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文学素材论 3
序 徐中玉 4
1 素材是多元心理融合的统觉性印象 5
序 刘辉扬 9
2 素材的心理内化过程 13
3 素材域与作家的心理定势 19
第二章 文学想象论 29
1 想象自由与素材的心理可塑性 31
2 想象规范与审美情趣的流变 39
3 想象动力与人物造型的格式塔质 51
第三章 文学灵感论 69
1 灵感情境中的双重主体 71
2 灵感的非自觉性的心理奥秘 79
3 灵感的审美空间或心理距离 86
第四章 文学传达论 95
1 传达动态:从压缩式到展开式 97
2 传达的美学情调与符号机制 110
3 传达媒介的语象造型功能与文本结构 127
第五章 文学接受论 143
1 接受的发生、审美形态及其限度 144
2 接受的合形式性与文化时差 160
3 接受主体结构的调整与文体实验 176
第六章 文学批评论 197
1 批评:文学生命的阐释 199
2 批评家的超前意识与全球意识 226
3 批评的非文学化现象及其时态 239
第七章 文学生态论 257
1 生态的社会心理模式与艺术链 258
2 生态的人格中介与单向度效应 274
3 生态最优化的逻辑起点 290
跋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