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德育科学方法论概述 1
一、德育 1
(一)德育的概念 1
(二)德育的本质 7
(一)方法和德育方法 14
二、德育的方法 14
(二)方法论和德育方法论 20
三、德育科学方法论研究的意义 22
(一)推进德育方法科学化、整体化、系统化、现代化 23
(二)促进德育方法新领域的开拓 25
(三)提高德育实践的水平和效果 27
四、德育科学方法论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8
(一)德育方法论研究的内容 28
(二)德育方法论研究的方法 30
一、我国历史上部分德育方法述评 34
(一)我国古代的德育方法述评 34
第二章 历史上部分德育方法述评 34
(二)我国近现代德育方法述评 41
二、西方历史上部分德育方法述评 48
(一)古希腊罗马奴隶时代德育方法述评 49
(二)中世纪封建社会德育方法述评 53
(三)近代资产阶级社会德育方法述评 55
第三章 德育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6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德育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64
(一)德育科学方法论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64
(二)德育科学方法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 67
(一)道德教育和修养方法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69
二、德育方法的伦理学分析 69
(二)德育方法要吸收伦理学方法的科学成分 72
三、德育方法的教育学分析 75
(一)道德教育方法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75
(二)德育方法要吸收教育学方法的科学成分 77
四、德育方法的心理学分析 78
(一)德育方法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78
(二)德育方法要吸收心理学方法的科学成分 79
五、德育方法的行为学分析 83
(一)行为学原理为德育方法提出了新的思路 83
(二)德育方法应吸收行为学方法的合理成分 84
六、德育方法的系统论分析 86
(一)系统论原理拓宽了德育方法的视野 86
(二)系统论方法可以引入德育方法 88
七、德育方法的信息论分析 93
(一)信息论原理开拓了德育方法领域 93
(二)信息论方法引入德育方法的条件 94
第四章 德育方法要遵循德育规律 97
一、德育方法要符合德育品质发展的特点 97
(一)儿童期德育品质发展的特点 98
(二)少年期德育品质发展的特点 101
(三)青年期德育品质发展的特点 106
二、德育方法要符合德育品质形成发展的规律 114
(一)德育品质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 116
(二)德育品质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思想斗争 122
(三)实践是德育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128
三、德育方法要遵循德育规律 132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132
(二)德育过程的组成要素及其特点 135
(三)德育规律要求建立和改造德育环境 142
(四)德育规律要求调动受教育者的自觉性 144
(一)德育方法论原则是德育理论指导德育方法的中介 148
第五章 德育方法论原则 148
一、德育方法论原则是德育方法论体系的核心 148
(二)德育方法论原则支配、制约着德育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152
(三)德育方法论原则是一个层次性的原则体系 155
二、方向性、目的性原则 158
(一)方向性、目的性的含义 158
(二)坚持方向性、目的性原则 161
三、实践原则 161
(一)实践原则的特点 162
(二)坚持实践原则 163
(一)实事求是原则的含义 165
四、实事求是原则 165
(二)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167
五、尊重、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原则 169
(一)尊重原则的方法论意义 169
(二)关心爱护原则的方法论意义 171
(三)严格要求原则的方法论意义 172
六、方法多样化原则 173
(一)德育对象的复杂性 174
(三)德育过程中德育品质形成的多端性和多因性 175
(四)坚持德育方法多样化原则 175
(二)教育者的差异性 175
七、集体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原则 177
(一)集体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含义和作用 178
(二)坚持集体教育方法和自我教育方法相结合 181
八、普遍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原则 181
(一)普遍教育要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181
(二)普遍教育方法和个别教育方法的关系 182
九、言教与身教结合原则 185
(一)言教和身教的含义 185
十、教育与管理结合原则 189
(二)言教和身教的关系 189
(一)德育管理的含义及原则 190
(二)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的意义 192
十一、灌输原则 193
(一)灌输原则的含义 193
(二)坚持灌输原则 194
十二、疏导原则 196
(一)疏导原则的含义 196
(二)疏导原则的方法论意义 197
(二)创新原则的特点 199
(一)创新原则的含义 199
十三、创新原则 199
第六章 自我教育和修养方法 202
一、自我教育方法 202
(一)学习的方法 203
(二)实践的方法 206
(三)集体的方法 208
(四)第二课堂的方法 212
(五)自我管理的方法 213
二、自我修养方法 216
(一)自学的方法 217
(二)自省的方法 221
(三)反思的方法 225
(四)自制方法 227
(五)自律方法 230
(六)自我改造方法 231
(七)自我解剖方法 233
(八)慎独的方法 236
(九)选择座右铭、制订修养要则的方法 238
(十)践履方法 240
第七章 德育教育方法 243
一、德育教育的决策方法体系 243
(一)调查方法 244
(二)信息方法 258
(三)预测方法 266
(四)决策方法 269
(五)实施决策,跟踪检查 273
二、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 273
(一)理论教育方法 273
(二)情感熏陶方法 278
(三)正面引导方法 281
(四)典型教育方法 284
(五)实践教育方法 288
(六)管理教育方法 293
(七)个别教育方法 297
(八)性道德教育方法 301
(九)家庭教育方法 306
(十)心理咨询方法 312
(十一)社区教育方法 318
三、德育效果评估方法 319
(一)德育效果的含义 319
(二)德育效果的特征 320
(三)德育效果评估的原则 323
(四)德育效果评估的具体方法 326
(一)德育教育总结方法的原则 335
四、德育教育总结方法 335
(二)德育教育总结的具体方法 337
第八章 德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340
一、课题选择和研究设计 340
(一)课题选择 340
(二)研究设计 344
二、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 346
(一)资料收集的方法论原则 346
(二)资料收集的具体方法 349
(一)研究资料的筛选 353
三、研究资料的整理方法 353
(二)研究资料的分类 354
(三)研究资料的汇总 355
四、研究资料的分析方法 356
(一)定性分析方法 356
(二)定量分析方法 357
五、德育研究成果的类型及报告撰写方法 362
(一)德育研究成果的类型 362
(二)各种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 363
主要参考书目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