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简明教程 1949-1985》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柳随年,吴群敢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040009633
  • 页数:40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1

内容提要 1

第一章 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任务 3

第一节 建国前的基本经济状况 3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生产关系 3

落后的国民经济 5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 7

长期战争的破坏 7

第三节 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 9

破除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生产关系,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 9

恢复和发展生产,为有计划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11

第二章 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社会生产力 13

第一节 没收官僚资本,掌握经济命脉 13

没收官僚资本的基本情况 13

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和措施 14

实行民主改革 15

第二节 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势力 16

第三节 土地改革的完成 18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基本情况 18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 19

土地改革的社会经济效果 21

第三章 恢复国民经济的方针措施 23

第一节 稳定市场物价 23

解放时期全国物价波动的原因 23

稳定市场物价的物质基础及措施 25

第二节 统一全国财经工作 28

建国初期统一全国财经工作的原因 29

统一财经工作的主要内容 29

统一财经工作的巨大成就 30

调整工商业的必要性 33

第三节 合理调整私营工商业 33

调整工商业的主要内容 34

调整工商业的成效 36

第四节 开展城乡内外的物资交流 37

沟通城乡经济,稳定和活跃市场 38

冲破帝国主义的封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41

第五节 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42

“三反”“五反”的必要性 43

“三反”“五反”的方针政策 44

第六节 进行以水利、交通为重点的经济建设 46

第四章 恢复时期的成就和经验 50

第一节 主要成就 50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全面建立 50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55

人民生活初步改善 57

第二节 基本经验 60

彻底完成民主革命是恢复经济的前提 60

发挥民族工商业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61

把恢复生产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62

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统一财经管理 63

按照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办事 65

重视疏通渠道,活跃城乡物资交流 66

第二编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69

内容提要 69

第一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 70

第一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70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 70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73

“一五”计划的任务和指标 74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74

“一五”计划的编制 77

第二章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83

第一节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3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展开 83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85

第二节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7

手工业合作社的逐步建立 87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88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9

资本主义工商业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89

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92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95

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的基本完成 95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和改革方案 99

第三章 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展开 107

第一节 前三年的稳步前进 107

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准备 107

在经济建设中保持稳定的方针措施 109

前三年经济发展的概况 118

第二节 后两年的迅速发展 120

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建设方针 120

1957年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124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成就和经验 127

第一节 主要成就 127

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127

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建立 128

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31

从实际出发开辟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136

第二节 基本经验 136

经济建设必须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139

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 141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144

适时地进行经济调整 146

第三篇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 149

内容提要 149

第一章 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道路 151

第一节 新道路的探索 151

探索任务的提出 151

初步探索的成果 15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157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形成 157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评价 159

“大跃进”运动的酝酿 162

第二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62

第一节 “大跃进”运动的推行 162

“大跃进”运动迅速遍及全国 164

“大跃进”运动的起伏发展 168

第二节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铺开 171

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 171

整顿农村人民公社 175

第三章 国民经济的调整方针 181

第一节 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 181

国民经济比例的全面失调 181

导致国民经济困难的原因 185

第二节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指出 187

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确定 187

对经济形势认识的统一 192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战线 197

第一节 调整的主要措施 197

第四章 全面进行经济调整 197

工业实行关、停、并、转 199

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 201

调整农村政策 202

稳定财政金融和市场 204

第二节 继续调整的三年 206

继续调整国民经济的决定 206

新形势下继续调整的特点 209

调整任务胜利完成 214

第五章 曲折中的成就和经验教训 218

第一节 主要成就 218

逐步建设独立的工业体系 218

农业基本建设初见成效 221

交通运输有了相应发展 223

教育科技事业的成就 224

第二节 基本的经验教训 225

变革生产关系不能超越生产力的现实水平 225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稳步前进的方针 227

必须搞好综合平衡,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228

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230

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231

第四编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233

内容提要 233

第一章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严重冲击 234

第一节 经济调整结束后的形势与任务 234

1966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 234

“三五”计划的方针、任务 235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237

第二节 动乱初起对经济的干扰 237

经济工作受到严重干扰 238

第三节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对经济的破坏 240

政治局势的大动荡 240

国民经济的急剧恶化 241

灾难性的后果 245

第二章 国民经济在逆境中曲折起伏 249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和进展 249

1969年的初步回升 249

1970年取得的进展 251

“四五”计划纲要(草案) 253

第二节 建设规模的膨胀及其调整 255

三线建设的全面铺开 255

1971年的“三个突破” 256

国民经济新的调整 258

第三节 “批林批孔”使经济再度恶化 263

“批林批孔”运动的发动 263

“批林批孔”对经济建设的破坏 265

第三章 经济整顿初见成效和又遭挫折 270

第一节 坚持整顿使经济形势好转 270

全面整顿的提出 270

整顿国民经济的措施 271

经济形势再次出现好转 277

第二节 “反击右倾翻案风”使经济急转直下 278

“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 279

“反击右倾翻案风”对经济的破坏 280

第四章 十年中经济的主要问题和教训 283

第一节 国民经济全局性的问题和某些进展 283

国民经济的主要问题 283

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 287

没有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就不可能有经济的正常发展 290

第二节 沉痛的教训 290

思想理论上的谬误,必须导致错误的经济政策 291

正确估计形势,改变地区布局不可操之过急 293

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294

必须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 295

第五编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6-1985) 298

内容提要 298

第一章 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出现的问题 300

第一节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300

“十年内乱”结束后的经济形势 300

全国人民为恢复经济而努力 301

国民经济出现转机 303

第二节 经济工作的失误 304

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 304

不切实际的经济发展目标 305

急于求成的方针政策 307

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 309

第二章 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根本性转变 311

第一节 历史性的转折 311

开始全面纠正“左”倾错误 311

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逐渐深入 313

第二节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315

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 315

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 317

探索经济建设的新路子 319

第三节 在经济调整中开始实行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322

调整方针的深入开展 322

不失时机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323

值得重视的关系与问题 327

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基本趋于协调 328

第四节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初见成效 328

社会发展落后的情况有所改善 329

人民生活初步得到改善 330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31

第三章 第六个五年计划及其成就 333

第一节 宏伟的建设纲领和“六五”计划 333

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纲领 333

“六五”计划的制定 336

第二节 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338

经济调整的新措施和成效 339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展开 341

努力保持经济协调、稳定增长 347

第三节 “六五”期间的主要成就 348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348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352

历史性的战略转变 352

第四章 总结经验,继续前进 355

第一节 新时期的主要经验 355

必须首先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 355

正确处理好改革和建设的关系 356

坚持把效益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 357

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358

必须兼顾当前与长远的经济利益,恰当安排建设与生活的关系 359

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360

第二节 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360

“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提出 361

“七五”计划正式通过 362

“七五”计划的主要特点 36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表 368

后记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