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坚白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4001·532
  • 页数:40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导言 1

一、国民经济计划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1

二、关于社会主义的商品货币关系 7

三、关于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 15

四、综合平衡是实现国民经济计划化的基本方法 23

第二章 综合平衡的涵义和研究对象 28

一、对综合平衡的各种不同理解 28

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任务和研究对象 32

三、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作用 36

第三章 综合平衡的哲学基础 39

一、社会主义经济经常处于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运动过程中 39

二、对平衡和不平衡的正确理解 47

三、计划工作的任务在于力求平衡,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 52

第四章 综合平衡的经济理论基础之一 57

一、二重性是理解综合平衡的枢纽 57

二、社会主义的价值问题 62

三、价值和价格 70

四、社会主义的生产价格问题 75

第五章 综合平衡的经济理论基础之二 87

一、关于再生产理论的一般意义 87

二、关于以社会产品生产为中心的资本流通 92

三、关于简单再生产 97

四、关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105

五、关于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问题 113

一、关于价值规律 117

第六章 综合平衡的经济理论基础之三 117

二、关于节约劳动时间,有计划地分配劳动时间规律 122

三、关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 125

四、关于三个规律的结合运用问题 128

第七章 关于综合平衡的战略指导问题 135

一、关于经济战略和涵义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135

二、关于经济形式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战略决策 138

三、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44

四、关于劳动战略 152

五、关于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161

第八章 人口发展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172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173

二、关于我国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综合考察 178

三、从综合平衡的角度处理好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189

第九章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运动 196

一、速度和比例是综合平衡的核心 196

二、关于分配和再分配 198

三、从c、v、m转化为三大社会基金以及市场实现问题 202

第十章 关于速度问题 210

一、在保证好省的基础上力争多快 210

二、经济发展速度可以计量 219

三、关于经济发展的因素和条件的分析 222

四、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改革管理体制和改善经营管理 228

第十一章 关于两大部类比例和部门比例 232

一、两大部类比例在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32

二、关于农轻重比例 237

三、关于部门比例及其它分类法 240

第十二章 关于消费和积累比例 245

一、消费和积累比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45

二、关于高积累的经验教训 249

三、关于适度的积累率的探索 254

四、所谓消费加积累大于国民收入总额的问题 259

五、略谈积累构成和消费构成 263

第十三章 关于投资的使用方向 266

一、在农轻重间的投资分配和使用 267

二、在重工业各部门和流通领域的投资分配和使用 271

三、在大中小企业间的投资分配和使用 274

四、在地区间的投资分配和使用 277

五、在短期建成项目和远期建成项目上的投资分配,以及新建、扩建和固定资产更新之间的配合问题 279

六、非生产性投资和环境保护投资 283

第十四章 关于劳动平衡 288

一、从劳动二重性观点考察劳动平衡 288

二、关于具体劳动的平衡问题 290

三、按抽象劳动计量的社会劳动分配 294

第十五章 关于物资平衡 301

一、物资的资源和分配平衡 302

二、物资平衡的难点和问题 303

三、关于物资管理体制 309

第十六章 关于财政、信贷、物资的平衡关系 312

一、财政和信贷的统一平衡 312

二、财政、信贷与物资的统一平衡 316

三、关于建立综合财政制度问题 319

第十七章 发挥地区经济优势,做好地区综合平衡 323

一、发挥地区优势是发展地区经济的战略原则 323

二、在全局观点的指导下发挥地区优势 330

三、地区平衡的特点和方法 332

四、加强地区综合平衡 337

第十八章 关于编制综合平衡计划问题 340

一、编制综合平衡计划的理论根据 340

二、在计划方法上的主要经验教训 342

三、借鉴国内外编制计划的方法和提议 348

第十九章 关于方法论上的几个问题 351

一、关于总产值、净产值和最终产值 351

二、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 358

三、关于价格的可比性 363

四、关于部门间联系平衡表兼及其它经济数学模型 367

第二十章 综合平衡和经济效果 374

一、经济效果的概念和理论问题 375

二、宏观经济效果与微观经济效果 380

三、评价经济效果的指标 385

四、对我国宏观经济效果的简单考察 389

结束语 392

一、树立牢固的调查研究思想 392

二、完善统计工作 394

三、加强分析研究 397

后记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