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前景 1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4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
1.3.1 广播网与点-点网 5
1.3.2 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 5
1.4 网络休系结构 7
1.4.1 网络的分层结构 7
1.4.2 服务、接口和协议 7
1.4.3 网络参考模型 8
第二章 物理层 13
2.1 基本通信理论 13
2.1.1 数据通信中的几个主要指标 13
2.1.2 多路复用技术 14
2.1.3 调制技术 17
2.1.4 交换支术 20
2.2 传输介质 22
2.3 拓扑结构 25
2.4 物理层协议举例 27
3.1 组帧 32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32
3.2 差错编码理论 34
3.2.1 差错编码理论 34
3.2.2 海明码 35
3.2.3 循环冗余码 37
3.2.4 差错控制策略 39
3.3 流量控制 39
3.3.1 停-等协议 40
3.3.2 滑动窗口协议 40
3.4 数据链路层协议举例 43
3.4.2 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 44
3.4.1 起=止式民步通信规程 44
3.4.3 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 49
第四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局域网 54
4.1 信道分配策略 54
4.1.1 争用协议 55
4.1.2 无冲突协议 59
4.1.3 有限争用协议 61
4.1.4 自适应步进树协议 62
4.2 IEEE 802标准与局域网 63
4.2.1 IEEE 802.3总线局域网 65
4.2.2 IEEE 802.4令牌环网 68
4.2.3 IEEE 802.5与令牌总线网 73
4.2.4 802.3,802.4,802.5的比较 78
4.2.5 IEEE 802.2与逻辑链路控制议 79
4.3 局域网互连与网桥 81
4.3.1 透明桥 82
4.3.2 源路径路选择桥 83
第五章 网络层 85
5.1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及网络层的操作方式 85
5.1.1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85
5.1.2 网络层的操作方式 86
5.2 路由选择 89
5.2.1 最佳原理和接收树 90
5.2.2 最短通路路由选择算法 90
5.2.3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算法 92
5.2.4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 94
5.2.5 分层路由选择算法 97
5.2.6 广播路由选择算法 97
5.3 拥塞控制 100
5.3.1 通信量整形和通信量管制 101
5.3.2 拥塞解快 106
5.4.1 网络互连设备 109
5.4 网络互连 109
5.4.2 网络互连面临的困难 111
5.4.3 网络互连的形式 112
5.4.4 互连网的路由选择 114
5.4.5 防火樯 115
第六章 传输层 117
6.1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117
6.1.1 传输服务类型 117
6.1.2 传输服质量 118
6.1.3 传输服务原 119
6.2 传输层协议 121
6.2.1 寻址 122
6.2.2 建立传输连接 123
6.2.3 释放传输连接 125
6.2.4 流量控制 127
6.2.5 多路复用和分流 129
第七章 应用层 131
7.1 网络安全 131
7.1.1 密码学基本概念 131
7.1.2 传统加密技术 132
7.1.3 秘密密钥算法 134
7.1.4 分开密钥算法 136
7.1.5 用户确证 138
7.1.6 数字签名 140
7.2 电子邮件 143
7.2.1 email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43
7.2.2 信件格式 144
7.2.3 用户代理 148
7.2.4 报文传输代理 149
7.3 万维网 151
7.3.1 WWW的基本概念 151
7.3.2 客户-服务器模式 153
7.3.3 超文本标记和方HTML 155
7.4 多媒体应用 161
7.4.1 音频和视频信号数字表示 162
7.4.2 数据压缩 163
7.4.3 视频点播 167
第八章 Internet与TCP/IP协议 170
8.1 Internet简介 170
8.2 TCP/IP参考模型 171
8.3 网络接口层协议 172
8.3.1 SLIP协议 172
8.3.2 PPP协议 173
8.4 网络互联层协议 174
8.4.1 IP协议 174
8.4.2 ARP协议和RARP协议 177
8.4.3 ICMP协议 178
8.5 传输层协议 179
8.5.1 UDP协议 179
8.5.2 TCP协议 180
8.6 应用层协议 184
8.6.1 TELNET协议 185
8.6.2 FTP协议 187
8.6.3 DNS 190
第九章 实用网络技术介绍 194
9.1 公用分组交换网X.25及数字数据网DDN 194
9.1.1 公用数据网 194
9.1.2 X.25产生的背景及其层次结构 194
9.1.3 X.25的物理层 196
9.1.4 X.25的数据链路层 196
9.1.5 X.25的分组层 197
9.1.6 虚呼叫服务 197
9.1.7 永久虚电路服务 198
9.1.8 X.25相关协议 198
9.1.9 数字数据网 199
9.2 帧中继 200
9.2.1 帧中继概述 200
9.2.2 帧中继的体系结构与数据帧 202
9.2.3 帧中继网络的应用 204
9.3 快速以太网及交换型以太网 204
9.3.1 100BSAE-T(快速以太网)标准 205
9.3.2 以太网交换技术 208
9.3.3 未来的增强型以太网 211
9.4 无线局域网技术 211
9.4.1 WLAN的应用形式 211
9.4.2 技术选择 212
9.4.3 无线局域网标准 213
9.4.4 应用范围 214
9.5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214
9.5.1 FDDI概述 214
9.5.2 FDDI标准 215
9.5.3 环操作 218
9.5.4 定时令牌协议 220
第十章 ATM与宽带网络技术 222
10.1 B-ISDN的导入背景 222
10.2.1 ATM的基本概念 224
10.2 ATM技术分析 224
10.2.2 ATM参考模型 227
10.2.3 物理层 228
10.2.4 ATM层 229
10.2.5 AAL层 231
10.2.6 ATM连接管理 232
10.3 ATM局域网络 235
10.3.1 ATM局域网仿真 236
10.3.2 IP OVER ATM 240
10.3.3 MPOA 242
11.1 智能大厦 244
第十一章 综合布线系统与智能大厦 244
11.2 综合布线系统PDS 246
11.2.1 综合布线系统的功能结构 247
11.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性 248
11.2.3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法 250
11.2.4 光缆传输系统 253
11.2.5 综合布线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253
11.2.6 采用PDS的建筑自动化系统 254
11.2.7 电气防护与接地 255
参考文献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