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国际形势中的基本问题 1
世界政治的样子 16
斯大林答英星期泰晤士报记者问 27
斯大林答美合众社社长问 30
斯大林答小罗斯福问 36
斯大林与史塔生会谈记录 40
附 评斯史会谈记录的发表 里昂蒂叶夫 51
在十月革命二十九周年纪念会上的报告 日丹诺夫 54
第二部分 重要的国际会议 63
一、第四届外长巴黎会议 63
论巴黎外长会议 韦德 63
莫洛托夫驳贝纳斯德国草约方案的演说 68
莫洛托夫关于处理德国的根本方针的声明 74
附 贝纳斯在斯图加特的演说及其反应 77
二、巴黎和会 79
评述巴黎和会的成就 79
莫洛托夫关于坚持三分之二表决制的演说 85
莫洛托夫关于和会任务的演说 87
五国和约草案要点 95
三、联合国首届二次大会与第五届外长纽约会议 97
纽约两大会议之成就 解放日报社论 97
莫洛托夫建议普遍缩减军备之演说 101
附一 论五国和约 真理报社论 102
附二 葛罗米柯在安理会上之声明 105
附三 在非敌国领土内之外国军队 新时代社论 106
四、第六届外长莫斯科会议 113
评莫斯科外长会议 真理报社论 113
莫洛托夫关于检讨华声明执行情况提案之发言 117
苏美关于自华撤军问题之换文 119
莫洛托夫关于德国管制情况之演说 122
莫洛托夫关于德国民主统一之声明 126
论德国的政治统一及其敌人 列无·瓦基摩夫 128
德国的未来与持久和平 新时代社论 132
苏代表团提清除德军国主义并防止德国侵略条约草案 134
莫洛托夫答美记者关于外长会议诸问题 139
外长会议末次会议详情 141
附 外长会议介绍 151
第三部分 美国 155
一、经济 155
是谁掌握美国 155
美国战后经济恐慌 美共中委 詹姆士 158
美国今日的繁荣能维持吗 蒲寿昌 161
美国经济恐慌逼近 瓦尔加 165
自美国归来 朱可夫 168
在下坡路口 安多诺夫 171
论美国经济恐慌迫近 沙英 175
二、政治 184
论华莱士事件 解放日报 184
评美国国会选举 解放日报时评 187
附一:美国今年国会选举及民主党 胡骑 190
附二:从选举中看美国的民主 197
谁操纵美国外交 大西洋月刊 202
美国财阀与美外交政策 米利于洛夫 206
美国军国主义的滋长 加拉克亨诺夫 213
美国国内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沃兹奇科夫 219
华莱士访欧 新华社时评 222
三、对外关系 225
金元外交 黄操良 225
谁是美帝国主义扩张政策的受害者 黄操良 230
反苏不过是烟幕 解放日报社论 235
不是爆弹而是哀鸣 解放日报社论 239
评杜鲁门演说 消息报 243
美国的魔手在土耳其 维尔申尼 248
英国与美国 苏·泰金 250
英美在华的矛盾 262
论美国在太平洋的野心 新时代 263
美国在北极地带的活动 格里宁 272
第四部分 欧洲 277
一、民主力量的生长 277
各国联合政府中的共产党 黄操良 277
欧洲各国民主力量的生长 新时代 282
评东南欧土地改革成果 莫斯科广播 287
德境苏占领区的土地改革 290
新生的德国 皮克 293
新生的波兰 298
新民主的捷克在前进中 波立特 302
意社共两党签订统一行动协定 313
苏劳动报评匈牙利内阁改组 315
附一:希腊现状 谢明 317
附二:社会民主党右翼之政策 322
二、英法两国 324
英法盟约摘要 324
前进中的英国人民 程之平 326
英国工党介绍 330
战后英国经济 瓦尔加 334
斯大林拒绝英苏交换军官提议 336
斯大林与贝文关于英苏关系的换文 337
法国新宪法要点 340
法国人民的胜利 解放日报社论 343
政权不归戴高乐 解放日报社论 346
第五部分 殖民地问题及日本朝鲜问题 350
一、殖民地问题与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350
南洋殖民地人民的胜利 唯真 350
新生的越南 353
印尼介绍 杨永平 355
印尼共和国一年 359
印荷谈判经过 唯真 363
印尼共产党宣言 367
印度和巴基斯坦 杜德 369
菲律宾的『独立』 唯真 386
独立斗争中的埃及 393
英美在巴勒斯坦的『烟幕』 396
日本独占资本一年来的活动 尹光 400
二、日本问题与朝鲜问题 400
美国反动派扶持日寇 尹光 406
日本新议会以来的政情 尹光 409
日共全代大会通过斗争纲领 412
大选前的日本政局 明远 413
论美国远东外交政策的『新方向』 马尔柯夫 416
吉田内阁为独占资本家服务 明远 419
评日本大选 消息报 422
论美国对日政策 新时代 426
日本新宪法的真相 斯密诺夫 430
日本内阁的危机 消息报 432
朝鲜民主化的症结 尹光 436
霍奇将军的文告 解放日报时评 439
关于恢复对鲜联委会工作美苏外长两次换文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