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学思维论(天人五论之一) 1
自序 1
《张岱年文集》第三卷 自序 1
第一章 哲学之职分 3
一、哲学之基本特征 3
二、哲学系统与理论探索 5
三、哲学系统之不同类型与最真确的哲学 6
四、哲学与实证科学 9
一、命题 10
第二章 哲学命题之意谓 10
二、命题之类别 11
三、基本命题 12
四、意谓之准衡 14
五、真妄与正谬 17
六、哲学之命题 18
第三章 基本的思想方法 20
一、形式逻辑与方法论 20
二、形式逻辑 21
三、归纳法 23
四、辩证法 25
五、逻辑以外之方法 27
第四章 辩证法之主要原则 29
一、唯物的辩证与唯心的辩证法 29
二、辩证法之基本概念 29
三、辩证法之基本原则 33
四、辩证法之基本要求 43
五、辩证法诸原则之推衍 45
六、辩证法原则之性质 46
第五章 辩证法之运用 50
一、运用辩证法应注意之事项 50
二、历程诸要素之关系之类型 53
三、辩证法与演绎归纳之关系 56
四、辩证法与解蔽 57
第六章 体验,解析,会通 59
一、逻辑、科学方法与哲学方法 59
二、哲学思惟之特点 60
三、体验 61
四、解析 63
五、会通 64
六、哲学之修养 66
[二]知实论(天人五论之二) 68
自序 68
第一章 知识中之可疑与不可疑 70
一、人的知识 70
二、可疑者之解剥 72
四、原给 74
三、知识中之不可疑 74
五、感相与感相关系 75
六、感景与感征 77
七、感景之分野 78
八、原给与能所分别 78
第二章 能知与所知 80
一、感相之现与逝 80
二、心与感官 81
四、感相之外在所待 82
三、感境 82
五、外在所待之延续 84
六、自我与外在事物 85
七、能所关系 86
第三章 感相与事物 88
一、由感相论事物与由事物感要相 88
二、感相之有与事物之有 88
三、感相之变异 90
四、事物感相与影像感相 91
五、感相之内缘成分与外缘成分 93
六、感相与外在事物之关系 94
七、外在事物之本来容状 96
八、感相之空时与事物之空时 96
九、感相在自然中之位置 98
十、感觉之诸要素之层次 99
第四章 众知者与其共同世界 101
一、外界实在之问题 101
二、何谓实在 101
三、他身与他心 103
四、由我推人与由人推我 105
五、他事与他物 106
六、生活实践为外界实在之证明 106
七、内外之互参 107
八、众知者之共同世界 108
九、怀疑与独断 109
[三]事理论(天人五论之三) 111
自序 111
一、凡有与实有 113
第一章 实有 113
二、凡有之区畛 114
三、实有与存在 114
四、事 115
五、历程 115
六、相 115
七、理 116
八、性 117
九、物 117
十、我 118
十二、道 119
十一、关系 119
十三、有待与无待 120
十四、体用 120
十五、无 121
十六、真 122
十七、大一与天 123
十八、究竟与最究竟 124
二、事素、事象、事实 126
第二章 事物与空时 126
一、事与物 126
三、物体之层次 127
四、气 128
五、机构 128
六、物物之相关 129
七、功能 129
八、事物之位置 130
十、空间与时间 131
九、天秩与天序 131
十一、空时一体 132
十二、宇宙 133
第三章 延续与变化 135
一、过去、现在、未来 135
二、永延 135
三、究竟之生生 136
四、变化 137
六、物之多类 138
五、动 138
七、物之等级 139
八、新 140
九、创造 141
十、进步与发展 142
十一、大化 143
第四章 关系与关联 145
一、关系与关系事实 145
二、关系之基本类别 146
四、个体关系之类别 147
三、单关系与合关系 147
五、因果关系 148
六、全分关系 148
七、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 149
八、一与多 150
九、自同与殊绝 151
十、关联 152
十一、具象与抽象之层次 153
第五章 理与性 155
一、常 155
二、理 155
三、形式 156
四、共相 157
五、性 158
六、自性与属性 159
七、简性与?性 159
八、尽性 160
十、元性与大理 161
九、性之联系 161
十一、性之性与理之理 162
第六章 可能与必然 164
一、性与性之诸联系 164
二、可能 164
三、新可能 166
四、必然 167
五、不可能或必不然 168
六、因果 169
七、联因与独因 170
八、一因多果与多因一果 172
九、互为因果 172
十、因果联串及其互涉 173
十一、自足系统与非自足系统 174
十二、所以然与所然 175
十三、偶然 176
十四、前定与不测 176
一、同异 179
第七章 两一与反复 179
二、对立 180
三、对立的统一关系 181
四、宇宙中之基本对立 183
五、事物之内在矛盾 184
六、反复 185
七、变化之根源 187
八、乖违与和谐 188
一、理之界域 190
第八章 事理之关联 190
二、理之实虚与类之有无 191
三、泛在 191
四、理之层次 192
五、理与无名之朴 192
六、事理孰为根本 193
七、理在事上与理在事中 195
[四]品德论(天人五论之四) 196
自序 196
第一章 悬衡(价值与当然) 197
第二章 诠人(生存与理想) 200
第三章 辨命(自由与必然) 203
第四章 序德(人群与道德) 206
[五]天人简论(天人五论之五) 208
自序 208
一、天人本至 209
二、物统事理 210
三、物原心流 210
四、永恒两一 211
五、大化三极 213
六、知通内外 213
七、真知三表 214
八、群己一体 216
九、人群三事 217
十、拟议新德 218
[六]认识、实在、理想(研思札记) 222
一、关于哲学的性质(一) 222
二、关于哲学的性质(二) 222
三、哲学之功用 223
四、哲学类型 224
五、命题之有谓与无谓 226
六、从唯物论的观点看命题 227
七、关于外界实在 229
八、外界的实在 230
九、认识是辨别反应 231
十、认识对象之独立 232
十一、生活经验 232
十二、感觉今有 233
十三、感相与事物 234
十四、关于感相 235
十五、感相与感征 236
十六、由感相知外物 236
十七、感相与外物 237
十八、感觉境域 239
十九、论知觉 240
二十、能与所 242
二十一、感与思 242
二十二、共同经验 243
二十三、共同意谓 244
二十四、言语、经验、事物 245
二十五、物性可知 246
二十六、不可穷竭 246
二十七、关于真妄 247
二十八、论证实(之一) 247
二十九、论证实(之二) 248
三十、知识与实践 249
三十一、认识、学术(点滴) 250
三十二、凡有、实有、幻有 251
三十三、事与理之实有 252
三十四、事与物 253
三十五、事理俱有 253
三十六、论物 254
三十七、理与事物 256
三十八、事实 256
三十九、理、规律、形式 257
四十、论性质 257
四十二、变化与永延 258
四十一、一个世界 258
四十三、过去与现在 259
四十四、破利那生灭 259
四十五、论道 259
四十六、本与至 260
四十七、可能 260
四十八、可能之有无 261
四十九、偶然 261
五十一、物质、生命、心知 262
五十、大向 262
五十二、事物、理、心 263
五十三、事物之意义 264
五十四、论全 264
五十五、物体 265
五十六、关于生命 265
五十七、事物、变化、规律(点滴) 266
五十八、价值(之一) 269
五十九、价值(之二) 270
六十、人生意义 271
六十二、需要与环境 272
六十一、人生目的 272
六十三、群己 274
六十四、论道德(之一) 275
六十五、生之矛盾 276
六十六、“至善”之矛盾 276
六十七、生活之道 277
六十八、理性 277
七十、历史之“中庸” 278
六十九、是非 278
七十一、改造善的观念 279
七十二、道德与权力 279
七十三、新三纲说 279
七十四、善恶之争 280
七十五、人生杂感 280
七十六、论当然 281
七十七、评尼釆 282
七十八、对于善恶的认识 282
七十九、文化思想之更新 283
八十、必然与自由 286
八十一、命与力 287
八十二、意志自由 288
八十三、论死与不朽 290
八十四、关于修养 291
八十三、论道德(之二) 292
八十六、革命与道德 293
八十七、道德与改制 294
八十八、实际与理想 295
八十九、关于价值与理想(点滴) 296
后记 298
[七]杂著 299
文化通诠 299
孔学乎议 305
评《十批批判书》 309
评《新知言》 314
编后 321
[附]张岱年先生著作、论文存目(19378—1953)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