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
一、什么是哲学 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5
三、哲学的历史演变 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16
一、时代精神的精华 17
二、哲学发展史上的划时代变革 18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批判性和开放性 22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2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2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 2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7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9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31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31
一、哲学物质观念的历史发展 32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34
三、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35
四、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36
第二节 世界和实践 39
一、世界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统一体 40
二、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41
三、实践的观点是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坚实基础 42
四、实践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统一 43
五、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实践意义 46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 47
第三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47
二、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 49
三、意识的本质 52
四、意识和思维模拟 55
五、意识的作用 58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63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与人类实践 63
一、唯物辩证法创立的意义 63
二、人的活动辩证法与客观事物辩证法的统一 67
第二节 联系和系统 71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及其多样性 71
二、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系统科学观 74
第三节 演化的方向性 79
一、联系、运动、变化、发展 79
二、物质世界的演化方向 80
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过程性和规律性 84
一、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过程性 85
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86
三、发展的决定性 90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95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95
一、矛盾及其属性 95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98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01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106
一、质、量、度 106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11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及其形式的多样性 115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118
一、辩证的否定 118
二、否定之否定 123
三、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26
第五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30
第一节 原因和结果 130
一、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 130
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多样性 135
第二节 必然和偶然 139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40
二、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 142
第三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150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 150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53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154
一、形式和内容及其特征 157
第四节 形式和内容 157
二、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59
第五节 现象和本质 166
一、现象和本质及其辩证关系 166
二、科学认识的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171
第六章 实践和认识 17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174
一、唯心主义认识论 174
二、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 176
三、不可知论的认识论 177
四、科学的认识论 178
第二节 认识的本质 181
一、科学的实践观 181
二、主体和客体 183
三、认识的本质 185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88
一、从实践到认识 191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191
二、从认识到实践 195
三、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规律 197
第七章 真理和价值 201
第一节 真理 201
一、真理的客观性 201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203
三、真理和谬误 205
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207
第二节 价值 210
一、价值及其特点 210
二、价值评价及其基本要求 214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性 217
一、真理与价值的区别 218
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性 221
第八章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225
第一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225
一、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225
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28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230
一、生产力系统的结构 230
二、经济结构的内容和类型 233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234
一、社会的政治结构 235
二、社会的观念结构 236
第九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239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239
一、社会发展的决定性 239
二、社会发展的选择性 243
三、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内在统一 246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249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49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 254
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55
一、科学、技术以及科技革命的本质特征 259
第三节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59
二、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 262
三、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发展 265
第四节 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270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71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 273
三、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275
一、人的本质 279
第一节 人的本质 279
第十章 人的本质和价值 279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意义 280
第二节 人的价值 283
一、人的价值的内涵及其特性 283
二、人的价值的实现 285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 286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86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现实的实践过程 288
后记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