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产品技术水平与发展趋势 1
一、整车技术 1
(一)公路运输载重汽车 1
(二)重型自卸汽车 6
(三)小客车 11
(四)大客车 14
(五)越野汽车 14
二、发动机技术 17
(一)汽油机 17
(二)柴油机 19
(三)旋转活塞发动机 22
(四)电能源 22
(五)燃气轮机 23
(六)蒸汽发动机 24
(七)斯特林热空气循环发动机 24
三、汽车电器技术 25
(一)硅整流发电机和调节器 26
(二)起动马达 27
(三)点火系统 27
(四)微电机 29
(五)电子汽油喷射装置 29
(六)电子操纵的自动变速器 30
(七)电子控制的车轮防抱死装置 30
(八)电子控制气候调节装置 30
(九)车况警报装置 31
(十)中心电子计算机 31
(十一)晶体电动汽油泵 31
(十二)晶体闪光器 31
(十三)汽车灯具 31
(十四)汽车仪表 32
(十五)喇叭 32
(十六)开关、电线和接头 33
(十七)火花塞 33
(十八)蓄电池 33
第二章 汽车制造工艺水平与材料的使用情况 35
一、工艺水平 35
(一)机械加工 36
(二)焊接 38
(三)铸造 39
(四)锻造和其它锻压加工 41
(五)冲压 42
(六)油漆、防锈蚀 44
(七)装配 44
二、汽车电器的制造工艺 46
(一)硅整流发电机的制造 46
(二)起动马达 47
(三)暖风马达 48
(四)分电器 48
三、汽车生产中材料的使用情况 49
(一)球墨铸铁 50
(二)齿轮用钢 50
(三)曲轴和连杆材料 50
(四)硼钢的应用 51
(五)碳钢的应用 51
(六)钢板 52
(七)粉末冶金零件 52
(八)塑料 52
第三章 国外汽车科研与试验工作 54
一、国外汽车科研工作概况 54
(一)科研规模日益扩大 54
(二)科研机构趋于集中 55
(三)加强基础研究 55
(四)迅速应用科研成果 55
(五)普遍建立试验场 56
二、当前国外汽车科研工作的重点 56
(一)汽车行驶安全性的研究 56
(二)汽车使用经济性的研究 57
(三)汽车排气净化的研究 57
(四)电子技术的应用 57
(五)汽车的新型动力装置的研究 57
三、国外汽车研究工作的组织 58
(一)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的分类 58
(二)国外几个科研机构的介绍 58
四、国外汽车电器科研概况 63
(一)日本方面 63
(二)西德方面 64
(三)英国方面 64
(四)其他 64
五、汽车科研课题的分类和研究工作的开展 64
(一)科研课题的分类 64
(二)国外科研试制的开展 65
六、国外汽车底盘和发动机的测试技术和设备 66
(一)台架试验的设备和技术 66
(二)测试技术的现状 66
(三)电子计算机在试验研究方面的应用 67
(四)国外汽车强度工作 67
(五)国外电子液压振动台的应用 68
七、汽车试验场和道路试验 69
(一)汽车试验场 69
(二)强化试验道路 72
(三)道路试验测试技术的发展 72
(四)新产品定型道路试验 73
八、学术团体 73
(一)国际性学术团体 73
(二)几个国家的汽车学术团体 74
第四章 几个国家的汽车工业 76
一、美国汽车工业 76
(一)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76
(二)美国汽车工业的组织情况 81
(三)美国汽车的生产和产品 89
(四)美国汽车进出口量和保有量 96
(五)美国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97
(六)美国汽车科研工作 98
附表: 99
表1 美国历年汽车产量 99
表2 美国历年来汽车保有量 99
表3 美国历年来汽车出口量 100
表4 1960~1973年美国主要厂家载重汽车产量 101
表5 1972~1973年美国主要小客车生产厂的生产情况 102
表6 1961~1973年美国新车登记量及进口情况 102
表7 1974年美国小客车销售和生产预测 102
表8 1972~1973年美国载重汽车按总重级的销售情况 102
表9 1968年美国小客车材料消耗量 103
表10 1964~1972年美国主要汽车公司的营业情况 103
二、日本汽车工业 104
(一)日本汽车工业发展 104
(二)日本汽车工业现状 107
(三)零部件工业 110
(四)产品状况 114
(五)企业状况 120
附表: 128
表1日本汽车逐年产量 128
表2近年汽车产量(按车种分类) 129
表3近年汽车产量(按排量、吨位分类) 130
表4日本汽车保有量 131
表5日本汽车与钢和机床逐年产量对比 131
表6日本汽车工业设备投资额 132
表7日本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132
表8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逐年产值 132
表91972年日本汽车制造业材料消耗量 133
表10日本汽车、火车运输能力比较 134
表11日本汽车进出口量 135
表12日本各汽车公司逐年产量 135
表131971年日本每辆汽车制造工时 135
表14制造每辆汽车所需劳动时间指数 135
表15四个主要公司的工厂状况(1972年) 136
表16四个主要公司概况(1972年) 136
表17丰田、日产两公司的雇佣劳动力的情况(1972年) 136
三、西德汽车工业 137
(一)西德汽车工业概况 137
(二)德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 137
(三)西德汽车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140
(四)近年西德汽车工业的生产水平 142
(五)西德汽车总成与零部件专业化生产 150
(六)西德汽车工业原材料的使用和消耗 154
(七)西德汽车工业的设计、试验、研究工作 155
(八)西德汽车工业的集中、兼并和技术合作 159
(九)西德汽车国内市场销售与出口情况 162
(十)西德汽车保有状况 163
(十一)西德汽车工业主要企业 166
四、法国汽车工业 179
(一)法国汽车工业概述 179
(二)法国汽车工业发展简史 180
(三)法国汽车工业的特点 183
(四)法国汽车工业生产组织概况 184
(五)法国汽车工业中的外国资本 188
(六)法国汽车产量及其构成 188
(七)法国汽车保有量 190
(八)法国汽车进出口量 192
(九)汽车职工人数和劳动生产率 193
(十)法国汽车产品 195
(十一)法国汽车科学研究工作 197
(十二)法国汽车在运输中的地位 199
(十三)主要汽车公司 199
附表1近三年来贝利埃公司发展的新车型 207
附表21971年法国载重汽车性能数据 208
五、英国汽车工业 214
(一)英国汽车工业的建立和发展 214
(二)英国汽车的产量和保有量 217
(三)英国汽车的销售情况 218
(四)英国汽车工业的产品、产品特点和发展趋势 219
(五)英国汽车工业的生产组织 223
(六)英国汽车零部件工业 234
(七)英国汽车产品的质量控制 237
(八)英国汽车工业的科学研究 238
(九)英国汽车工业的特点 239
附表: 241
表1英国汽车产量 241
表2英国汽车保有量 241
表3英国汽车出口量 242
六、苏联汽车工业 242
(一)苏联汽车工业概况 242
(二)汽车制造厂家情况 251
(三)汽车品种 263
(四)汽车产量 272
附表 281
战时汽车动员能力表 281
苏联1970~1973年汽车备件产量变化情况 281
苏联1970~1973年汽车挂车产量变化情况 281
扩建和改建现有汽车轮胎厂以及建新厂后的新增轮胎生产能力 281
苏联11种汽车投产七年间成本变化情况 282
苏联15种牌子载重车的批发价格 282
苏联主要载重车的技术经济指标 283
苏联从事运输工作的人数 283
苏联载重运输技术经济指标 283
苏联汽车运输货运量 284
苏联汽车运输货物周转量 284
苏联各种运输货运量 285
苏联硬路面公路长度 286
苏联几种工业产品产量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