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德金,方正源主编;许慧莉等撰稿(江苏省人民医院高级专家门诊)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810237225
  • 页数:348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上篇 基础理论 6

绪论 6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6

等一节 阴阳学说 6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6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7

(一)阴阳的相互对立 7

(二)阴阳的相互依存 7

(三)阴阳的相互消长 7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7

(五)阴阳的相对平衡 8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8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8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8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8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9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9

(六)用于指导预防疾病 10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0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10

(一)五行含义 10

(二)五行的特性 10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1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11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11

(三)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13

(四)用于诊断和治疗 13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3

(二)说明脏腑间的相互关系 13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13

第二章 藏象 15

第一节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5

第二节 脏腑 16

一、五脏 16

(一)心 16

(二)肝 17

[附]心包 17

(三)脾 18

(四)肺 19

(五)肾 20

[附]命门 22

二、六腑 22

(一)胃 22

(二)胆 22

(三)小肠 22

三、奇恒之府 23

(二)女子胞 23

(一)脑 23

(四)大肠 23

(六)三焦 23

(五)膀胱 23

四、脏腑之间关系 24

(一)五脏之间关系 24

(二)六腑之间关系 25

(三)五脏和六腑之间的关系 25

二、气 26

(二)精的分类、功能 26

(一)气的基本概念 26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神 26

(一)精的概念 26

一、精 26

(二)气的生成 27

(三)气的运动 27

(四)气的功能 27

(五)气的分类 28

三、血 28

(一)血的生成 28

(二)血的循行 29

(三)血的功能 29

四、津液 29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29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 29

(一)气与血的关系 30

六、精、气血、津液、神的相互关系 30

(三)神的作用 30

(二)神的生成 30

五、神 30

(三)津液的功能 30

(一)神的基本概念 30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31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31

(四)精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31

(五)神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31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33

(二)络脉 33

(一)经脉 33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33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33

第三章 经络 33

(三)经筋和皮部 34

第二节 十二经脉 34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与分布规律 34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关系 35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相接观律 35

第三节 奇经八脉 36

第四节 十五络脉 36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37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37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37

第四章 病因 39

第一节 六淫 39

一、风 40

二、寒 40

三、暑 41

四、湿 41

五、燥 42

六、火 42

第二节 疫疠 43

第三节 七情 43

一、痰饮 44

第五节 痰饮、瘀血 44

(二)痰饮的证候特点 44

(一)痰饮的形成 44

二、劳倦 44

一、饮食 44

第四节 饮食、劳倦 44

二、瘀血 45

(一)瘀血的形成 45

(二)瘀血的证候特点 45

(一)望神 46

一、整体望诊 46

第一节 望诊 46

第五章 诊法 46

(二)望色 47

(三)望形体 47

二、局部望诊 47

(一)望头颈 48

(二)望五官 48

(三)望皮肤 48

(一)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49

四、望舌 49

(三)二便 49

(一)痰涎 49

三、望排出物 49

(二)呕吐物 49

(二)舌诊内容 50

(三)望舌注意事项 52

(四)舌诊的临床意义 52

(一)语声 53

(二)呼吸 53

(三)咳嗽 53

一、听声音 53

第二节 闻诊 53

(四)呃逆、嗳气 54

二、嗅气味 54

第三节 问诊 54

一、问寒热 54

(一)恶寒发热 54

(二)发热不寒 54

(一)疼痛部位 55

三、问疼痛 55

(三)汗出部位 55

(二)汗出时间 55

(一)有汗无汗 55

(四)寒热往来 55

(三)恶寒不热 55

二、问汗 55

(二)疼痛的性质 56

四、问饮食口味 57

(一)食欲与食量 57

(二)口渴与饮水 57

(三)口味 57

五、问睡眠 57

六、问二便 57

(一)大便 57

(一)月经 58

(二)带下 58

八、问小儿 58

(二)小便 58

七、问经带 58

(四)相兼脉与主病 59

第六章 辨证 59

(三) 胸腹 59

(二) 按手足 59

(一) 按肌肤 59

二、按诊 59

(三)脉象与主病 59

(二)正常脉象 59

(一)脉诊的部位与方法 59

一、脉诊 59

第四节 切诊 59

第一节 八纲辨证 65

一、表里 65

(一)表证 65

(三)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66

(二)热证 66

三、虚实 66

(一)虚证 66

(一)寒证 66

二、寒热 66

(三)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66

(二)里证 66

(二)实证 67

(三)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67

四、阴阳 67

(一)阴证与阳证 67

(一)心气虚、心阳虚 68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68

第二节 脏腑辨证 68

(二)亡阴证与亡阳证 68

(二)心血虚、心阴虚 69

(三)心火亢盛 69

(四)心血瘀阻 69

(五)痰蒙心神 69

(六)痰火扰心 70

(七)小肠实热 70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70

(一)肺气虚 70

(六)痰热蕴肺 71

(五)燥邪伤肺 71

(二)肺阴虚 71

(三)风寒犯肺 71

(四)风热犯肺 71

(七)痰饮阻肺 72

(八)大肠湿热 72

(九)大肠津亏 72

三、脾与胃病辨证 72

(一)脾气虚 72

(四)脾胃湿热 73

(五)胃阴虚 73

(三)寒湿困脾 73

((二)脾阳虚 73

(六)寒凝胃脘 74

(七)胃火炽盛 74

四、肝与胆病辨证 74

(一)肝气郁结 74

(二)肝火上炎 74

(三)肝血虚 74

(五)肝阳上亢 75

(六)肝风内动 75

(四)肝阴虚 75

(七)寒凝肝脉 76

(八)肝胆湿热 76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76

(一)肾阳虚 76

(二)肾阴虚 76

(六)膀胱湿热 77

(五)肾不纳气 77

(四)肾气不固 77

(三)肾精不足 77

六、脏腑兼病辨证 78

(一)心肺气虚 78

(二)心脾两虚 78

(三)心肾阳虚 78

(四)心肾不交 78

(九)肺肾阴虚 79

(七)肝肾阴虚 79

(八)肺脾气虚 79

(五)肝脾不调 79

(六)肝胃不和 79

(十)脾肾阳虚 80

第三节卫气营血辨证 80

一、卫分证 80

(三)热入于胃 81

四、血分证 81

三、营分证 81

(四)热结肠道 81

(二)热扰胸膈 81

(一)热壅于肺 81

二、气分证 81

(一)血热妄行 82

(二)肝热动风 82

第七章 治则与治法 83

第一节 治则 83

一、治病求本 83

(一)正治与反治 83

(二)治标与治本 84

三、调整阴阳 85

二、扶正祛邪 85

(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85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86

第二节 治法 86

一、汗法 87

二、吐法 87

三、下法 87

四、和法 87

五、温法 87

八、补法 88

六、清法 88

七、消法 88

第八章 中药 89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 89

一、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89

(一)产地 89

(二)采集 89

(三)水火共制法 90

(二)火制法 90

二、中药的炮制 90

(一)水制法 90

三、中药的性能 91

(一)四气五味 91

(二)升降浮沉 91

(三)归经 92

(四)有毒与无毒 92

四、中药的应用 92

(一)配伍 92

(四)用法 93

(二)用药禁忌 93

(三)剂量 93

第二节常用的中药 94

一、解表药 94

(一)辛温解表药 94

麻黄 桂枝 紫苏 防风 白芷 96

(二)辛凉解表药 96

薄荷 蝉蜕菊花 葛根 柴胡 100

二、祛风湿药 100

(一)化湿燥湿药 102

三、祛湿药 102

独活 秦艽 威灵仙 防己 木瓜 102

桑寄生 102

苍术 厚朴 藿香 佩兰 砂仁 104

(二)淡渗利湿药 104

茯苓 泽泻 薏苡仁 105

(三)清热利湿药 105

车前子 金钱草 茵陈 木通 107

四、清热药 107

(一)清热泻火药 107

石膏 知母 栀子 龙胆草 夏枯草 107

(二)清热解毒药 109

金银花 连翘 大青叶 蒲公英 牛黄 109

(三)清热凉血药 111

生地黄 牡丹皮 玄参 112

(四)清热燥湿药 112

黄芩 黄连 黄柏 113

(五)清虚热药 113

五、消导药 116

青蒿 地骨皮 116

山楂 麦芽 鸡内金 117

六、催吐药 117

瓜蒂 117

七、泻下药 117

(一)攻下药 118

火麻仁 郁李仁 119

(三)峻下遂水药 119

(二)润下药 119

大黄 芒硝 119

甘遂 120

八、化痰止咳平喘药 120

半夏 天南星 桔梗 旋复花 前胡 125

瓜蒌 贝母 竹茹 杏仁 百部 125

九、温里药 125

附子 干姜 肉桂 吴茱萸 128

十、理气药 128

陈皮 枳实 木香 香附 薤白 130

十一、止血药 130

十二、活血药 133

小蓟 白芨 三七 蒲黄 艾叶 133

川芎 郁金 莪术 丹参 红花 桃 137

仁牛膝 137

十三、补益药 137

(一)补气药 138

人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140

(二)补血药 140

当归 熟地黄 白芍 阿胶 142

(三)补阴药 142

(四)补阳药 143

沙参 门麦冬 石斛 枸杞子 143

鳖甲 143

鹿茸 淫羊藿 杜仲 147

十四、收涩药 147

五味子 乌梅 山茱萸 149

十五、安神药 149

朱砂 酸枣仁 远志 151

十六、平肝风熄药 151

十七、开窍药 154

羚羊角 代赭石 天麻 全蝎 154

钩藤 154

麝香 石菖蒲 155

十八、驱虫药 155

使君子 苦楝皮 槟榔 156

十九、外用药 156

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 159

二、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159

一、治法与方剂 159

第九章 方剂 159

硫黄 雄黄 159

三、方剂的剂型 160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61

一、解表剂 161

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 164

[附方]桑菊饮麻杏石甘汤 164

人参败毒散 164

二、祛风剂 164

三、祛湿剂 166

[附方]蠲痹汤 166

川芎茶调散 牵正散 独活寄生汤 166

藿香正气散 平胃散 三仁汤 169

五苓散[附方]甘露消毒丹 169

茵陈蒿汤 八正散 真武汤 169

四、清热剂 169

毒饮 清暑益气汤 龙胆泻肝汤 173

五、和解剂 173

白头翁汤 青蒿鳖甲汤 173

[附方]犀角地黄汤 普济消 173

白虎汤 清营汤 173

小柴胡汤 逍遥散 痛泻要方 175

半夏泻心汤 175

六、消导剂 175

保和丸 枳实消痞丸 177

七、催吐剂 177

瓜蒂散 177

八、泻下剂 177

九、化痰止咳剂 180

麻子仁丸 十枣汤 180

大承气汤 大黄牡丹汤 温脾汤 180

二陈汤 清气化痰丸[附方] 182

贝母瓜蒌散 桑杏汤 止嗽散 182

小青龙汤半夏白术天麻汤 182

十、温里剂 182

理中丸 小建中汤 四逆汤 185

阳和汤 185

十一、理气剂 185

十二、理血剂 187

降气汤 旋覆代赭汤 187

越鞠丸 瓜蒌薤白白酒汤 苏子 187

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 汤生化 190

汤 十灰散 小蓟饮子 黄土汤 190

十三、补益剂 190

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生脉散 194

四物汤归脾汤 六味地黄汤 194

肾气丸 194

十四、固涩剂 194

十五、熄风剂 196

[附方]完带汤 196

牡蛎散 金锁固精丸 196

固冲汤 196

[附方]桑螵蛸散 真人养脏汤 196

镇肝熄风汤 羚羊钩藤汤 198

[附方]天麻钩藤饮 198

十六、安神剂 198

朱砂安神丸 天王补心丹 199

十七、开窍剂 199

十八、驱虫剂 200

至宝丹 苏合香丸 200

安宫牛黄丸[附方]紫雪丹 200

乌梅丸 201

十九、外用剂 201

金黄散 锡类散 203

中篇临床 203

第一章 内科 203

第一节 感冒、流行性感冒 203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204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205

第四节 病毒性肝炎 206

第五节 流行性出血热 207

第六节 支气管炎 208

第七节 支气管哮喘 210

第八节 肺炎 213

第九节 高血压病 214

第十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15

第十一节 脑血管意外 216

第十二节 心律失常 218

第十三节 贫血 219

第十四节 过敏性紫癜 220

第十五节 消化性溃疡 221

第十六节 肝硬化 222

第十七节 肠炎 223

第十八节 胆道感染和胆石症 225

第十九节 肾炎 226

一、急性肾炎 226

[附]尿毒症 227

二、慢性肾炎 227

第二十节 泌尿系结石 228

第二十一节 乳糜尿 229

第二十二节 尿路感染 230

第二十三节 关节炎 231

第二十四节 神经官能症 232

第二十五节 糖尿病 233

第一节 麻疹 235

第二章 儿科 235

第二节 流行性腮腺炎 237

第三节 水痘 238

第四节 厌食症 239

第五节 夏季热 240

第三章 妇科 242

第一节 月经失调 242

一、月经先期 242

二、月经后期 243

四、月经过多 245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245

五、月经过少 246

第二节 痛经 247

第三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49

[附]关于中药人工周期的应用 251

第四节 闭经 251

第五节 盆腔炎 253

一、急性盆腔炎 253

第六节 不孕症 254

二、慢性盆腔炎 254

第七节 先兆流产 256

第八节 恶露不尽 257

第九节 缺乳 258

第四章 外科 260

第一节 疖 260

第二节 痈 261

第三节 急性淋巴结炎 262

第四节 急性蜂窝织炎 263

第五节 丹毒 264

第六节 急性乳腺炎 265

第七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66

第五章 皮肤科 268

第一节 湿疹 268

第二节 荨麻疹 269

第六章 眼耳鼻咽喉科 271

第一节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271

第二节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271

第三节 美尼尔病 272

第四节 副鼻窦炎 273

第五节 耳聋 275

第六节 扁桃体炎 276

第七节 过敏性鼻炎 277

第八节 咽炎 278

第七章 肿瘤 281

第一节 肺癌 281

第二节 胃癌 282

二、精神护理 284

一、生活起居护理 284

第八章 中医护理概述 284

第一节 基础护理 284

三、饮食护理 285

四、服药护理 286

五、观察病情 287

第二节 辨证护理 288

一、八纲辨证护理 288

二、脏腑辨证护理 289

三、卫气管血辨证护理 291

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及定位法 293

一、腧穴的分类 293

下篇针灸 293

第一章 经络与腧穴 293

二、腧穴的定位法 294

第二节 腧穴的主治规律 296

一、近治作用 296

二、远治作用 296

三、特殊作用 296

一、手太阴肺经常用腧穴 297

二、手阳明大肠经常用腧穴 297

第三节 常用腧穴 297

三、足阳明胃经常用腧穴 298

四、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 300

五、手少阴心经常用腧穴 302

六、手太阳小肠经常用腧穴 302

七、足太阳膀胱经常用腧穴 304

八、足少阴肾经常用腧穴 306

九、手厥阴心包经常用腧穴 307

十、手少阳三焦经常用腧穴 308

十一、足少阳胆经常用腧穴 309

十二、足厥阴肝经常用腧穴 310

十三、督脉常用腧穴 312

十四、任脉常用腧穴 313

十五、常用经外腧穴 315

第二章 刺灸方法 316

第一节 针法 316

一、针具与刺法 316

二、针刺前的准备 316

三、毫针刺法 317

五、针刺注意事项 319

四、针刺意外的处理和预防 319

一、常用灸法 320

第二节 灸法 320

二、炎法适应证和禁忌证 321

三、灸法注意事项 321

二、处方取穴原则 322

感冒 322

第二节 常见病症的治疗 322

一、治疗原则 322

第一节 针灸治疗原则 322

第三章 针灸治疔 322

高热 323

头痛 323

咳嗽 323

哮喘 323

疟疾 323

中暑 323

胃脘痛 323

淋证 324

癃闭 324

遗精 324

呕吐 324

泄泻 324

腹痛 324

痢疾 324

阳痿 325

腰痛 325

痹证 325

落枕 325

面瘫 325

中风后遗症 325

失眠 325

阑尾炎 325

小儿惊风 326

牙痛 326

耳鸣、耳聋 326

小儿麻痹后遗症 326

小儿遗尿 326

缺乳 326

痛经 326

闭经 326

子宫脱垂 326

第四章 其他疗法 327

第一节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 327

一、三棱针 327

二、皮肤针 327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328

三、注意事项 328

第二节 火罐疗法 328

一、操作方法 328

三、皮内针 328

第三节 耳针疗法 329

一、耳廓的表面解剖 329

二、耳穴的分布 330

三、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330

四、耳穴的应用 334

[附]方剂索引 336

[附]中医学常用名词英汉对照索引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