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年鉴 1982》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7532039641
  • 页数:387 页
图书介绍:

专论 1

国际形势一年的回顾 1

里根上台后的美国外交政策 12

一、里根政府的对外政策总方针 12

二、对苏联推行新的“遏制”政策 13

1.强调以实力求和平,大规模加强军事力量 14

2.筹组战略防线,堵截苏联南下攻势 15

3.加紧在欧洲与苏联争夺 16

三、执行对外政策总方针中的混乱和矛盾 18

1.执行对苏强硬政策中的动摇 19

2.损害盟国利益,扩大与盟国分歧的做法 19

3.对第三世界的霸权主义政策 21

苏共二十六大以来的苏联外交 25

一、苏共二十六大召开时苏联在国内外的困难处境 25

二、继续推行全球进攻战略的一年 26

1.同美国展开一轮新的军备竞赛 27

2.加强在欧洲的争夺 28

3.在第三世界继续渗透和扩张 28

三、一轮新的“和平攻势” 29

1.急于恢复和保持苏美对话,力图软化美国对苏强硬政策 30

2.竭力分化美欧关系,阻挠北约部署新导弹 31

四、苏联扩张威胁不容低估 32

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及新政府的内外政策 34

一、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 34

1.密特朗在总统选举中获胜 34

2.社会党取得议会多数 35

3.社会党取胜的原因 36

二、社会党组织包括法共的左翼政府 38

1.社会党与法共签订“共同执政协议”,组成左翼政府 38

2.法共为什么要参加政府 39

3.社会党接纳法共入阁的原因 40

三、引人注目的政治经济改革 41

1.经济改革 42

2.政治改革 44

四、维护西方联盟、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 45

1.维护大西洋联盟 46

2.更加鲜明地反对苏联扩张 47

3.加强和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关系 47

4.推进西欧联合 49

日本增强防卫力量和密切同美国的合作 51

一、近年来日本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和对策 51

1.提出“综合安全保障战略设想” 51

2.阿富汗事件使日本各界认识到加强防务和密切日美关系的重要性 52

二、铃木内阁整顿、充实防卫力量 54

1.致力于提高自卫队的质量 54

2.改进防御战略,提出“前方防御”新战略 56

3.酝酿建立战备动员体制 56

1.“同盟关系”的确立是日美联合抗苏的新发展 58

三、日美两国进入“同盟关系”的新阶段 58

2.分担安全责任是当前日美同盟的重要内容 60

3.日美对八十年代两国合作格局的设想 62

四、各方的反应和铃木政府面临的困难 63

1.对日本增强防务、密切日美关系的反应 63

2.铃木政府在防务和日美关系上面临的困难 64

西欧的和平运动 66

一、运动的简况 66

二、运动的特点 68

1.参加运动的社会阶层比较广泛,成分复杂 68

2.以反对北约在西欧部署美制新式中程导弹为主要目标,矛头主要针对美国 69

3.跨国串联,联合行动 71

三、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71

1.苏美全球性激烈争夺,加深了西欧人民对爆发核战争的危机感 72

3.苏联“和平攻势”的影响 73

2.西欧国家经济困难,人民群众反对增加军费和削减福利开支 73

四、运动的影响和各方的反应 74

1.对加强北约防务起一定的牵制作用 74

2.增加了一些西欧国家政局不稳定的因素 75

3.西欧一些国家当局的反应 75

4.美国政府采取的对策 76

5.西欧公众舆论对和平运动的看法 76

举世瞩目的波兰危机 79

一、危机的爆发及其原因 79

1.罢工的掀起 79

2.波兰领导人和报刊对危机原因的分析 80

二、团结工会的建立及在此前后的局势 82

1.团结工会的建立 82

2.波兰党政领导班子的更迭和协商、革新路线的确立 84

1.九大前夕党内斗争激化 85

三、统一工人党九大前夕和九大期间的党内斗争 85

2.党的第九次特别代表大会 87

四、波兰当局与团结工会矛盾激化和宣布进入战时状态 87

1.团结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88

2.卡尼亚辞去第一书记职务,由雅鲁泽尔斯基接任 89

3.波兰政府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 90

五、苏美对波兰事件的干预 91

一年来的阿富汗形势 95

一、阿富汗国内形势 95

1.阿富汗抵抗力量越战越强 95

2.苏联强化侵略战争 99

3.苏联占领者和卡尔迈勒政权困难重重 99

二、国际上围绕“政治解决”的斗争 101

1.国际社会要求苏联撤军以解决阿富汗危机 101

2.苏联意在南下,不会轻易撤军 103

一、抗越卫国战争打出新局面,越南侵略者和柬伪当局面临重重困难 106

柬埔寨人民抗越斗争和各方围绕柬埔寨问题的斗争 106

二、各派抗越力量的联合取得进展 108

三、国际反霸斗争广泛发展,苏越霸权主义者日益孤立 114

1.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明确要求从柬埔寨撤出外国军队 114

2.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的召开 115

3.在第三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柬埔寨问题的斗争 119

伊拉克和伊朗的战争 123

一、两伊矛盾的发展和战争起因 123

1.两国的边界争端、民族矛盾和宗教纠纷由来已久 123

2.霍梅尼执政后两伊矛盾加剧 125

3.两伊实力消长和伊拉克废除阿尔及尔协议 126

二、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127

1.战争的规模和特点 127

2.战争的进程 128

3.两伊在战争中的损失 129

1.安理会决议和联合国特使的调停 130

三、国际调解活动未获成功 130

2.伊斯兰会议组织和不结盟国家的调解活动 131

3.国际调解活动受挫的主要原因 132

四、苏、美、西欧和中东国家对战争的态度 133

1.苏联乘机向海湾地区渗透 133

2.美国乘机解决人质问题和扩大在海湾的军事存在 136

3.西欧国家要求两伊停火,并支持美国抗衡苏联 137

4.中东国家分别采取不同立场 138

五、战争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 140

伊朗政局的变化 142

一、霍梅尼执政初期的伊朗政局 142

二、1981年伊朗国内政治斗争空前激化 144

1.巴尼萨德尔派在同贝赫什提派的斗争中败北 145

2.“人民圣战者组织”同政府之间的对抗 148

3.哈梅内伊上台后的政局发展 149

1.巴勒斯坦自治问题的谈判陷入僵局 152

一、萨达特被刺与中东和谈的关系 152

萨达特之死与中东和谈 152

2.以色列在美国偏袒和纵容下气焰更加嚣张 155

二、萨达特逝世后中东和谈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158

1.穆巴拉克继任埃及总统后对中东和谈的方针 158

2.美国采取紧急措施挽救其中东战略面临的危机 159

3.沙特阿拉伯解决中东问题的方案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161

4.以色列悍然宣布吞并戈兰高地 164

三、中东问题的前景 166

黎巴嫩局势和叙利亚、以色列导弹危机 169

一、黎巴嫩长期战乱的内外根源 169

1.黎巴嫩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在国家权力分配上的矛盾是动乱的内部根源 169

2.黎巴嫩与整个阿拉伯、以色列的斗争交织在一起,黎巴嫩国内矛盾与巴勒斯坦问题紧密相连,是黎巴嫩动乱的又一重要原因 171

3.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黎巴嫩竞相插手是黎巴嫩动乱的外部根源 172

1.导弹事件的发展过程 173

二、叙、以导弹危机的始末 173

2.导弹危机的直接原因 174

3.美苏围绕导弹危机展开新的角逐 176

三、黎巴嫩问题的出路 179

南部非洲形势和纳米比亚独立问题 181

一、津巴布韦独立后的南部非洲形势 181

1.南部非洲国家和人民在乘胜前进 181

2.南非种族主义政权负隅顽抗 184

3.美苏两霸争夺南部非洲的斗争在继续 184

二、纳米比亚独立问题是当前南部非洲最突出的问题 186

1.纳米比亚问题的历史简况 186

2.近一年来美国等西方五国在纳米比亚问题上的活动 187

3.国际社会积极声援纳米比亚人民的斗争 189

1981年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政治形势 192

一、经济困难重重 192

二、政局动荡不安 194

三、美苏两霸争夺加剧 196

四、各种政治势力力图影响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局势 199

美国里根政府的军事战略和扩军计划 202

一、里根政府军事战略的基本特点——强调准备在两个以上地区同苏联打长期的常规战争 203

1.用“两个以上战争”理论取代“一个半战争”的理论 203

2.加强核能力,继续贯彻“抵销战略” 204

3.为进行长期的常规战争作好准备 205

4.改变海军战略,重建海上优势 206

5.加强美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 207

二、里根政府重整军备的主要措施 207

1.力求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 207

2.加速组建快速部署部队 208

3.增加作战舰艇,扩大海军规模 209

4.研制新的一代战略武器系统 210

5.生产并储存中子弹,抵销苏联坦克优势 212

6.增加技术人员,改善战备状况 212

2.扩大军工生产的规模需要时间 213

三、实现新军事战略和扩军计划的困难和问题 213

1.“全志愿兵”制度难以解决兵员不足的困难 213

3.武器采购计划同战略目标之间的矛盾 214

4.美国同盟国在防务协调方面存在问题 214

5.国内经济形势恶化对扩军计划的影响 215

北约与华约军事力量对比和部署 216

一、北约与华约军事力量对比 216

1.常规军事力量对比 217

2.战略和战区核力量对比 219

3.其他因素对比 220

二、苏联加强针对西欧的进攻性军事部署 222

1.巩固和加强在常规力量上对北约的优势 223

2.谋取战区核力量的更大优势 224

三、北约加强防务 225

1.加强中欧的前沿部署 226

2.改善北翼防务 227

3.弥合南翼缺口 228

4.推行核力量的现代化 229

南北经济关系和坎昆首脑会议 236

一、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 236

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取得了一定发展 236

2.南北差距在继续扩大 237

二、南北矛盾的症结所在 238

1.生产和贸易方面 239

2.资金转移方面 240

3.技术转让方面 242

三、南北谈判的进程和成果 243

1.南北斗争的简单回顾 243

2.南北谈判取得的成果 244

四、坎昆首脑会议的由来和成就 246

1.坎昆会议召开的背景 246

2.各方对坎昆会议的态度 247

西方五国严峻的经济形势 252

一、陷入严重衰退的美国经济 252

二、保持增长的日本经济 260

三、起伏不定的西德经济 266

四、在困境中挣扎的法国经济 268

五、处于旷日持久危机中的英国经济 270

1981年的苏联经济 273

一、对经济形势的估计 273

1.农业大歉收 273

2.工业生产的主要指标没有完成 275

3.增加消费品生产的计划未能实现,市场供应紧张 275

4.基本建设的状况仍然没有好转 278

二、经济形势恶化的原因 279

1.政治制度的官僚化,扼杀群众参加生产管理的积极性 280

2.落后的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现阶段经济战略转变的需要 281

3.庞大的军费负担,严重地阻碍经济的发展 283

1981年东欧国家的经济形势 286

一、奉行高指标、高积累的阿尔巴尼亚经济 287

二、发展比较平稳的保加利亚经济 289

三、面临国际经济条件恶化的捷克斯洛伐克经济 292

四、注重提高效率的东德经济 295

五、为改善国民经济平衡状况而努力的匈牙利经济 297

六、危机深重的波兰经济 300

七、力争更协调稳步发展的罗马尼亚经济 301

八、为实现新的稳定而斗争的南斯拉夫经济 304

大事记 307

大事记(1981年1~12月) 307

重要文件选编 339

美国总统里根就职演说(节录)(1981年1月20日) 339

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六大的总结报告(国际部分节录)(1981年2月23日) 341

中国政府照会荷兰王国政府决定将我驻荷兰大使馆降为代办处(1981年5月5日) 346

我国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发表谈话我国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1981年6月10日) 3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备忘录(1981年7月13日) 348

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外交部代部长韩念龙在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上的发言(1981年7月13日) 352

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通过的《柬埔寨问题宣言》(1981年7月17日) 356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公报(节录)(1981年7月21日) 358

我国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就苏联和阿富汗签订边界走向条约涉及中苏边界帕米尔争议地区事发表的谈话(1981年7月22日) 362

沙特阿拉伯王储法赫德提出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建议(节录)(1981年8月7日) 363

柬埔寨爱国力量三方领导人联合声明(1981年9月4日) 363

我国代表团团长章文晋在第三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发言(1981年9月23日) 364

第三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关于“柬埔寨局势”的决议(1981年10月21日) 366

赵紫阳总理在关于合作与发展的国际会议上的发言(1981年10月22日) 367

关于合作与发展的国际会议两主席的书面总结(节录)(1981年10月24日) 370

第三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关于再次要求苏联立即从阿富汗撤军的决议(1981年11月18日) 373

第三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六项关于纳米比亚问题的决议(1981年12月10日) 374

雅鲁泽尔斯基宣布波兰进入战时状态的广播讲话(节录)(1981年12月13日) 375

汉英人名对照表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