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万福成等主编
  • 出 版 社: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34746543
  • 页数:3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强调基本知识及基础理论与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旨在提高高职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水平。主要内容有基本概念与基本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的平衡及应用,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系,有机化合物,材料与化学,环境与化学,健康与化学及化学实验。

绪论 1

一、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1

二、基础化学的内容及作用 2

三、怎样学好基础化学 2

上篇 无机化学 5

第一章 物质的量及气体体积 5

第一节 国际单位制简介 5

第二节 物质的量 7

一、物质的量及其表示 7

二、物质的量的单位 8

三、摩尔质量及其有关计算 8

第三节 气体摩尔体积 9

一、气体的计量 10

二、气体摩尔体积 10

三、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11

第二章 溶液 15

第一节 溶液的组成量度 15

一、溶液的浓度 15

二、浓度的换算和溶液的稀释 19

第二节 溶液的渗透压 20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20

二、渗透压和溶液浓度、温度的关系 21

三、渗透压在医学中的意义 22

第三章 物质结构基础 27

第一节 原子结构 27

一、原子的组成和同位素 27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9

第二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4

一、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35

二、原子核外电子构型的表示方法 37

第三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38

一、元素周期律 38

二、元素周期表 40

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43

第四节 分子结构 44

一、离子键 45

二、共价键 47

三、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作用力 53

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61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61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61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62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65

一、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65

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67

三、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67

第三节 化学平衡 69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70

二、化学平衡常数 71

三、平衡常数与平衡转化率 73

第四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75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5

二、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7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8

四、催化剂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78

五、平衡移动原理——吕·查德里原理 78

第五章 电解质溶液 83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83

一、电离平衡 83

二、解离常数和解离度 84

三、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85

第二节 酸碱的概念 86

一、酸碱质子理论 86

二、酸碱电子理论 88

第三节 水的解离和溶液的pH值 88

一、水的解离 88

二、溶液的酸碱性 89

三、溶液的pH值 89

四、酸碱指示剂 90

第四节 盐的水解及其应用 92

一、盐的水解 92

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93

第五节 缓冲溶液和pH值的控制 94

一、缓冲作用及缓冲溶液的组成 94

二、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96

三、缓冲容量与缓冲溶液的配制 97

四、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应用 100

第六节 沉淀溶解平衡 101

一、溶度积 101

二、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104

三、溶度积规则在医学上的运用 106

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 111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111

一、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112

二、配合物的命名 113

三、配位化合物的空间构型和几何异构现象 114

第二节 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和稳定常数 115

一、配位化合物形成的特征 115

二、配位化合物的配位平衡与稳定常数 115

第三节 配位平衡的移动 117

一、溶液pH值的影响 117

二、配位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117

第四节 配位化合物在医学上的应用 118

一、体内金属离子含量的控制 118

二、杀菌、抗病毒作用 118

三、配位化合物的治癌作用 118

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121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121

一、氧化数 121

二、氧化与还原 122

三、氧化还原电对 123

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24

第二节 原电池 126

一、原电池的组成 126

二、原电池表示式 127

三、原电池的电动势 128

第三节 电极电势 128

一、电极电势的产生 128

二、标准电极电势 129

三、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131

第四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132

一、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133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134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34

第五节 电势法测定溶液的pH值 135

一、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 136

二、电势法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 136

第八章 胶体分散系 141

第一节 分散系 141

一、分散系的概念 141

二、分散系的类型 141

三、胶体的基本特性 142

第二节 溶胶的基本性质 143

一、溶胶的光学性质 143

二、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144

三、溶胶的电学性质 145

第三节 胶团的结构及溶胶的稳定性 145

一、胶团的结构 145

二、溶胶的稳定 146

三、溶胶的聚沉 146

第四节 高分子溶液的形成与性质 148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其柔顺性 148

二、高分子溶液的特性 149

第五节 凝胶 150

一、凝胶的形成 150

二、凝胶结构 151

三、凝胶的性质 151

第六节 粗分散系统 152

一、乳状液 152

二、泡沫 153

下篇 有机化学 157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 157

第一节 概述 157

一、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 157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158

三、有机化学与医学 159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160

一、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共价键 160

二、碳原子的sp3sp、sp2和sp杂化轨道 160

三、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式的表示方法 162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64

一、根据碳链骨架分类 164

二、根据官能团分类 165

第二章 烃 167

第一节 烷烃 167

一、烷烃的结构 167

二、烷烃的同系物和异构现象 168

三、烷烃的命名 169

四、烷烃的物理性质 171

五、烷烃的化学性质 172

六、重要的烷烃 173

第二节 烯烃和炔烃 174

一、烯烃和炔烃的结构 174

二、烯烃和炔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175

三、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 176

四、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177

五、诱导效应 180

六、二烯烃 181

七、重要的不饱和链烃 183

第三节 环烃 183

一、脂环烃 183

二、芳香烃 185

第四节 卤代烃 192

一、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192

二、卤代烃的性质 193

三、重要的卤代烃 194

第三章 醇、酚和醚 200

第一节 醇 200

一、醇的结构与分类 200

二、醇的命名 201

三、醇的性质 202

四、重要的醇 205

第二节 酚 207

一、酚的结构与分类 207

二、酚的命名 208

三、酚的性质 208

四、重要的酚 210

第三节 醚 212

一、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12

二、醚的性质 212

三、乙醚在医学上的应用 212

第四章 醛和酮 215

第一节 醛和酮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15

一、醛和酮的结构 215

二、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 216

第二节 醛和酮的性质 217

一、醛、酮的物理性质 217

二、醛、酮的化学性质 217

三、常见的醛和酮 220

第五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224

第一节 羧酸 224

一、羧酸的结构和分类 224

二、羧酸的命名 225

三、羧酸的性质 225

四、重要的羧酸 228

第二节 羟基酸和酮酸 229

一、羟基酸 229

二、酮酸 230

三、常见的羟基酸和酮酸 230

第六章 酯和油脂 235

第一节酯 235

一、酯的结构和命名 235

二、酯的性质 236

第二节 油脂 236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237

二、油脂的性质 237

三、磷酸酯和膦酸酯 239

第七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243

第一节 胺类 244

一、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44

二、胺的性质 245

三、重要的胺及其衍生物 250

第二节 酰胺 250

一、酰胺的结构和命名 250

二、酰胺的性质 251

三、重要的酰胺及其衍生物 252

第八章 糖类 258

第一节 糖类的涵义和分类 258

一、糖类的涵义 258

二、糖类的分类 259

第二节 单糖 259

一、单糖的分子结构 259

二、单糖的反应 264

三、重要的单糖 267

第三节 双糖 268

一、还原性双糖 269

二、非还原性双糖 269

第四节 多糖 270

一、纤维素 270

二、淀粉 271

三、糖原 272

四、半纤维素 273

第九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277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 277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77

二、五元杂环化合物 279

三、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 281

四、重要的杂环化合物 283

第二节 生物碱 285

一、生物碱的分类和命名 285

二、生物碱的一般性质 285

三、重要的生物碱 286

第十章 蛋白质和核酸 293

第一节 氨基酸 293

一、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93

二、氨基酸的性质 293

第二节 多肽 295

一、肽和肽键 295

二、重要的多肽 296

第三节 蛋白质 297

一、蛋白质的分类 298

二、蛋白质的结构 298

三、蛋白质的性质 300

第四节 酶 301

一、酶的组成 301

二、酶的特性 301

三、酶的分类和命名 302

四、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302

第五节 核酸 303

一、核酸的组成 303

二、核酸的结构 305

三、核酸的人工合成 305

四、核酸的生物功能 305

附录 309

表1 酸、碱的离解常数 309

表2 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98K) 310

表3 酸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位(298K) 311

表4 碱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位(298K) 313

表5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分布、摄取和排泄量 314

参考文献 316

元素周期表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