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实用临床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天津中医学院编著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60
  • ISBN:14086·61
  • 页数:40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阴阳五行 1

第一节 阴阳 1

一、生理方面 2

二、病理方面 3

三、诊断方面 3

四、治疗方面 4

第二节 五行 4

一、五行相生桐尅的规律 5

二、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5

三、阴阳和五行的关系 6

第二章 脏腑经络 7

第一节 脏腑 7

第二节 经络 8

一、风 10

第一节 外因 10

第三章 病因 10

二、寒 11

三、暑 11

四、湿 11

五、燥 12

六、火 12

第二节 内因 12

一、喜 12

二、怒 13

三、忱 13

四、思 13

五、悲 13

六、恐 13

三、房事不节 14

一、饮食不节 14

二、劳役 14

第三节 不内外因 14

七、惊 14

第四章 四诊 15

第一节 望诊 15

一、望神 15

二、望形态 15

三、望面色 16

四、望五官 16

五、辨舌 17

六、视斑疹 18

七、望小儿指纹 18

第二节 闻诊 19

一、听诊 19

二、嗅诊 20

第三节 问诊 20

四、问二便 21

三、问头身 21

二、问汗 21

一、问寒热 21

五、问饮食与口味 22

六、问阳与腹 22

七、问耳聋与睡眠 22

八、问病的新旧与原因 23

九、问妇人与小儿 23

第四节 切诊 23

一、切脉部位与方法 24

二、寸关尺与脏腑的关系 24

三、常人脉象 24

四、脉象与主病 25

第五章 八纲 28

第一节 阴阳 28

一、阳症与阴症 28

三、亡阴与亡阳 29

四、阴厥与阳厥 29

二、阳虚与阴虚 29

第二节 表里 30

一、表症 30

二、里症 30

第三节 寒热 31

一、寒症与热症 31

二、塞热真假 31

第四节 虚实 31

三、血虚与血实 32

第六章 八法 32

一、虚症与实症 32

二、气虚与气实 32

第一节 汗法 33

第二节 吐法 33

第三节 下法 33

第七节 消法 34

第六节 清法 34

第五节 温法 34

第四节 和法 34

第八节 补法 35

第二篇 各论 36

第一章 内科 36

第一节 时病 36

一、时病概述 36

二、时感 42

三、春温 43

四、风温 45

五、暑温 47

六、中暑 49

七、湿温 50

八、秋燥 52

九、冬温 53

十、温毒发斑 55

十一、疟疾 56

第二节 杂病 60

一、鼻渊 60

二、鼻衄 61

三、乳蛾 63

四、喉痈 65

五、咳嗽 66

六、哮喘 68

七、喀血 71

八、肺痨 74

九、肺痈 76

十、胁痛 78

十一、悬饮 79

十二、牙痛 81

十三、呃逆 83

十四、噎隔 85

十五、吐血 86

十六、呕吐 90

十七、胃脘痛 92

十八、腹痛 95

十九、肠痛 97

二十、单腹胀 98

二十一、癥瘕积聚 102

二十二、腹泻 104

二十三、痢疾 108

二十四、便血 111

二十五、便秘 112

二十六、脱肛 115

二十七、黄疸 116

二十八、黄眫 120

二十九、消渴 121

三十、水肿 124

三十一、癃闭 127

三十二、遗尿 129

三十三、淋病 130

三十四、尿血 132

三十五、阳萎 134

五、险生风粟椒疮 135

三十六、遗精 136

三十七、头痛 138

三十八、肝阳 140

三十九、中风 143

四十、失眠 146

四十一、梅核气 149

四十二、脏躁 150

四十三、癫狂 151

四十四、血虚 153

四十五、心悸 155

四个六、痹症 157

四十七、历节风 160

四十八、痿症 161

四十九、疝气 163

第二章 外科 165

第一节 概述 165

一、范围 166

二、病因病理 167

三、分类 168

四、诊断 170

五、治疗 179

第二节 疮疡 188

一、痈(附:乳痈) 188

二、疽 191

三、疔 194

四、疖 197

五、丹毒 198

六、脱疽 200

七、流注 202

八、流痰 204

九、瘰疬 207

十、耳漏 209

十一、臁疮 211

十二、痔疮 212

十三、漏疮 215

十四、肛门裂 217

十五、骨折 219

十六、脱臼(骱) 221

十七、损(矬)伤 222

十八、烫火伤 224

十九、冻疮 228

第三节 皮肤病 229

一、浸淫疮 230

二、黄水疮 231

三、酒皶鼻 232

四、臭田螺 234

五、鹅掌风 236

六、白驳风 237

七、风疹块 239

第一节 概述 241

一、简史 241

第三章 妇科 241

二、范围 242

三、生理 242

四、病理 243

五、治法 243

第二节 经带病 244

一、月经不调 244

二、痛经 246

三、经闭 248

四、崩漏 250

五、带下 253

第三节 胎产病 255

一、恶阻 255

二、胎水肿满 256

三、胎漏下血及胎动不安 258

四、子癎 260

一、产后发烧 262

第四节 产后病 262

二、产后腹痛 263

三、产后血晕 265

四、乳汁不行 266

五、阴挺 267

第四章 儿科 269

第一节 概述 269

一、发展简史 269

二、主要特点 271

第二节 时病 273

一、麻疹 273

二、水痘 275

三、顿咳 276

四、白喉 278

五、痄腮 280

第三节 杂病 282

一、口疮 282

二、走马牙疳 284

三、惊风(急惊风、慢惊风) 285

四、小儿瘫痪 289

五、呕吐 290

六、小儿腹泄 292

七、虫积 296

八、疳症 298

九、五软 301

十、婴儿湿疹 303

第五章 眼科 304

第一节 概述 304

一、简史 304

二、眼的解剖生理 305

三、范围及分类 307

五、诊断 308

四、病因病理 308

六、治疗 309

第二节 外障病 311

一、风赤疮痍(实热生疮) 311

二、风弦赤眼(烂弦风) 312

三、天行赤眼 313

四、眵泪不禁 314

六、胬肉攀睛 316

八、漏睛 317

七、漏睛疮 317

九、乌睛长翳 318

十、逆顺障 320

十一、混睛障 321

十二、痘疹入限 321

十三、小儿疳眼 322

十四、白珠俱青 323

一、瞳神散大 325

第三节 内障病 325

二、瞳神缩小 326

三、抱轮红 327

四、血灌瞳人 327

五、黄液上冲 329

六、如银内障 329

七、绿风内障 333

八、雀目 334

丸、暴盲 335

十、青盲 335

十一、蝇翅黑花(云雾移睛) 336

十二、双目睛通 337

十三、视赤如白 338

附:常用药物分类及性味作用简表 340

十八反与十九畏 355

附方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