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国分立 1
第一节 东汉王朝的崩溃 1
东汉统治的危机 1
东汉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尖锐化 2
黄巾大起义 14
统治阶级的混战绘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19
自然经济完全占统治地位 25
曹操的崛起及取得在?州的统治地位 30
第二节 曹操的统一北方 30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几个重要因素 38
曹操兴置屯田的成功 41
官渡会上呀前曹操的攻取徐州 43
官渡之战 46
赤壁之战 54
曹操的进兵关陇与汉中的得而复失 57
曹操利用孙权解除襄樊的威协 64
封曹操的评价 66
第三节 西北各族 67
鄯善 67
第三节 蜀汉的兴起与衰亡 72
刘备取得荆州 72
刘备入蜀与攻取汉中 78
刘备?亭之败 84
诸葛亮的安定南中 87
诸葛毫的北伐 91
蜀汉的衰亡 95
第四节 吴在东南的开发 99
江东的开发与东吴政权的建立 99
东吴的屯田 100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101
台湾与大陆经济文化的联系 103
东吴与南洋经济文化的交流 104
部曲佃客与江东世家豪族大地主 105
东吴的衰亡 109
第五节 曹魏的经济与政治 122
曹操的田租户调令 122
曹魏的屯田制度 123
曹魏的兴修水利与北方农业生产和复苏 126
屯田制度的逐渐破坏 130
九品官人制度的产生 131
曹魏前期的政治 132
曹魏的衰亡 134
第二章 封建?系的加强 142
第一节 世家大族经济势力的发展与部曲佃客制度的形式 142
世家大族经济势力的发展与门阀士族制度的形成 142
世家大族茬园的各种类型 156
佃客与部曲 161
门生与故吏 168
奴隶制残馀的严重遗留 169
第二节 西晋的占田法 179
占田法的实施 179
太康时期的繁荣景象 183
第三章 西晋的暂时统一及其崩溃 187
第一节 西、北各少数民族的内迁 187
匈奴人的迁徒 187
乌桓、鲜卑的分布地区及其社会制度 190
氐、羌的分布地区及其迁徒 197
?人的分布地区及其迁徒 202
汉族统治阶级封内迁各族的奴役与剥削 204
第二节 西晋的黑暗统治与「八王之乱」 209
西晋的门阀政治 209
统治阶级的贪暴和奢侈 212
贾后干政与「八王之乱」 214
西晋王朝的灭亡 219
汉族人民的流徒 222
第三节 人民的流徒与流民的起义 222
流民入蜀与成汉建国 224
流民起义的继续发生 228
第四章 十六国 235
第一节 胡羯的建国 236
匈奴刘氏王朝的建立 237
匈奴刘氏王朝的衰亡 238
后赵王朝的建立及其政治 242
石虎的残暴统治 246
梁犊起义与后赵王朝的衰亡 249
冉闵的反胡羯斗争 250
第二节 前燕与前秦的封立及苻坚的统一北方 257
前燕慕容氏的兴起 258
慕容垂的襄邑之胜 261
前燕王朝的衰亡 263
前秦苻氏王朝的建立 264
王猛辅秦与苻坚统一北方 266
前凉政权的兴替 269
第三节 淝水之战与苻坚的败亡 274
苻秦政治的渐?紊乱 274
苻秦封东晋的斗争 277
淝水之战 280
前秦王朝的灭亡 286
第四节 淝水战后北方的再分裂 289
后燕与西北 291
北燕与南燕 298
后秦、大夏与西秦 300
后凉与南凉 307
西凉与北凉 310
第五章 东晋王朝的建立及其政治 319
第一节 北方世家大族的南渡与东晋王朝的建立 319
江东世族地主的「三定江南」 319
北方世家大族的南渡与东晋王朝的建立 321
祖逖北伐 325
南北世家大族的矛盾 328
王敦跋扈与苏峻举兵 331
桓温的三次北伐 333
第二节 北方流民的南下与东晋政府的对策 344
北方流民的南下 344
侨州郡与土断制 347
第三节 孙恩卢循的起义与东晋王朝的崩溃 357
北府兵与荆扬内争 357
孙恩领导的浙东农民起义 361
东晋王朝的衰亡与刘裕的当国 365
卢循北进的失败 368
第六章 南朝的政治与经济 378
第一节 宋初内政及北强南弱局势的形成 378
刘裕灭后秦 378
宋初内政 384
北魏的南侵 388
宋齐梁的更替 392
第二节 宋齐梁的更替与南朝世族制度的僵化 392
南朝的世族 399
寒门将帅势力的逐渐抬头与寒人的典掌机要 405
第三节 南朝自耕小农经济的继续衰颓与军事力量的继续衰落 420
自耕小农经济的继续衰颓 423
第四节 侯景乱梁与南朝的再削弱 424
南朝的农民逃亡与农民起义 434
萧梁内政与对魏战争 442
侯景之乱 447
萧绎灭侯景与定都江陵 452
江陵的陷落 457
第五节 陈王朝的建立与衰亡 459
陈王朝的建立 459
江南地方豪强势力的兴起 462
陈争淮南与陈的衰亡 465
第六节 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469
豫州「蛮」与「蛮」 469
?人与俚人 472
僚族 474
? 族 475
农业的继续发展 476
第七节 江南经济的发展 476
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480
货币问题的对策 491
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496
第七章 北朝政治与经济 509
第一节 北魏初期的社会性质 509
鲜卑拓跋氏的建国 509
北魏的社会性质 514
第二节 北魏孝文帝的均田、迁都与改革 522
均田制的起源 522
均田制的内容 527
工商地位的逐渐改善 538
迁都洛阳 540
孝文帝与鲜卑保守贵族的斗争 542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545
北魏政权与汉世家大族结合的加强 550
第三节 北魏末年的各族人民大起义 558
北魏政治的衰乱 558
北魏末年的僧侣起义 563
六镇起义 565
河北大起义 571
山东起义 575
关陇起义 576
第四节 东魏与北齐的政治 582
北魏王朝的分裂 582
北齐王朝的建立 589
东魏和西魏的战争 590
均田制在北齐地区地推行及其破坏 595
北齐王朝的腐败 600
第五节 西委与北周的政治 605
北周王朝的建立 605
西魏北周的均田制度 608
府兵制度的确立 614
关陇统治集团的组成 621
北周武帝统一北方 624
北周王朝的衰亡 630
北方各族人民的大融合 636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境各族 642
第一节 东北各族 642
夫馀 642
沃沮 644
勿吉 645
室韦 648
契丹 650
库莫奚 651
第二节 柔然、高车与突厥 652
柔然人与柔然汗国 652
高车 659
突厥人与突厥汗国 664
高昌 672
伊吾 672
焉耆 676
?兹 678
于阗 680
渴盘? 682
疏勒 682
乌孙与悦般 683
吐谷潭 685
第四节 西境各族 685
附国和女国 690
宕昌与?至 692
党项 693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695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与海东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695
高句丽 695
百济 699
新罗 702
日本邪马壹与大和国家 703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及五天竺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706
大宛 706
者舌 707
悉万斤 707
忸密 707
粟特 707
大月氏?霜王朝 708
?哒汗国 710
波斯萨桑王朝 713
大秦帝国 715
五天竺各国 717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与南海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724
占姿国 724
扶南国 727
金邻、顿逊与狼牙?国 729
?皇、丹丹与??国 731
诃罗单、干陀利兴婆利国 732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的哲学思想与宗教 736
第一节 魏晋玄学与反玄学思想 738
从清议到清谈 738
玄学思想的产生 742
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何晏与王弼 744
才性同异离合的讨论 754
嵇康与阮籍的思想 756
向秀和郭象的思想 764
杨泉、欧阳建、裴?的唯物主义思想 772
鲍敬言的《无君论》 782
道教的形成与《太平经》的传播 785
第二节 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787
葛洪与《抱朴子》 792
陶弘景、寇谦之封南北朝道教发展的影响 797
第三节 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801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801
初期佛经的传译 809
佛教在南方与玄学思想的结合 812
佛教在中原地区的流行 813
般若六家七宗学说的玄学化 818
中土僧侣的西行取经 824
鸠摩罗什、?无?的东来传译 828
僧肇《肇论》与竺道生的?盘佛性学说 832
释慧远封佛教发展的影响 841
东晋南朝君臣的佞佛 843
第四节 反佛教的斗争范缜的无神论思想 848
反佛教思想的先驱 848
范缜的唯物主义与无神论思想 855
北朝的灭佛事件 864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的经学、史学与文学艺术 875
第一节 经学与历史、地理著作 875
经学的继续发展 875
正史的修撰 885
汲冢竹简的发现及其史料价值 901
《西京杂记》 903
《华阳国志》 904
《世说新语》 906
《水经注》 911
《洛阳伽蓝记》 917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921
第二节 文学 926
五言诗的形成 926
建安文学 927
正始文学 936
西晋文学 938
东晋南朝的玄言诗与山水诗 941
陶渊明 943
谢灵运与颜延之 949
鲍照 951
东晋南北朝的民歌与故事诗 955
永明诗人与新体诗 961
骈文的发展 966
《文心雕龙》与《诗品》 967
《文选》 971
庾信及北朝诗人 972
宫?诗 972
神话与志怪小说 978
第三节 艺术 988
绘画与雕塑方面的成就 988
石窟艺术 993
书法 999
音乐、舞蹈与杂技 1005
第一节 数学、天文学与地图学 1016
数学 1016
第十二章 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1016
天文历法 1023
裴秀的《禹贡地域图》 1030
第二节 炼钢技术与机械发明 1032
练钢技术的新成就 1032
机械发明 1034
第三节 农学与医药学 1038
《齐民要术》*医学与药物学方面的重要成就 1045
魏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