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证学的性质、内容和基本任务 1
绪论 1
二、辨证学的形成与发展 2
三、辨证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6
总论 9
第一章 症 9
第一节 症的命名 10
一、古今症名的异同 10
(一)症名未变而内涵发生了变化 10
(四)后世新增的症名 11
二、症名范围的大小 11
(三)症名已经不用内涵也有变化 11
(二)症名变化而内涵未变 11
三、单一症名与复合症名 12
四、引用现代医学症名 12
一、一般性的症 12
第二节 症的分类 13
二、有定性意义的症 13
(一)特殊定性意义的症 14
(二)一般定性意义的症 14
三、有定位意义的症 15
一、症的迭加 16
二、症的抽象 16
第三节 症与症之间的关系 16
三、症的夹杂 17
四、症的真假 17
第四节 症的发展变化 18
一、症本身具有波动起伏 18
二、症的起伏标志着病证的轻重 18
三、症状的减退或消失,反而提示证情的加剧 18
第二章 证 19
第一节 证的基本概念 19
第二节 证的命名 21
一、以病邪命名的证 21
四、以病变所在部位命名的证 22
五、以有关双方失于协调命名的证 22
三、以病变基本性质命名的证 22
二、以正气变动命名的证 22
六、以主治方剂命名的证 23
七、综合命名的证 23
八、以特殊症状命名的证 23
第三节 证的兼夹、复合与层次 23
一、证的兼夹 24
二、证的复合 24
三、证的层次 24
第三章 辨证 25
第一节 辨证的理论基础 25
二、辨正气的盛衰及其发展以及正气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 27
七、识别假象辨证法 27
一、辨病邪的性质及其转化与兼夹 27
第二节 辨证的内容 27
三、辨正邪斗争的形势 28
四、辨病变所在部位 28
(一)全身与局部 28
(二)人体的大体分部 28
二、心理因素 29
(三)具体分辨脏腑经络 29
第三节 辨证的参考因素 29
一、体质因素 29
三、社会因素 30
四、自然因素 30
第四节 辨证的方法 31
一、平脉辨证法 32
二、动态辨证法 32
三、症状相关辨证法 33
四、特征辨证法 33
五、症状比较辨证法 34
六、时相辨证法 35
第五节 辨证的纲领——八纲 36
八、治疗反馈辨证法 36
九、汤方辨证法 37
十、分型辨证法 38
[文献摘录] 42
各论 47
第一章 病邪辨证 47
第一节 寒邪辨证 47
一、寒邪在表证 47
二、寒邪入里证 48
第二节 热邪辨证 49
一、表热证 49
二、里热证 50
三、寒热错杂证 51
四、热入心包证 51
五、热极生风证 52
第三节 风邪辨证 53
一、风寒证 53
二、风热证 54
三、外中风证 55
第四节 湿邪辨证 56
一、外显证 57
二、内湿证 58
三、风湿证 58
第七节 瘀血辨证 58
四、寒湿证 59
五、湿热证 60
六、痹证 61
一、凉燥证 63
第五节 燥邪辨证 63
二、温燥证 64
三、燥湿夹杂证 65
第六节 暑邪辨证 66
一、暑热证 66
二、暑湿证 67
一、寒凝血瘀证 68
二、瘀热互结证 69
第八节 痰邪辨证 70
一、寒痰证 71
二、热痰证 72
三、风痰证 73
四、湿痰证 74
五、燥痰证 75
第九节 饮邪辨证 76
一、寒饮停留证 77
二、饮邪化热证 78
第十节 水气辨证 79
一、风水证 79
二、皮水证 80
三、正水证 81
四、石水证 81
[文献摘录] 87
第二章 病性辨证 95
第一节 辨寒证与热证 95
一、寒证 95
二、热证 97
一、虚证 98
三、寒热错杂证 98
第二节 辨虚证与实证 100
四、辨寒热真假 100
二、实证 102
三、虚实夹杂 103
四、辨虚实真假 104
第三节 辨阴证与阳证 106
一、阴证 107
二、阳证 107
三、阴证与阳证的转化 108
四、阴证似阳,阳证似阴 109
[文献摘录] 111
一、一般阴虚证 117
第一节 辨阴虚证 117
第三章 气血阴阳辨证 117
二、阴虚火旺证 118
三 、阴虚内燥证 119
四、阴虚动风证 120
五、热甚伤津证 120
六、热极伤阴证 120
七、亡阴证 121
第二节 辨阳虚证 122
一、一般阳虚证 122
二、阳虚内寒证 123
三、阳虚水泛证 124
四、虚阳外越证 125
六、亡阳证 126
五、外寒伤阳证 126
七、阴阳两虚证 127
第三节 辨血虚证 128
一、一般血虚证 128
二、血虚生风证 129
三、血虚内燥证 129
第四节 辨气虚证 130
一、一般气虚证 130
二、气虚外感证 131
三、气虚发热证 131
第五节 辨气血,气阴兼病病证 132
一、气血两虚证 132
二、气不摄血证 133
三、气随血脱证 134
一、一般气滞证 135
四、气阴两虚证 135
第六节 辨气滞证 135
二、气滞血瘀证 136
三、痰气交结证 137
第七节 辨气陷证 138
第八节 辨气逆证 139
[文献摘录] 143
第四章 病位辨证 145
第一节 辨上、中、下 145
一、风热上扰证 145
二、热毒上炎证 147
三、中气下陷证 148
四、气郁中焦证 150
五、上气不足证 151
六、湿阻中焦证 152
七、湿热下注证 153
第二节 辨表里内外 154
一、表证 155
(一) 外邪犯表证 155
(二) 表卫不固证 155
(三) 营卫不和证 157
二、里证概说 158
三、表里同病证辨析 159
(一) 辨外感病中的表里同病 159
(二) 辨内伤兼外感 160
(三) 辨宿疾兼新感 160
一、邪伏膜原证 161
第三节 辨特殊病位 161
二、邪留三焦证 163
三、热郁胸膈证 164
四、热灼胸膈证 165
五、饮停胸胁证 165
[文献摘录] 169
第五章 脏腑辨证 171
第一节 肝与胆病证候 171
一、肝气郁结证 172
二、肝火上炎证 173
三、肝阴虚证 174
四、肝阳上亢证 175
七、肝不藏血证 176
五、肝风内动证 176
六、肝血虚证 179
八、寒凝肝脉证 185
九、肝着证 186
十、肝有郁热 186
十二、肝胆湿热证 186
十一、肝经湿热证 187
十三、胆郁痰扰证 189
第二节 心与小肠病证候 191
一、心气虚证 192
二、心阳虚证 193
三、心阳暴脱证 195
四、心血虚证 196
五、心阴虚证 197
七、心气心阴两虚证 199
八、心阴心阳两虚证 199
六、心气心血两虚证 199
九,心火亢盛证 200
十、痰火扰心证 201
十一,痰迷心窍证 202
十二、心痹证 204
十三、水气凌心证 206
十四、脚气冲心证 207
十五、血热妄行证 208
十六、寒伤血脉证 208
十七、心肝血虚证 209
十八、心肝火旺证 210
十九、小肠实热证 211
二十、小肠虚寒证 211
二十一、小肠气痛证 212
第三节 脾与胃病证候 215
一、脾气虚弱证 216
二、脾虚水肿证 217
三、脾阳不振证 218
四、脾阴虚证 222
五、脾不统血证 223
六、脾虚生风证 225
七、心脾气血两虚证 226
八、脾虚湿困证 228
九、脾胃湿热证 229
十、脾胃寒热夹杂升降失司证 231
十一、肝气犯脾证 233
十二、脾湿肝郁证 235
十三、饮停脾胃证 237
十四、外寒犯胃证 240
十五、胃气虚寒证 241
十六、伤食证 243
十七、脾虚食积证 244
十八、胃有郁热证 245
十九、胃火上炎证 246
二十、胃肠热结证 247
二十一、胃热薰心证 249
二十二、痰扰胃腑证 250
二十三、肝气犯胃证 251
二十四、胃阴不足证 255
第四节 肺与大肠病证候 259
一、风寒犯肺证 260
二、风热犯肺证 261
三、热邪壅肺证 262
四、燥热伤肺证 264
五、暑湿犯肺证 265
六、凉燥袭肺证 266
七、痰湿阻肺证 267
八、痰饮阻肺证 268
九、肺燥脾湿证 270
十、肝火犯肺证 271
十一、肝气犯肺证 272
十二、肺气虚证 273
十三、虚热肺痿证 274
十四、虚寒肺痿证 275
十五、肺脾两虚证 276
十六、心肺两虚证 277
(四)热郁少阳证 278
十七、肺阴虚证 278
十八、肺胃阴虚证 280
十九、大肠湿热证 281
二十、大肠液亏证 282
二十一、肠虚不固证 283
第五节 肾与膀胱病证候 286
一、肾阴虚证 287
二、肝肾阴虚证 289
三、心肾阴虚证 290
四、肺肾阴虚证 291
五、肾阳虚证 292
六、阳虚水泛证 293
七、肾虚毒泛证 294
八、肾阴肾阳两虚证 295
九、心肾阳虚证 296
十、脾肾阳虚证 297
十一、肾不纳气证 299
十二、肾气不固证 300
十三、肾精不足证 301
十四、心肾不交证 303
十五、肾着证 303
十六、膀胱失约证 304
十七、膀胱蓄水证 307
十八、膀胱湿热证 307
附:胞宫病证候 309
一、胞宫虚寒证 309
二、胞宫郁热证 309
三、胞宫痰湿阻滞证 310
四,热入血室证 311
[文献摘录] 313
(一)手太阴肺经证候 322
第一节 十二经脉辨证 322
第六章 经络辨证 322
一、十二经脉的证候 322
(二)手阳明大肠经证候 323
(三)足阳明胃经证候 324
(四)足太阴脾经证侯 325
(五)手少阴心经证候 326
(六)手太阳小肠经证候 326
(七)足太阳膀胱经证候 327
(八)足少阴肾经证候 327
(九)手厥阴心包经证候 327
(十)手少阳三焦经证候 329
(十一)足少阳胆经证候 330
(十二)足厥阴肝经证候 330
三、六经经气终绝 331
二、十二经经气厥逆 331
第二节 奇经八脉辨证 332
一、冲脉虚衰证 333
二、冲脉气结证 334
三、冲脉气逆证 335
四、任脉不通证 336
五、任脉虚衰证 337
六、邪犯督脉证 338
七、督脉空虚证 338
八、督脉阳虚证 339
九、带脉不固证 340
十、跷脉空虚证 341
十一,维脉虚衰证 342
十二、奇经瘀痹证 342
十三、八脉虚衰证 344
[文献摘录] 347
第一节 太阳病证 349
一、太阳病本证 349
(一) 太阳伤寒证 349
第七章 六经辨证 349
(二) 太阳中风证 350
(三) 太阳风湿证 351
(四) 太阳中喝证 352
二、太阳病变证 352
(一)实热结胸证 352
(三)心阳受损证 354
(二)痰热结胸证 354
(四)太阳寒利证 355
(五)太阳热利证 356
(六)太阳蓄水证 356
(七)太阳蓄血证 356
第二节 阳明病证 356
一、阳明病本证 356
(一)阳明气热证 357
(二)阳明腑实证 357
二、阳明病变证 358
(一)阳明发黄证 358
(二)阳明蓄血证 359
一、少阳病本证 360
第三节 少阳病证 360
(一)正邪分争证 361
(二)少阳经热证 361
(一)少阳热利证 362
二、少阳病变证 362
(二)少阳发黄证 363
第四节 太阴病证 364
一、太阴病本证 364
(一)太阴吐利证 364
(二)太阴腹痛证 365
二、太阴病变证——太阴发黄证 366
第五节 少阴病证 366
一、少阴病本证 366
(一)少阴寒化证 367
(二)少阴热化证 368
二、少阴病变证 368
(二)少阴便脓血证 369
(一)少阴水热互结证 369
(三)少阴阳虚水泛证 370
第六节 厥阴病证 370
一、厥热胜复证 371
二、寒热错杂证 371
第七节 六经病兼证 373
一、太阳阳明同病 373
二、太阳少阳同病 373
三、阳明少阳同病 374
四、太阳太阴同病 374
六、三阳合病 375
五、太阳少阴同病 375
[文献摘录] 379
第八章 卫气营血辨证 381
一、卫分证 381
(一)风热卫分证 382
(二)暑热卫分证 383
(三)湿热卫分证 384
(四)燥热卫热证 384
二、气分证 385
(一)邪热壅肺证 385
(二)阳明气分证 385
(三)阳明热结证 386
(七)卫气同病证 387
(五)脾胃湿热证 387
(六)热郁胸膈症 387
三、营分证 388
(一)初入营分证 389
(二)卫营同病证 390
(三)气营两燔证 390
四、血分证 391
(一)热盛动血证 392
(二)耗血动风证 393
(三)气血两燔证 393
(四)营血同病证 394
五、心包证 395
[文献摘录] 398
第一节 上焦证候 399
第九章 三焦辨证 399
一、邪袭肺卫证 400
二、热在胸膈证 400
三、邪热壅肺证 400
四、温毒上壅证 400
五、寒湿伤表证 400
六、燥热伤肺证 400
七、手厥阴心包证 401
八、肺胃津伤证 401
第二节 中焦证候 401
一、阳明气分热盛证 401
二、阳明热结证 401
三、液干热结证 401
五、湿热弥漫三焦证 402
四、中焦湿热证 402
六、湿热黄疸证 403
七、寒湿发黄证 403
第三节 下焦证候 403
一、真阴欲竭证 404
二、阴虚火旺证 404
三、阴虚风动证 404
四、邪留阴分证 404
五、下焦蓄血证 405
六、湿热郁结下焦证 405
七、寒湿伤肾证 405
八、久痢伤肾证 406
[文献摘录] 409
附录:病案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