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引言 1
一、一位保守党人的儿子 6
父亲的沧桑家世 6
温饱但不很幸福的童年 8
一个优秀的小学生 10
保守党的候选人 12
矛盾的成长环境 13
反抗学校的陈规陋习 14
展示体育和表演才能 16
学校的“反对党领袖” 17
情场得意 19
社会实习 20
二、牛津大学的摇滚歌星 22
一个十足的小流氓 22
出色的歌手 24
认真探索政治问题的有志青年 25
虔诚的基督徒 29
远大的政治抱负 30
三、选择工党 36
从劳工运动中产生的政党 36
工党的辉煌岁月 38
工党陷入困境 47
在党处于逆境时入党 52
十分能干的支部书记 53
工党的律师 54
迷上政治 57
站在党内左翼一边 58
四、经受党内斗争的洗礼 60
工党走上极左的道路 60
站在党内改革的最前沿 61
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67
提出改革工党的构想 69
初战失利 73
五、跻身议会 73
与强硬左派做斗争 74
走中间路线 77
出色的议员候选人 78
卧薪尝胆 82
新的希望和失望 87
工党在“自杀” 88
毛遂自荐被提名 89
险些失去参赛资格 92
以弱胜强当选为工党候选人 99
在自己的党遭受惨败之时一举成功 101
六、工党的神童 104
工党最年轻的议员 104
成功的处女演说 105
支持金诺克为领袖 106
与布朗同为党内神童 108
受到史密斯的赏识 111
升为前座议员 113
在新闻界享有较好声誉 115
在议会辩论中展露头角 116
在大选中再创佳绩 117
七、受到领袖的青睐 122
被人们认为具有当领袖的潜能 122
与约翰·梅杰对阵 124
政策反思运动的干将 125
受到金诺克的信任 128
最年轻的影子内阁大臣 131
在最棘手的工会法问题上大显身手 134
金诺克要培养的接班人 140
赶超布朗 141
工党新政策的阐发者 142
成为党的领导核心的成员 144
对大选失败的结果做客观分析 150
八、经受新的考验 150
放弃副领袖职位的竞争 152
被认为是工党领袖的错过者 156
受到新领袖的重用 158
向克林顿学习 159
吸收澳大利亚工党的经验 165
九、党内改革的急先锋 168
旗帜鲜明地主张改革 168
与史密斯的分歧 169
向既得利益集团发动猛攻 169
被领袖委以重任 172
史密斯的突然袭击 175
年会上的决战 176
布莱尔的地位受削弱 178
十、一颗升起的政坛新星 180
意想不到的机遇 180
布朗成为最大障碍 181
舆论倒向布莱尔 182
布朗自我牺牲 184
一举夺魁 186
工党的一场革命 187
十一、改造工党 191
金诺克的9年努力 191
史密斯的作为 193
修改党章 196
刷新政策 199
与企业主联姻 200
吸纳新党员 201
集中权力 202
十二、同保守党的决战 204
与对手的力量对比 204
保守党可打的几张牌 211
与梅杰针锋相对 213
谋划竞选策略 215
迎得报界的大力支持 216
一帆风顺 218
十三、新首相与“新工党”的执政前途 219
非常幸运的政治家 219
工党的政治定位 220
与工会斩不断的关系 225
窝里斗的传统 236
体制改革是把双刃剑 236
十四、布莱尔主义 239
模糊政治的设计者 239
“社会—主义”价值观 240
伦理社会主义 242
放弃国有化目标 243
市场经济 245
矛盾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 246
把工党改造成“人民党” 249
工党现代化的产物 252
顺应时代潮流 255
集多种“主义”之大成 257
还是民主社会主义政党 260
十五、政治生活之外 264
浪漫的恋爱与婚姻 264
妻子也是位政治家 268
他还有别的女人 270
当一个慈父 271
附录一:托尼·布莱尔大事年表 273
附录二:英国历届首相年表 277
附录三:英国工党历任领袖 281
附录四:二战以来历次大选结果 283
附录五:布莱尔内阁名单 284
主要参考书目 287
后记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