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绪论 1
第一章 证据法学概述 1
第一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1
第二节 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 5
第三节 证据法学的体系 10
第四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 12
第二章 外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15
第一节 神示证据制度 15
第二节 法定证据制度 18
第三节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23
第四节 内心确信证据制度 29
第三章 中国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 31
第一节 中国古代证据制度 31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证据制度 38
第三节 中国当代证据制度 39
第四节 港澳台地区证据制度 45
第二编 证据论 50
第四章 证据概述 50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 50
第二节 证据的属性 52
第三节 证据的意义 59
第五章 物证 61
第一节 物证的概念和特点 61
第二节 物证的分类和表现形式 63
第三节 物证的意义 65
第四节 外国关于物证的立法和理论 66
第六章 书证 72
第一节 书证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72
第二节 书证的特征 73
第三节 书证的分类 75
第四节 书证的意义 79
第五节 外国关于书证的立法和理论 80
第七章 证人证言 83
第一节 证人证言的概念和特点 83
第二节 证人证言的形成过程 90
第三节 证人证言的意义 95
第四节 外国关于证人证言的立法和理论 96
第八章 当事人陈述 102
第一节 当事人陈述的概念和特点 102
第二节 当事人陈述的意义 105
第三节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当事人的陈述 107
第四节 刑事被害人的陈述 112
第五节 外国关于当事人陈述的立法和理论 117
第九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123
第一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和特点 123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意义 125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运用原则 126
第四节 外国关于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立法与理论 131
第十章 视听资料 134
第一节 视听资料的产生和使用 134
第二节 视听资料的概念和特点 135
第三节 视听资料的意义 137
第四节 外国关于视听资料的立法与理论 138
第十一章 鉴定结论 143
第一节 鉴定结论的概念和特点 143
第二节 鉴定的种类 150
第三节 测谎鉴定 153
第四节 鉴定的意义 156
第五节 外国关于鉴定结论的立法和理论 159
第十二章 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 163
第一节 勘验笔录 163
第二节 检查笔录 166
第三节 现场笔录 168
第四节 外国关于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的立法和理论 168
第十三章 证据的分类 171
第一节 证据分类概述 171
第二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173
第三节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176
第四节 本证与反证 179
第五节 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181
第六节 主要证据与补强证据 184
第七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186
第三编 证明论 193
第十四章 证明概述 193
第一节 证明的概念和特点 193
第二节 证明的过程与方法 198
第三节 证明的意义 200
第十五章 证明对象 202
第一节 证明对象的概念 202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210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215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221
第五节 非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226
第六节 免证事实与司法认知 229
第十六章 证明责任 238
第一节 证明责任的概念 238
第二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242
第三节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249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253
第十七章 证明标准 256
第一节 证明标准概述 256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260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264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268
第十八章 推定 271
第一节 推定的概念和意义 271
第二节 推定的适用 275
第三节 无罪推定 277
第十九章 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280
第一节 收集与保全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280
第二节 收集与保全证据的基本要求 283
第三节 收集与保全证据的主要方法 287
第四节 各种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290
第二十章 证据的审查判断 299
第一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299
第二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任务 301
第三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步骤和方法 305
第四节 各种证据的审查判断 310
第二十一章 法院对证据和案情的认定 319
第一节 证据的提出 319
第二节 法院对证据的认定 321
第三节 法院运用证据认定案情 324
第二十二章 证据规则 332
第一节 证据规则概述 332
第二节 我国证据规则的现状及完善 335
第三节 外国主要证据规则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