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概念的主要内涵 3
(二)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历程 7
(三)科学社会主义在斗争中发展 16
(四)社会主义正在走向新世纪 37
一空想社会主义——人类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 40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类型 40
(二)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及其主要代表 47
(三)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及其主要代表 54
(四)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及其杰出代表 67
(五)19世纪30、40年代的空想社会主义 79
(六)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及其试验活动 86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06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前提 107
(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主观条件 112
(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理论基础 116
(四)马克思走向科学社会主义的历程 126
(五)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136
(六)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 148
(七)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 156
(八)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 165
(九)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和发展 173
(十)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创立的历史意义 182
三列宁主义——社会主义从科学到现实 185
(一)列宁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86
(二)列宁主义发展的特殊性 191
(三)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9
(四)十月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215
(五)列宁主义的一致性及其思想特点 224
(六)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226
四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实践 266
(一)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学说的贡献 267
(二)“斯大林模式”的成因 277
(三)“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 286
(四)“斯大林模式”的得失与卫国战争 291
(五)“斯大林模式”与马克思列宁主义 302
五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胜利 313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315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两次历史性转折 319
(三)毛泽东的三次思想转变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325
(四)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34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339
(六)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 350
(七)毛泽东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368
六邓小平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375
(一)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形成 376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383
(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395
(四)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特征 408
(五)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414
(六)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424
七走向新世纪的社会主义——人类最高理想的实现 432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433
(二)社会主义在改革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444
(三)苏东剧变后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和探索 449
(四)西方国家的社会政党在震动中分化和重组 455
(五)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457
(六)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的展望 460
后记 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