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1
第一章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征与意义 1
第一节 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关系 3
第二节 方法论与历史观的关系 7
第三节 方法论与整体观的关系 9
第四节 方法论与发展观的关系 12
第二章 科研选题的基本思路 19
第一节 确定选题的原则 19
一、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题 19
二、根据社会需要选题 20
三、根据学术价值和科学发展趋势选题 20
四、根据自己的特长选题 21
五、根据现有的科研条件选题 22
第二节 选题的方法 22
二、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寻找薄弱环节 23
一、从读书和讨论中发现问题 23
三、从学科之间或学科内部的“空白区”或交接处寻找新问题 24
四、科学分析学科发展前景,正确预测将会遇到的问题 24
五、回溯法 24
六、比较法 25
七、结合地方特色选题 26
八、综合法 26
九、移植法 26
第三章 文献调查法 28
第一节 文献与文献调查法 28
一、文献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8
二、文献调查法的内涵及评价 31
三、文献调查法的步骤 33
第二节 制订文献调查计划 34
一、选题的具体化 34
二、文献信息源及其评价标准 37
三、文献调查计划的撰写 40
第三节 文献检索 41
一、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42
二、报刊论文的检索 42
三、图书专著的检索 44
四、图书馆藏书的检索 44
五、西文社会科学文献的检索 46
六、数据库及计算机文献检索 48
第四节 文献分析与研究 49
一、信息推理术 50
二、内容分析法 51
第五节 文献调查中的技巧与问题 54
一、阅读技巧 54
二、累积技巧 55
三、鉴别问题 56
四、分类问题 57
五、编码问题 58
第四章 思维方法 60
第一节 概述 60
第二节 普通思维方法 62
一、科研、思维和逻辑 62
二、科研思路的逻辑确定性 64
三、科研中处理信息的逻辑方法 71
四、科研中解决问题的逻辑方式 91
五、科研中的逻辑证明 114
第三节 辩证思维方法 124
一、辩证思维和辩证逻辑 124
二、归纳和演绎相统一 126
三、分析和综合相统一 130
四、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141
第四节 非逻辑思维方法 146
一、非逻辑思维概述 146
二、形象思维 147
三、灵感思维 150
第五章 系统科学方法 155
第一节 概述 156
一、系统的思想和观点 156
二、系统科学方法及其特点 158
三、系统科学方法在方法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62
第二节 一般系统的方法 164
一、信息方法 165
二、反馈控制方法 167
三、功能模拟方法 169
四、黑箱方法 171
五、比较分析 172
第三节 系统分析的方法 174
一、系统工程的方法 175
二、灰色系统的方法 177
三、自组织理论的方法 182
一、数学方法 188
第四节 其它自然科学方法 188
二、理想化方法 191
三、移植法 193
第六章 学术论文的写作 196
第一节 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步骤 196
一、定选题 197
二、集资料 198
三、拟初稿 199
四、定稿 201
五、誊写 202
第二节 学术论著的个性与风格 202
一、个性与风格的形成 202
二、形成个性与风格的主观因素 204
三、形成个性与风格的客观因素 205
四、增强研究者的主体意识 206
一、方法的选择 207
第三节 方法的选择与论文的检测 207
二、论文的检测 209
下编 215
第七章 哲学研究方法 215
第一节 概述 215
第二节 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19
一、整体性原则的方法论意义 222
二、发展原则的方法论意义 224
三、唯物史观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225
第三节 哲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231
一、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 231
二、批判与继承的方法 240
三、比较学方法 247
四、分析与综合方法 255
第八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265
第一节 概述 265
一、社会调查 271
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271
二、资料的处理 273
三、社会统计 274
第九章 经济学研究方法 276
第一节 概述 276
一、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276
二、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279
第二节 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80
一、矛盾分析法 280
二、科学抽象法 281
三、统计分析法 282
四、系统研究法 283
五、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284
六、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85
八、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86
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86
第十章 政治学研究方法 289
第一节 概述 28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 291
一、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91
二、阶级分析法 292
第三节 传统的研究方法 295
一、规范研究法 295
二、历史比较法 297
三、法律研究法 298
四、制度研究法 299
第四节 现代的研究方法 300
一、系统分析法 300
二、调查研究法 304
三、习性研究法 306
四、意向研究法 308
五、其它研究法 309
第十一章 法学研究方法 312
第一节 概述 312
第二节 历史考察的方法 317
第三节 分析研究的方法 320
第四节 比较研究的方法 323
第五节 调查研究的方法 327
第六节 新的科学方法论的应用 330
第十二章 伦理学研究方法 334
第一节 概述 334
一、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334
二、伦理学的研究目的 335
三、伦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态势 337
第二节 伦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337
一、理论的方法与实践的方法相统一 338
二、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相一致 339
三、阶级分析方法与心理分析方法相结合 341
第三节 伦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344
一、社会调查的方法 344
二、典型实验的方法 345
三、自我省察的方法 346
四、价值分析的方法 348
第十三章 宗教学研究方法 350
第一节 概述 350
第二节 宗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353
第三节 宗教学的分支学科 362
第十四章 文学研究方法 366
第一节 概述 366
一、文学与文学研究的特点 366
二、文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370
一、理论与方法的统一 37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372
二、“ 艺术生产”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认识方法 373
三、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373
四、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374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模式 375
一、社会道德批评与主体批评 376
二、本体批评与接受批评 377
三、具体方法:点悟式、实证式、论辩式、比较式 379
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的变革趋向 381
第四节 西文文学批评模式 382
一、本体批评(原型批评、形式批评、结构批评) 382
二、社会批评 386
三、心理批评 387
四、接受批评 387
五、比较文学 388
六、文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 391
第一节 概述 394
第十五章 汉语研究方法 394
第二节 古代汉语研究方法 395
一、共时考查与历时考查 395
二、通语与方言 399
三、通则与例外 401
四、定性与定量 403
五、分类归纳与同类比较 403
六、文献征引与文字校勘 406
第三节 现代汉语研究方法 406
一、概述 406
二、现代汉语研究的基本方法 407
三、研究对象对于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411
四、现代汉语研究方法论反思 412
五、目前著述中的一些思想方法偏误 414
第一节 概述 417
一、外语研究的历史发展 417
第十六章 外语研究方法 417
二、外语研究的特点 419
第二节 外语研究的原则与类型 420
一、外语研究的原则 420
二、外语研究的类型 422
第三节 外语研究的具体方法 428
一、定性研究 428
二、描述性研究 430
三、比较研究 432
四、实验性研究 435
第四节 外语研究的步骤 437
一、研究方向的选定 437
二、收集材料 438
三、确定课题 438
四、分析方法 439
五、撰写论文 441
一、历史科学的特点 444
第十七章 历史学研究方法 444
第一节 概述 444
二、历史研究的几种类型 446
三、历史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47
第二节 微观研究 447
一、史料搜集的方法 447
二、史料鉴别的方法 452
三、史实考据的方法 455
第三节 宏观研究 458
一、历史变化规律研究方法 458
二、比较研究的方法 460
三、学科渗透、会通的方法 461
四、史学量化法 461
五、综合使用多种方法 464
第一节 概述 465
一、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465
第十八章 教育研究方法 465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层次分析 466
三、教育研究方法的要求 467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与辅助性、技术性方法 468
一、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 469
二、教育研究的辅助性、技术性方法 475
第三节 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研究 480
一、教育整体改革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480
二、教育整体改革实验方法 481
三、教育诊断法 483
第十九章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488
第一节 概述 488
第二节 体育科研选题 495
第三节 体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499
第四节 关于论文与课题申报 513
后记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