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范畴 1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概况 2
第三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8
第四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现代研究和在世界医学中的地位 11
第五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13
第二节 五脏坚固 脾肾为本 15
第一节 阴阳互根 互生互长 15
第二章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理论 15
第三节 经气流通 血脉和调 16
第四节 气血充沛 津液布扬 17
第五节 三因致病 重在七情 18
第六节 顺应四时 19
第七节 形神合一 21
第八节 动静适度 21
第九节 葆精养气 23
第十节 避邪护正 24
第一节 调和阴阳 阴阳并重 26
第三章 中医养生、康复原则 26
第二节 形神共养 养神为先 27
第三节 协调脏腑 重在睥肾 29
第四节 疏通经络 活血化瘀 31
第五节 扶正祛邪 扶正为主 32
第六节 综合调理 因病而异 34
中篇 37
第四章 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 37
第一节 生命的过程 37
第二节 人类的寿限 39
第三节 衰老的机制 41
第五章 调节情志 46
第一节 情志与内脏活动 46
第二节 调节情志的方法 47
第六章 传统健身运动 52
第一节 传统健身运动的类别 53
第二节 传统健身运动的运用原则 63
第七章 饮食调养 67
第一节 食物的种类 67
第二节 饮食调养的原则 70
第一节 扶正药物的类别 76
第八章 药物扶正 76
第二节 药物扶正的运用原则 82
第九章 起居调摄 85
第一节 起居有常安卧有方 85
第二节 谨防劳伤 89
第三节 居处与衣着宜忌 90
第十章 谨避外邪 92
第一节 避四时不正之气 93
第三节 避雾露 95
第二节 避疫气 95
第四节 避其他有害因素 96
下篇 99
第十一章 中医康复医疗适应证的病理基础 99
第一节 气血衰少 99
第二节 津液亏虚 100
第三节 血瘀痰阻阳 101
第十二章 中医康复评定 102
第一节 中医康复评定的原则 102
第二节 中医康复评定的方法 103
第一节 针灸康复法 105
第十三章 中医康复法 105
第二节 推拿康复法 110
第三节 传统保健体育康复法 119
第四节 药物康复法 121
第五节 调摄情志康复法 123
第六节 娱乐康复法 126
第七节 自然康复法 127
第八节 其他康复法 134
第十四章 中医康复医疗的禁忌 145
第一节 戒烟 145
第三节 戒偏食偏嗜 146
第二节 戒酗酒 146
第四节 戒过劳 147
第五节 戒恼怒忧郁 149
第十五章 康复医疗的适应范围 150
第一节 病残伤残诸证 150
第二节 热病、失血症瘥后诸证 171
第三节 老衰诸证 195
第四节 恶性肿瘤的康复治疗 212
附:主要参考文献 216
方剂索引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