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邢贲思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重点 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指导作用 2
难点 3
一、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3
二、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
针对性 5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的问题 5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际工作的关系问题 8
三、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态度问题题 10
第二章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13
重点 13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哲学基础 13
二、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4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本保证 15
难点 16
一、如何理解主观与客观这对范畴的涵义 16
二、如何科学地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16
三、什么是“人化自然” 18
四、为什么说不能用“选择论”代替反映论 19
五、如何理解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以主观符合客观为前提的真理性认识、价值性目标、物质结果三者的统一 20
针对性 22
一、关于防止和克服主观主义的问题 22
二、关于急于求成的哲学剖析 24
第三章 实践的观点和探求真理的途径 28
重点 28
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8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9
一、如何理解主体与客体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30
难点 30
三、提高主体素质是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 30
二、怎么样的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32
三、怎样说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它的超前性 33
针对性 34
一、关于经验主义问题 34
二、关于教条主义问题 35
三、关于社会主义再认识问题 37
四、关于真理多元论的问题 39
五、关于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的问题 40
第四章 联系、发展的观点和辩证地观察问题的方法 42
重点 42
一、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系统性 42
二、事物发展的过程、状态和途径 43
难点 44
一、怎样理解系统思想和普遍联系的关系 44
二、如何理解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46
三、为什么事物的发展总是在曲折中前进 47
针对性 48
一、关于克服实际工作中的简单化倾向 48
二、关于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全局观念问题 51
三、关于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问题 53
第五章 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 57
重点 57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57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58
三、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59
难点 60
一、如何认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60
二、怎样理解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61
针对性 61
一、关于防止和克服实际工作中的片面性问题 61
三、如何理解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62
二、关于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问题 66
重点 70
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70
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70
第六章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改革 70
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71
难点 72
一、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72
二、怎样理解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73
三、怎样理解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74
四、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75
针对性 76
一、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人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76
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78
三、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问题 81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基本观点 83
第七章 阶级、阶级斗争和人民民主专政 83
重点 83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84
三、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85
难点 86
一、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结构 86
二、为什么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87
三、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88
四、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89
针对性 90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特点问题 90
二、关于“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问题 92
三、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问题 93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96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性及其反作用 96
重点 96
第八章 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建设 96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 97
难点 98
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怎样实现的 98
二、如何理解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思想领域内可以超过经济上先进的国家 99
三、如何理解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100
针对性 102
一、关于社会心理的导向问题 102
二、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问题 105
第九章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09
重点 109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 109
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110
难点 112
一、为什么说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分歧之一 112
二、为什么“所有阶级共同创造历史”的观点是错误的 113
三、怎样划清强调领袖的作用与个人崇拜的界限 114
四、怎样理解向人民负责与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 116
针对性 117
一、关于反对腐败、反对官僚主义问题 117
二、关于我们党面临执政的和改革开放的考验问题 119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21
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统一的 121
重点 121
第十章 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 121
三、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核心 122
难点 123
一、如何科学地把握人的本质 123
二、为什么说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于为他人为社会的奉献之中 125
针对性 126
一、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拜金主义问题 126
二、关于个人利益和人个主义界限问题 128
三、关于共产主义的信仰危机问题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