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作为科学的哲学 1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1
目录 1
二、关于方法的概念。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6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 8
四、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 12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1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和前提 15
二、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中所实现的革命的实质是什么 20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创造性 27
一、物质是什么 29
辩证唯物主义 29
第三章 物质及其存在的形式 29
二、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38
三、空间和时间 46
第四章 物质和意识 52
一、意识是有高度组织的物质的特性 52
三、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意识的起源和发展 58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关于发展和普遍联系的学说 68
一、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学说 68
二、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学说 72
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意义 77
一、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79
第六章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面统一和斗争规律 79
二、矛盾的多样性 84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及克服它们的途径 91
量变转化为质变的规律 94
一、关于量和质的概念 94
二、量变转化为质变是发展的规律 96
三、从旧质到新质的转化形式的多样性 101
四、关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质变的性质 103
否定的否定规律 106
一、辩证的否定及其在发展中的作用 106
二、发展的前进性质 109
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否定的否定规律的作用 113
第七章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范畴 117
一、辩证法的范畴的起源和一般特点 118
二、单一和一般 120
三、内容和形式 125
四、本质和现象 129
五、原因和结果 135
六、必然性和偶然性 140
七、可能性和现实 144
八、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结构和职能,历史和环境 147
第八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55
一、认识是什么 155
二、实践是认识过程的出发点和基础 157
三、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160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的学说 170
五、实践是真理的标准 176
六、科学认识的手段和方式 178
历史唯物主义 189
第九章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什么 189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社会观的革命变革 189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 193
三、历史的必然性和人的自由 195
四、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反科学性质 197
第十章 社会经济形态 203
一、社会生活的自然条件 203
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主要的、决定性的力量 208
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213
四、社会经济形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机体 218
五、社会的历史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和合乎规律地更替的历史 223
六、共产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 231
第十一章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和个人 240
一、人民是历史过程的真正创造者、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40
二、社会和个人 245
三、关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49
第十二章 阶级和阶级斗争 255
一、阶级的实质和起源 255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抗社会发展的泉源 257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260
四、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270
五、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 274
六、克服阶级差别的道路 277
第十三章 人们的共同体的历史形式 282
一、氏族、部落、部族和民族 282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285
三、社会主义和民族 290
四、家庭 294
第十四章 国家 299
一、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299
二、剥削者社会里的国家 301
三、无产阶级专政 307
四、关于国家的消亡 317
一、社会革命是阶级对抗社会发展的规律 320
第十五章 社会革命 320
二,社会主义革命 324
第十六章 社会意识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29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29
二、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 334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 339
第十七章 社会意识形式。科学 342
一、政治思想和法的思想 342
二、道德 347
三、宗教 353
四、艺术 358
五、科学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