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学引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圣阶等著
  • 出 版 社: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312000088
  • 页数:4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总结了古今中外各种决策的历史经验

第一节 什么是决策 1

第一章 决策学的基本概念 1

第二节 决策学与决策研究 6

一、决策学 6

二、决策研究及其研究对象 7

第三节 决策过程与决策活动 7

第四节 决策系统与决策结果 8

第五节 决策与管理的关系 8

一、自有人类就有人类的决策活动 11

二、文字的产生使人类的决策活动发生了突变 11

第二章 决策的由来与发展 11

第一节 决策学发展简史 11

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是人类决策的历史 12

四、历史上决策的局限性 14

第二节 近代与现代决策学发展概况 15

一、历史的浓缩、生活节率的加快是推动决策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15

第七章 智能结构和智能结构学 16

二、领导艺术向决策科学的转变 16

三、决策学产生的现实可能性 18

第三节 决策学的发展趋势 19

一、常规决策正在朝着准确性、高速性和高的经济效益性万向发展 19

二、非常规决策的理论与决策学的科学范畴及其结构正在日渐形成、发展与完善 20

三、个人决策向团体决策发展 22

四、定性决策向定量决策发展 26

五、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 28

六、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发展 32

第三章 决策学方法论基础 34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与决策学 34

第二节 决策学方法论基础 35

一、“法元论”概说 37

二、方法、方法论基础与演元 39

三、元的基本属性 39

四、元的一般属性 42

一、决策的学的数学基础 58

第三节 近代决策学的重要手段 58

二、计算机 60

三、数学与电子计算机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61

第四章 决策的基本要素 66

第一节 决策者 66

第二节 决策对象 67

第三节 信息 69

第四节 决策理论与决策方法 72

第五节 决策结果 73

第一节 决策与情报科学 74

一、情报与情报科学 74

第五章 决策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74

二、决策与情报科学的关系 76

三、情报系统如何为决策服务 79

四、决策对情报(信息)的要求 80

第二节 决策与预测科学 82

一、科学预测与预测科学 82

二、科学预测对决策的意义 83

三、科学预测在决策中的作用 84

第三节 决策与行为科学 87

一、行为与行为科学 88

二、行为动机 89

三、决策与行为科学 90

第六章 科学决策的检验 94

第一节 决策的目的与意义 94

一、“目的”的概念 94

二、决策的目的与意义 96

第二节 科学的决策与错误的决策 97

第三节 真理是一个过程 98

第四节 检验真理的标准 105

第五节 科学决策的检验准则 111

一、情报准则 111

四、系统准则 112

五、可行性准则 112

二、预测准则 112

三、科学准则 112

六、选优准则 113

七、时代条件准则 113

八、可调准则 113

九、反馈准则 113

十、应变准则 113

十一、法律准则 114

十二、行为准则 114

十三、人事结构准则 114

第一节 决策者与智能结构 116

一、决策者的概念 116

二、智能结构与决策结构 116

三、决策者(决策机构)与智能结构的关系 119

第二节 智能结构学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 120

一、智能结构学 120

四、智能结构的“两向性” 120

二、智能结构学的发展史 121

三、智能结构学产生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122

第三节 智能结构学的基本原理 123

一、智能结构的客观存在性原理 124

二、决策机构构成元素的社会性原理 125

三、智能结构的信息原理 126

五、智能结构的层次性原理 128

四、智能结构的系统性原理 128

六、智能结构的功能原理 131

七、智能结构的“几”变性原理 132

第八章 决策者 135

第一节 决策者的素质 135

第二节 决策者的素质分析 137

一、大智 137

二、大勇 141

三、豁达大度 143

四、坚定的原则性 145

五、机动灵活 148

六、充沛的精力 151

第三节 参谋人员的素质 151

第四节 成为实际决策者的条件 154

一、决策者的职权与权力 154

二、职权、权力、权威 155

三、权威的产生 157

第九章 决策机构及其最优化设计 160

第一节 决策机构的产生 160

第二节 决策机构的最优化设计 161

一、机构改革 162

二、智能结构设计--重组 165

三、对决策机构的监督 180

第三节 决策机构的评价准则 183

一、内聚力 183

二、组合最佳 183

五、权威与民主 184

四、沟通联络与“思维共振” 184

三、职责明确 184

第十章 决策活动的基本程序 186

第一节 决策模式的基本概念 186

第二节 决策模式的客观存在性 187

第三节 “问题”的概念 188

一、“问题”的哲学含义 188

二、“问题”是决策活动的发端 189

第四节 决策模式 189

第五节 分析“问题”与概念开发 191

一、决策问题与决策目标 192

二、“决策问题”与“决策目标”概念的开发 194

三、系统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模式 199

四、对决策问题系统分析的重要意义 200

第十一章 决策分析 204

第一节 目标分析 204

一、对策与最优对策 204

二、目标分析 204

第二节 功能分析 205

一、模型设计 208

第三节 制定对策方案 208

二、模型分类 209

三、数学模型的构制 210

四、最佳化 211

第四节 拟定决策方案 214

第五节 决策分析方法与模式 216

第六节 决策分析的特点 217

第七节 抉择决策方案--审校对策 219

第十二章 预测科学理论概述 223

第一节 预测的目的与意义 223

第二节 预测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223

一、预测科学的产生 223

第三节 预测科学的基本概念 225

一、关于预测的几个基本概念 225

二、预测研究的发展方向 225

二、预测领域与预测区间的划分 227

第四节 预测研究的理论基础 228

一、预测研究的基本理论 228

二、预测科学的基本结构与要素 232

三、预测结果的准确度 237

第五节 预测的基本程序与步骤 239

一、E.捷恩茨分类法 241

第六节 预测方法的种类 241

二、探索型规范型分类法 243

三、常用分类法 245

四、其它分类方法 247

第十三章 定性预测方法 248

第一节 专家预测法(头脑风暴法) 248

一、概述 248

二、个人判断预测法 249

三、集团头脑风暴法 249

一、德尔斐法的特点 254

第二节 德尔斐法 254

二、预测程序 255

三、预测结果的表示 257

四、预测结果讨论 257

五、征询调查表的制订 257

六、关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检验 258

七、德尔斐法的评价 258

一、主观概率与客观察概率 259

第三节 主观概率预测法 259

二、主观概率预测法 260

三、应用实验 261

四、相互影响矩阵法 261

第十四章 定量预测方法与技术简介 264

第一节 趋势外推法 264

一、指数曲线外推法 267

二、生长曲线外推法 268

三、替代曲线外推法 272

第二节 平均预测技术 276

四、包络曲线,突破预测方法 276

一、算术平均法 279

二、几何平均法、调和平均法、加权平均法 280

三、移动平均法 281

四、指数平滑法 283

第三节 最小二乘法 286

一、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 286

二、最小二乘法的主要用途 291

第四节 回归分析预测技术 292

一、几个基本概念 292

二、回归预测技术的一般程序 295

第十五章 决策的定量方法与技术概论 299

第一节 决策的种类 299

一、按决策系统属性分类 299

二、按决策系统要素分类 305

第二节 决策方法概论 308

一、决策系统数学模型的基本结构 308

二、决策系统数学模型基本结构分析 311

三、益损值 312

四、决策问题类型的判断 312

五、生存度与效用曲线 322

第十六章 分析问题决策方法 332

第一节 问题分析 332

一、目的与意义 332

二、分析问题的实质 333

三、分析问题的基本程序 333

第二节 决策分析 336

一、决策分析的任务 336

二、决策分析的基本程序 337

第三节 潜在问题分析与应变措施 344

一、潜在问题分析的实质 344

二、潜在问题分析的基本程序 345

第十七章 重大工程决策的科学化 350

第一节 概述 350

第二节 重大工程科学决策系统 351

一、“科学预测、目标初选”部分 354

二、“可行性研究”部分 356

三、“评价反馈”部分 357

第三节 重大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360

一、“可行性研究”的基本目的与要求 360

二、“可行性研究”的构成与主要作用 361

三、关于基础资料 371

第一节 系统工程学与系统工程 372

第十八章 核热电站系统工程概要 372

第二节 系统战策决策与概念开发的基本原则 374

一、系统的层次性 374

二、多目标综合效益 375

三、系统的组织效应 375

第三节 核热电站概念开发的价值准则 375

第四节 能源流的系统分析与核热电站的概念开发 377

第五节 核能利用的历史分析 380

第六节 发展核热电站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382

第七节 核热电站的小型化 385

第八节 低温热利用与核热电站 387

第九节 核热电站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388

第十节 核热电站的技术评估--潜在问题分析 389

一、一般核热电站的安全性(主要指对人的危害)分析 390

二、核热电站对社会经济与心理的影响 392

第十九章 市场调查与经营决策 394

第一节 市场调查 394

一、为了做好市场调查必须做到两个结合 395

二、市场调查的途径 395

三、市场调查方法 396

第二节 品种预测与决策 398

一、预测市场现有品种有无参加生产必要 398

二、新品种的预测 399

第三节 市场调查与经营决策示例 401

第二十章 能源决策的系统分析概要 405

第一节 人与能源系统的对立统一关系 405

第二节 经济结构分析 406

第四节 能源分布结构分析 407

第五节 能源向能量的转化分析 407

第三节 能源结构分析 407

第六节 能源问题的目标函数分析 408

第七节 “人-能源”系统分析图模型 409

第八节 能源决策分析的数学模型 412

第一节 工业企业素质系统工程概要 413

一、素质的含义 413

第二十一章 企业素质与“企业诊断” 413

二、工业企业素质的内涵 414

三、工业企业素的外延 421

四、提高工业企业素质的途径 424

第二节 “企业诊断”导论 427

一、关于“企业诊断”的概念 427

二、“企业诊断”的由来与发展 428

三、“企业诊断”的意义 429

四、“企业诊断”的科学结构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