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中医基本知识 1
一、怎样诊察疾病 1
(一)望诊 1
(二)闻诊 5
(三)问诊 5
(四)切诊 7
二、怎样辨证 10
(一)脏腑辨证 11
(二)病因辨证 15
(三)八纲辨证 18
三、怎样治疗 22
(一)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 22
1.汗法 22
2.吐法 23
3.下法 23
4.和法 24
5.温法 24
6.清法 25
7.消法 25
8.补法 25
(二)中药的一般知识 26
1.中药的性味 26
2.中药的剂型 27
3.服药的方法 28
4.常用药物分类简介 28
麻黄 29
桂枝 29
紫苏 29
荆芥 29
防风 30
葱白 30
生姜 30
葛根 31
薄荷 31
蝉蜕(蝉衣) 31
牛蒡子 31
桑叶(附:桑枝) 31
羌活(附:独活) 32
秦艽 32
苍术 32
石谊 33
知母 33
山栀 33
芦根 34
玄参 34
菊花(附:野菊花) 34
柴胡(附:银柴胡) 34
茵陈 35
龙胆草 35
黄连(附:胡黄连) 35
黄芩 35
黄柏 36
银花 36
连翘 36
蒲公英 36
马齿苋 36
板蓝根 37
青蒿 37
丹皮 37
茅根 37
地骨皮 37
白头翁 38
大黄 38
芒硝 38
大麻仁(火麻仁) 39
蜂蜜 39
神曲 39
山查 39
麦芽 40
鸡内金 40
茯苓 40
车前子 40
木通 41
滑石 41
薏苡仁 41
前胡 42
查仁 42
百部 42
桔梗 42
紫菀 42
款冬花 43
桑白皮 43
贝母 43
莱菔子 43
瓜萎(附:天花粉) 43
半夏 44
香附 44
木香 45
陈皮 45
枳实(附:枳壳) 45
砂仁(附:砂壳) 45
厚朴 45
苦栋子(金铃子) 46
藿香 46
丹参 47
芍药(赤芍、白芍) 47
川芎 47
郁金 47
牛膝 47
益母草 48
延胡 48
蒲黄 48
茜草 49
地榆 49
艾叶 49
大小蓟 49
伏龙肝(灶心土) 49
地黄(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 50
何首乌(附:夜交藤) 50
当归 51
党参 51
黄芪 51
山药 51
白术(於术) 51
甘草(附:甘草梢) 52
大枣 52
沙参 52
麦冬(附:天冬) 52
附子 53
肉桂 53
补骨脂(破故纸) 53
核桃肉 53
酸枣仁 54
柏子仁 54
远志 54
石决明 55
天麻 55
钩藤 55
僵蚕 55
山茱萸 56
牡蛎 56
桑螵蛸 56
龙骨 56
槟榔 57
使君子 57
南瓜子 57
榧子 57
大蒜 57
鸦胆子(苦参子) 57
第二部分 常见疾病的治疗 59
一、内科 59
感冒 59
暑病 60
痢疾 62
吐泻 64
疟疾 65
咳嗽 66
喘证 69
肺痨 72
头痛 73
眩晕 75
中风 77
呕吐 79
腹泻 81
便秘 83
痹证 85
胃痛 86
腹痛 88
胁痛 89
腰痛 90
黄疸 91
肠痈 93
吐血 94
鼻衄 95
便血 96
尿血 97
疝气 98
脱肛 99
虫病 100
二、妇科 102
月经不调 102
痛经 106
经闭 108
崩漏 109
带下 110
妊娠呕吐 112
妊娠小便不通 113
产后血晕 114
产后腹痛 115
产后大便难 116
乳汁缺乏 116
回乳 117
阴痒 117
三、儿科 118
麻疹附:麻疹肺炎 121
流行性乙型脑炎 122
白喉 124
百日咳 125
痄腮 126
小儿夏季热 127
惊风 127
疳证 129
遗尿 130
鹅口疮 130
四、外科 131
疖 131
乳痈 132
秃疮 133
黄水疮 133
湿疹 134
风疹块 135
癣 135
臁疮腿 136
扭伤 137
创伤出血 138
破伤风 139
鸡眼 140
毒蛇咬伤 140
水火烫伤 141
冻疮 142
五、五官科 143
口疮 143
牙痛 144
乳蛾 145
鼻渊 146
风火眼 147
迎风流泪 147
附:中毒急救 148
食物中毒 148
河豚鱼中毒 149
苦杏仁中毒 149
白果中毒 150
煤气中毒 150
农药六六六粉中毒 151
常用成药索引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