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性范畴的疏理和诠释 1
第二节 性范畴的历史演变 7
第三节 性范畴的特点 13
第一章 先秦时期性的思想 17
第一节 性概念的产生及初步发展 18
第二节 《尚书》、《诗经》的性概念 20
第三节 《左传》、《国语》的性范畴 21
第四节 儒家人性善恶的思想 24
第五节 道家性为生之质的思想 40
第六节 世子性有善有恶的思想 44
第七节 告子生之谓性的思想 46
第八节 法家性为天性的思想 49
第二章 秦汉时期性的思想 56
第一节 《吕氏春秋》性受于天的思想 57
第二节 贾谊性为神气之会的思想 61
第三节 《中庸》天命之谓性的思想 66
第四节 《淮南子》性本清静的思想 68
第五节 董仲舒性为天质之朴的思想 74
第六节 刘向、扬雄的人性思想 79
第七节 《白虎通》五常之性的思想 84
第八节 王充性本自然的思想 87
第九节 荀悦性情相应的思想 93
第十节 《太平经》性出自然的思想 97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性的思想 103
第一节 刘劭材性的思想 103
第二节 王弼守其真性无为的思想 106
第三节 向秀、郭象任性逍遥的思想 108
第四节 葛洪、陶弘景延年养性的思想 112
第五节 《列子》、张湛顺性壹性的思想 118
第六节 《刘子》形性自全的思想 124
第七节 竺道生的涅槃佛性思想 128
第八节 佛教以心识、境论佛性的思想 132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性的思想 139
第一节 隋唐佛教五宗实体为性的思想 139
第二节 五代以后的佛性思想 155
第三节 隋唐道教修真达性的思想 158
第四节 韩愈、李翱性三品和复性的思想 165
第五节 柳宗元顺其天性的思想 169
第五章 北宋时期性的思想 173
第一节 张载性乃气所固有的思想 173
第二节 王安石性不以善恶言的思想 179
第三节 二程性即理的思想 182
第六章 南宋时期性的思想 194
第一节 胡宏天地由性而立的思想 195
第二节 朱熹性必兼气的思想 198
第五节 陈亮、叶适对理学性论的批评 200
第三节 张栻万有根于性的思想 209
第四节 陆九渊、杨简心性为一的思想 217
第六节 魏了翁得天之理以为性的思想 224
第七章 元明时期性的思想 229
第一节 许衡虚是本然之性的思想 230
第二节 吴澄约情归性的思想 234
第三节 罗钦顺性为阴阳之理的思想 237
第四节 湛若水性为心之生理的思想 244
第五节 王守仁心即性的思想 248
第六节 王廷相性生于气的思想 256
第七节 吴廷翰性成于气的思想 264
第八章 明清之际性的思想 272
第一节 刘宗周性体周流的思想 273
第二节 陈确性具气情才的思想 282
第三节 黄宗羲性为气之中体的思想 288
第四节 王夫之性体实有的思想 297
第五节 唐甄性具德才功的思想 312
第六节 颜元非气质无以为性的思想 318
第七节 戴震性本于阴阳五行的思想 328
第九章 近代性的思想 342
第一节 龚自珍性的体同用异思想 343
第二节 康有为性者生之质的思想 351
第三节 严复性即自然的思想 359
第四节 谭嗣同以太即性的思想 364
第五节 梁启超性为国性的思想 370
第六节 章炳麟物无自性的思想 378
结束语 388
第一节 性的自然与社会属性 388
第二节 和合诠释学 389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关系的理解 392
后记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