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沿革和现实意义(代序)/吴敬琏 1
一 为什么要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 1
二 我国市场经济的结构 9
三 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市场经济的基础结构 15
上卷 市场经济理论 23
第一篇 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 23
第一章 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沿革 23
一 古典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 23
二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内场经济的理论 39
三 新制度经济学论市场经济 52
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 59
第二章 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72
一 何谓市场经济 72
二 市场经济的运作 87
三 市场不能做什么 99
附2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1000
附3 英国:保护贸易利益法 1007
附4 日本:防止不正当竞争法 1010
四 税法 1013
第四十四章 市场交易规则 1038
一 合同法 1038
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059
四 市场经济的企业产权基础 106
附2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 1066
附3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实施条例 1072
二 计量法 1087
附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1090
附2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1093
附3 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1098
附4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1099
附5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 1101
三 价格监督法规 1101
五 市场经济的文化基础 111
附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 1113
第十四篇 市场权益保障 1118
第四十五章 著作权保护 1118
一 著作权法概述 1118
二 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 1120
三 著作权主体 1121
四 著作权客体 1122
五 著作的产生、转让、期限及限制 1125
六 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 1127
七 著作权标记、版税与版税率 1129
八 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 1130
九 著作权的保护 1133
十 著作权纠纷的解决 1135
十一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135
十二 著作权的国际保护 1136
十三 西方几个主要国家的著作权制度 1141
十四 世界各国著作权立法主要趋向 1145
附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146
一 专利法概念的特征及作用 1152
第四十六章 专利保护 1152
二 专利法的主要内容 1158
三 国际专利制度 1169
四 专利保护秩序 1173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 119
第三章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119
第二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19
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1201
第四十七章 商标保护 1207
一 商标的基本知识 1207
二 商标法 1208
三 外国商标法简介 1220
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1223
附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 1226
二 以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123
附3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1231
附4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实施细则 1240
附5 国务院关于我国加入《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的决定 1254
附6 申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办法 1254
第四十八章 消费权益保护 1257
一 消费权益保护的内容及措施 1257
二 消费权益保护的程序 1271
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1285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29
一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究竟有什么区别 129
第四十九章 产权保护 1290
一 产权保护的内容 1291
二 房地产产权保护 1293
三 土地产权及其保护 1306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同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经济模式 131
四 破产产权保护 1313
三 新的改革阶段与新的目标模式 133
附1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1336
第五章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135
一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 135
附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 1352
第十五篇 市场运营 1356
第五十章 资金流通与结算制度 1356
一 资金流通的体制与机构 1356
二 资金流通的手段与方式 1369
二 企业的所有制必性质与企业制度模式 137
一 技术流通组织 1377
第五十一章 技术流通体制 1377
二 技术流通和技术市场 1382
一 商品流通组织 1386
第五十二章 商品流通体制 1386
二 商品流通的环节与形式 1392
三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141
一 保险制度 1414
第五十三章 保险信托 1414
二 现代信托制度 1455
一 “自主企业制度” 146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 146
总附录一 海外各界谈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482
一 海外各界对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反响 1482
二 海外各界对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议 1488
三 海外各界对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展望 1495
二 完整的市场组织 150
总附录二 关于市场经济的参考文章索引 1500
三 间接的宏观调控机制 156
后记 1562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利益关系 163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存在的几种主要的经济利益关系 163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一些经济利益关系的重新规范 168
三 社会主义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173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利益保障与协调机制 178
第三篇 关于市场经济的争论 183
第八章 国内学者关于计划与市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争论 183
一 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183
二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193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06
第九章 国外学者关于计划与市场的争论 227
一 关于计划与市场争论的由来和发展 227
二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观点和争论 230
第四篇 市场经济的几种主要类型 251
第十章 美国模式 251
一 1870—1950年美国市场经济模式 251
二 1950年以后的美国市场经济模式 260
三 美国市场经济模式形成与演变的决定因素 270
第十一章 瑞典模式 276
一 福利国家:民主社会主义者管理下的西方市场经济 276
二 瑞典经济的基本特征 281
三 影响瑞典经济的非市场组织和机构 287
四 瑞典政府的经济政策工具 291
五 瑞典模式的问题与前景 295
第十二章 联邦德国的市场经济模式 299
一 社会市场经济:两种对立思潮融汇的产物 299
二 社会市场经济的各项基本原则 305
三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 313
四 社会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政策 317
第十三章 日本模式 329
一 历史遗产与日本市场经济制度的成长 330
二 日本的企业制度及其特征 336
三 日本战后的产业政策 343
四 日本的指示性计划与宏观管理 351
一 韩国市场经济模式形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58
第十四章 韩国模式 358
二 韩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 361
第十五章 新加坡模式 372
一 新加坡市场经济模式形成的背景条件 372
二 新加坡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 377
中卷 市场经济体制 391
第五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论 391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设想 391
一 我国经济改革的历程和已经取得的成就 391
二 我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394
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设想 398
第六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所有制体制改革 407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所有制构成 407
一 传统国有制形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407
二 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所有制关系的发展趋势 412
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制实现形式 414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 418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422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422
二 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和前景 426
附录1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434
附录2 全民所有制商品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 443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发展 448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448
二 非公有经济的现状与其所面临的问题 452
三 如何进一步促进非公有经济的健康发展 456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城乡合作经济 462
一 我国城乡合作经济的历史演变和改革进程 462
二 市场经济和合作经济 467
三 我国城乡合作经济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改革设想 470
一 关于公有股上市问题 477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股份制改革 477
二 关于私营股份企业的发展问题 483
三 用公司法人制度改造国有企业 487
附1 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 493
附2 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 507
第七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体制改革 515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财政体制改革 515
一 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历程 515
二 网外财政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 519
三 改革中的问题和出路 525
第二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与金融体制改革 532
一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已取得了巨大成绩 532
二 金融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544
三 我国金融业还需要进一步改革 546
一 货币政策目标的转变 549
第二十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货币政策 549
二 货币稳定与经济结构调整 551
三 宏观调控市场化与金融组织体系建设 554
一 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回顾与评价 556
第二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与税收体制改革 556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地位与作用 560
三 进一步改革我国工商税制的基本设想 564
一 价格改革势在必行 569
第二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与价格体制改革 569
二 价格改革的目标模式和价格新体制的特点 572
三 价格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巨大成效 577
四 进一步推进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思路 582
一 对我国传统投资体制的回顾与分析 587
第二十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与投资体制改革 587
二 新时期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 592
三 构造投资新体制的总体思路 595
四 转变政府职能 实行配套改革 599
五 投资的宏观管理 602
第二十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与会计制度改革 609
一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新的会计核算规范体系 609
二 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 612
三 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新会计模式的设想 626
第八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民收入再分配 629
第二十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工资制度 629
一 我国计划经济的工资体制 629
二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工资体制 631
三 工资分配的市场机制和按劳分配规律 635
四 中国特色的的工资体制目标 639
第三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分配制度改革 646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收入分配 646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 651
三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则和基本设想 653
第三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保障制度 662
一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状况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662
二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663
三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要点 664
第九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 667
第三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667
一 体制的重要性与对外贸易体制的成长历程 667
二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与新体制的功能 674
三 进一步改革对外贸易体制 提高对外贸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681
一 我国的关税制度 684
第三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关税制度 684
二 市场经济中的关税制度 687
三 关税与关税贸易总协定 690
四 我国关税制度改革 695
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698
第三十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外汇管理制度改革 740
一 我国外汇管理的建立和发展 740
二 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 745
三 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 756
第十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农村改革 759
第三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农村改革 759
一 市场取向的我国农村改革及其巨大成就 759
二 发达国家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 764
三 深化农村改革 建立农村市场经济新体制 768
一 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 779
第十一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配套体制改革 779
第三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转换与政府体制改革 779
二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784
三 中国政府职能的转换与政府体制改革的新构想 789
一 中央与地方权责关系改革的历史回顾 795
第三十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中央与地方权责划分与体制改革 795
二 西方国家中央与地方权责关系处理的经验 800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权责改革设想 804
一 能源工业的发展现状和成就 810
第三十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能源的生产建设供应与体制改革 810
二 能源工业的改革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15
三 加快能源工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819
第三十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特区的实践与展望 824
一 改革试验地的正确战略决策 824
二 经济特区推行市场取向改革的基本实践 825
三 经济特区要继续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新经验 835
第四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 841
一 教育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 841
二 教育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 844
三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847
第十二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 856
第四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 856
一 市场经济与法制观念变革 857
二 市场经济与市场立法 863
三 市场经济与法律体系 872
第十三篇 市场规则与市场秩序 881
第四十二章 市场进出规则 881
一 市场进出规则 881
下卷 市场经济运作 881
二 商业登记 883
三 广告法 894
四 公司企业法 903
附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923
附2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 926
五 商品检验法 930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938
第四十三章 市场竞争规则 941
一 市场竞争规则的要求与内容 941
二 反垄断法 962
三 禁止不正当竞争法 978
附1 市场竞争应有序 反不正当竞争须立法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