾经 49
第二节 水火既济部 58
一、手少阴心经 59
二、手太阳小肠经 65
三、足太阳膀胱经 70
四、足少阴肾经 84
第三节 表里交通部 95
一、手厥阴心包经 97
二、手少阳三焦经 102
三、足少阳胆经 109
四、足厥阴肝经 120
第三章 奇经八脉分论 132
第一节 任脉 132
第二节 督脉 133
第三节 冲脉 134
第四节 带脉 134
第七节 阴跷脉 135
第五节 阴维脉 135
第六节 阳维脉 135
第八节 阳跷脉 136
第四章 任督二脉之穴位 138
第一节 任脉穴位 138
第二节 督脉穴位 144
第五章 灵龟八法 151
第一节 灵龟八法歌诀及解释 151
一、歌诀 151
二、歌词释意 153
第二节 八脉交会穴 158
第三节 奇经八脉和八脉交会穴 159
一、任脉 159
二、督脉 160
三、冲脉 160
五、阴跷脉 161
四、带脉 161
六、阳跷脉 162
七、阴维脉 162
八、阳维脉 163
下篇 164
杨氏叩击五类六合八法 164
第一章 五类六合八法论 164
第一节 概述 164
一、五类 165
二、六合 167
三、八法 171
第二节 五类叩击手法,六合体系的理论基础 173
一、十二正经的三三说 173
二、四海气街说 175
三、根结标本说 177
四、阴阳五行说 178
第二章 杨氏叩击五法 184
第一节 滋阴固本法 184
第二节 清肺养心和泰气血法 186
第三节 健心脑祛闭法 188
第四节 健脾祛湿法 189
第五节 通利四肢法 191
第三章 五类治疗手法 193
第一节 清肺化痰止喘类治疗手法 193
一、白虎类歌诀及译文 193
二、清肺化痰止喘类手法 198
三、本类手法治疗疾病种类及具体治疗措施 206
第二节 养心安神活血类治疗手法 215
一、朱雀类歌诀及译文 215
二、养心安神活血类手法 221
三、本类手法治疗疾病种类及具体治疗措施 229
第三节 健脾化湿通痹类治疗手法 249
一、谷神类歌诀及译文 249
二、健脾化湿通痹类手法 260
三、本类手法治疗疾病种类及具体治疗措施 265
第四节 疏肝理气降逆类治疗手法 290
一、青龙类歌诀及译文 290
二、疏肝理气降逆类手法 297
三、本类手法治疗疾病种类及具体治疗措施 303
第五节 补肾固本延年类治疗手法 312
一、玄武类歌诀及译文 312
二、补肾固本延年类手法 318
三、本类手法治疗疾病种类及具体治疗措施 321
第六节 五类手法中诸穴骨度认穴 339
概述 345
第四章 六合治疗体系 345
第一节 头颈项疾患治疗体系 346
一、头颈项疾患治疗体系操作方法 346
二、本体系治疗疾病种类及具体治疗措施 354
三、头颈项疾患治疗总结 371
第二节 四肢疾患治疗体系 372
一、四肢疾患治疗体系操作方法 372
二、本体系治疗疾病种类及具体治疗措施 380
第三节 胸腹部疾患治疗体系 387
一、胸腹部疾患治疗体系操作方法 387
二、本体系治疗疾病种类及具体治疗措施 390
第四节 腰肾疾患治疗体系 413
一、腰肾疾患治疗体系操作方法 413
二、本体系治疗疾病种类及具体治疗措施 415
一、二阴症状治疗体系操作方法 420
第五节 二阴症状治疗体系 420
二、本体系治疗疾病种类及具体治疗措施 421
第六节 闭结肿块治疗体系 430
一、闭结肿块治疗体系操作方法 430
二、本体系治疗疾病种类及具体治疗措施 431
第七节 癌症的临床探讨 435
一、癌症产生的病因病理 435
二、病例 435
第八节 六合体系中诸穴骨度认穴 437
第五章 神通棒保健康法 444
第一节 神通棒操作与使用禁忌 444
第二节 神通棒保健八法 453
第三节 神通棒叩击五法 464
第四节 神通棒八脉通和舞 468
附图 475
后记 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