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工程学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谈正卿,顾启秀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810101080
  • 页数:451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绪论 1

第一篇 生物力学 3

第一章 力学的基本知识 3

第一节 静力学基础 3

第二节 应力、应变、弹性模量 7

一、应力与应变 7

二、弹性模量 10

三、弯曲和扭转 12

二、粘弹性体 13

一、理想弹性体 13

第三节 粘弹性 13

三、描述粘弹性体的几种力学模型 16

第四节 流体力学 18

一、理想流体的稳定流动 18

二、连续性原理及血液的流速 19

三、伯努利方程及其修正式 20

四、粘滞流体 23

五、泊肃叶公式 28

第二章 骨力学 32

第一节 骨的力学性能 32

一、静载荷拉伸 35

第二节 骨骼变形的基本形式 35

二、静载荷压缩 36

三、剪切变形 36

四、弯曲变形 39

五、扭转变形 40

六、混合负荷 41

第三节 骨的功能适应性 42

一、骨的功能结构 43

二、骨的功能适应性理论 43

三、关于骨的构造与强度的几种假说 45

第五节 骨折及其治疗 46

第四节 肌肉活动对骨应力分布的影响 46

一、骨自然愈合的四个阶段 47

二、骨折的治疗 47

第三章 关节生物力学 48

第一节 膝关节力学 49

一、膝关节运动范围 49

二、运动力学 53

第二节 髋关节力学 57

一、髋关节运动范围 58

二、静力学分析 59

三、动力学分析 61

四、外部支持物对髋关节反作用力的影响 63

一、踝关节运动范围 65

第三节 踝关节力学 65

二、运动力学 67

第四节 脊柱力学 68

一、脊柱的运动范围 69

二、运动力学 70

三、脊柱侧凸的受力分析 76

第五节 肩关节力学 78

一、肩关节运动范围 78

二、运动力学 80

第六节 肘关节力学 82

一、肘关节运动范围 82

二、运动力学 83

一、骨骼肌的力学性质 85

第四章 软组织力学 85

第一节 肌肉力学 85

二、心肌的力学性质 87

第二节 血管的力学性质 88

一、血管 88

二、血管壁的内应力 89

第三节 关节软骨的力学性质 93

第四节 关节软骨的润滑特性 95

第五章 流变学 97

第一节 血液流变学 97

二、血液的流变性质 98

一、血液的循环系统 98

三、血液的流动 103

四、血液的本构方程 106

五、粘度计 107

第二节 心脏力学 110

一、心脏内血液的流变性 110

二、心脏作功问题探讨 111

第三节 微循环流变学 114

一、微循环的特点 114

二、微循环血流异常现象及其本质 114

三、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 116

四、微循环流变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118

第四节 血管动力学 120

一、脉搏波的形成 120

二、血管中弹性波传播的特性 121

三、桡动脉波形探讨 122

第五节 呼吸流变学 124

一、呼吸系统的解剖特征 124

二、肺液内表面活性剂 126

三、气体在气管中的流动 128

四、气体的扩散 130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133

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133

第六章 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 133

第二篇 电子计算机在中医中的应用 133

二、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134

三、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134

四、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34

五、电子计算机系统 135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诊断系统的医理设计 135

一、医理设计的理论基础 135

二、辨证分型 136

四、辨证论治 137

三、辨证中的量化 137

第三节 电子计算机诊疗系统程序设计 138

一、系统结构 138

二、生成系统 139

三、实例——某医院内科预诊管理系统 141

四、中医专家系统 142

第四节 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 143

一、电子计算机在教学上的应用 143

二、中医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实例 144

第五节 电子计算机情报检索系统 147

一、计算机情报检索系统概述 148

二、情报检索系统的工作流程 149

三、医学系统情报检索系统实例 153

第六节 电子计算机监护 154

一、监护系统的组成 155

二、数据的收集、显示和测定 156

第七节 医院电子计算机管理 158

一、计算机辅助采集病史 158

二、药房计算机管理 160

三、膳食营养的计算机管理 161

四、床位计算机管理 162

第七章 电子计算机中医诊疗系统的数学模型 164

第一节 贝叶斯公式 164

一、概率 164

二、贝叶斯条件概率模型 165

第二节 最大似然法 168

第三节 模糊数学诊断模型 169

一、模糊数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70

二、中医诊断的模糊数学模型 174

第四节 逻辑判断法 175

第五节 序贯诊断法 180

第六节 中医专家诊疗系统实例 181

一、中医专家诊疗系统的数学模型 181

二、关幼波诊疗肝病系统 182

三、朱古亭诊疗胃脘痛系统 184

第一节 系统论的基本知识 187

一、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 187

第八章 系统论 187

第三篇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其在中医上的应用 187

二、系统、要素与环境 189

三、系统的分类 190

四、系统的模型化 191

第二节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192

一、整体性 192

二、相关性 193

三、结构性 194

四、层次性 195

五、动态性 195

七、环境适应性 196

六、目的性 196

第三节 系统方法 197

一、什么是系统方法 197

二、系统方法的特点 197

三、系统方法的步骤 198

四、系统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198

第四节 房室模型 199

一、反应级数 199

二、单室模型 200

第五节 系统论在中医上的应用 202

一、中医学对人体疾病认识和防治上的整体现 202

二、中医学系统方法的特点 203

一、信息论的产生和发展 205

第九章 信息论 205

第一节 信息论的基本知识 205

二、信息及其基本特征 206

三、信息量 207

四、熵 207

五、剩余度 209

六、复合事物的共熵与条件熵 209

七、申农的通信系统模型和信息通道 212

八、编码与译码 213

九、信号的分析与处理 214

第二节 信息论方法 214

一、信息方法的基本步骤与特点 214

一、信息论与中医理论 215

二、信息方法的应用 215

第三节 信息论在中医上的应用 215

二、信息论与针刺麻醉 216

三、信息论在诊断疾病中的应用 216

第十章 控制论 217

第一节 控制论的基本知识 217

一、控制论的形成和发展 217

二、控制论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218

三、控制系统的输入与输出 218

四、控制系统的组成 219

五、控制系统分类 220

六、控制系统的性能 220

一、黑箱方法 221

第二节 控制论的基本方法 221

二、反馈方法 223

三、功能模拟方法 225

第三节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一阶系统分析 227

一、微分方程及拉普拉斯变换 227

二、传递函数 230

三、状态方程 233

四、一阶系统分析 233

第四节 控制论在中医上的应用 235

一、四诊疗法 235

二、辨证论治 236

三、人体模型 237

附:气功分析 238

第四篇 中医医疗仪器 241

第十一章 生物信息客观指标的接收与处理 241

第一节 生物电的产生及其测量,生物电极及微电极 241

—、生物电的产生 241

二、生物电极 242

第二节 医用换能器 244

一、医用换能器 244

二、医用换能器的检测对象 250

第三节 生物电放大器 251

一、场效应管构造及主要特性 251

三、医用换能器的技术指标 251

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252

三、场效应管差动放大电路 252

四、放大器性能的主要指标 253

第四节 人体电阻抗和电导纳 256

一、人体的电阻抗及阻抗图 256

二、电阻抗图仪 258

三、人体的导纳及导纳图 261

第五节 噪声的来源及噪声的抑制 263

一、噪声的来源 263

二、抑制干扰一般遵循的原则 264

三、抑制干扰的措施 264

一、心电与心电图 268

第十二章 生物信息的描记 268

第一节 心电图与描记技术 268

二、心电图的导联 271

三、心电图机结构与使用 275

四、心电图电子计算机分析研究概况 277

第二节 脑电图与描记技术 277

一、脑电波的产生及分类 277

二、脑电图的描记技术 279

三、脑电图机的使用 282

四、脑电图电子计算机分析研究概况 284

第三节 多道生理记录仪 285

二、ST一61型六道生理记录仪结构 286

一、ST一61型六道生理记录仪原理 286

三、多道生理记录仪的使用 290

第十三章 X射线、超声、红外探测仪 291

第一节 X射线 291

一、X射线的产生 291

二、X射线的性质 293

三、X射线的硬度和强度 294

四、X射线的吸收 295

五、X射线CT扫描 296

第二节 超声诊断 299

一、超声波的特性 299

二、B型超声诊断仪 302

三、M型超声诊断仪 305

四、超声多普勒诊断仪 306

五、超声心动图 308

第三节 医用红外线技术 311

一、热辐射 311

二、热象仪 315

第十四章 针灸医疗仪器 317

第一节 电针仪 317

一、电针仪的输出波形 317

二、电针仪的工作原理及G6805-1治疗仪 318

三、电针仪的临床应用 320

一、激光的特性 321

第二节 激光针灸 321

二、激光的发射原理 322

三、医用激光器 325

四、激光的生物作用 328

五、对生物效应有影响的激光参量 330

六、激光针灸 332

七、常用激光的活疗方式及防护 333

第三节 经络探测仪 334

一、良导络 334

三、耳穴探测诊断法 335

四、利用经络测定仪对经络学说的研究 335

二、经络测定仪 335

第四节 按摩器 336

第十五章 磁诊疗仪 337

第一节 磁场的基本知识 337

一、磁矩 337

二、磁矩在外磁场中的能量 339

三、磁介质 339

四、磁场强度 339

第二节 磁场的生物效应和治疗作用 340

一、不同类型磁场的生物效应 340

二、磁场的治疗作用 342

第三节 磁疗 342

一、恒定磁场疗法 342

三、磁性药物和磁化水 344

第四节 心磁和脑磁 345

二、变化磁场疗法 345

一、心磁 346

二、脑磁 346

第五节 核磁共振 347

一、电子的自旋和磁矩 347

二、原子核的自旋和磁矩 348

三、核磁共振 349

四、核磁共振波谱的测量 351

五、弛豫 352

六、顺磁共振 353

第六节 核磁共振成像 354

一、单球面折射 358

第一节 几何光学基础知识 358

第十六章 医用光学仪器 358

二、厚透镜 360

三、象差 362

第二节 检眼镜 363

第三节 内窥镜 365

第四节 显微镜 368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 368

二、特种光学显微镜 372

三、电子显微镜 375

第五节 旋光计 378

第六节 比色计及分光光度计 381

第七节 紫外线灯 384

第十七章 核医学仪器 386

第一节 放射探测的物理基础 386

一、原子核的衰变 386

二、放射性衰变的规律 386

第二节 放射性探测的原理和方法 388

一、放射性探测原理 388

二、放射探测方法 389

第三节 测量放射性强度的核医学仪器 392

一、甲状腺功能测量仪 392

二、肾功能放射图描迹仪 395

四、液体闪烁计数器(放射免疫测定仪) 396

三、核听诊器 396

第四节 核成象仪器 398

一、γ照相机 399

二、单光子发射型CT 401

三、正电子发射型CT 402

第五节 核治疗装置 404

一、概述 404

二、钴60治疗机 404

三、医用电子感应加速器 405

四、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405

二、颜色 407

一、色诊的范畴 407

第十八章 望诊客观化方法 407

第五篇 中医学中一些客观化方法 407

第一节 色诊原理 407

三、颜色表示法 408

四、颜色数值化 410

第二节 肤色和体型的客观化方法 410

一、光电比色法测定肤色 410

二、莫尔条纹等高线法测体型 412

第三节 舌诊客观化方法 414

一、三色测量法 414

二、分光光度法 416

四、染料印色法 417

三、活体舌显微镜观测法 417

五、标准色卡法 418

六、舌体湿度测定仪 418

第十九章 闻诊和问诊的客观化方法 419

第一节 闻诊客观化的基本物理概念 419

一、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 419

二、声压、声阻、声强 420

三、频谱分析方法 420

四、频谱分析仪 423

一、声谱分析仪 424

二、声谱图仪 424

第二节 闻诊客观化方法 424

三、声谱诊断法 425

四、微波技术测量呼吸的方法 426

五、心音图 427

第三节 问诊客观化方法 428

第二十章 脉诊的客观化方法 430

第一节 有关脉诊客观化的基本知识 430

一、脉搏波的线性弹性腔模型 430

二、脉搏图 431

第二节 时域分析法 432

一、压力脉波型脉象仪 433

二、光电容积法脉象仪 434

三、电阻抗法 435

四、超声波血流测量法 436

第三节 频域分析法 436

一、脉象分析装置 437

二、数据处理及临床意义 437

第四节 综合分析法 438

一、基本原理 438

二、综合分析举例 439

三、脉图的计算机分析 439

第二十一章 经络与证的客观化方法 442

第一节 经络客观化方法 442

一、测定穴位低阻抗特性的方法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