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中医学基础 1
祖国医学发展简介 1
第一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4
一、整体观念 4
二、辨证施治 4
三、阴阳学说 5
第二章 脏腑 7
一、五脏 7
二、六脏 10
三、内脏之间的关系 12
五、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14
四、脏腑组织与体表器官的关系 14
第三章 经络 17
一、经络的含义和内容 17
二、经络的走向与循行路线、病证及穴位 17
三、经络的功能和应用 23
第四章 病因 25
一、外来因素 25
二、精神因素(七情) 28
第五章 诊法 29
一、望诊 29
二、闻诊 30
三、问诊 31
四、切诊 32
一、八纲辨证 34
第六章 辨证 34
二、脏腑辨证 36
三、卫气营血辨证 47
附:六经辨证 49
第七章 治疗原则 51
一、标本治法 52
二、正治与反治 52
三、常用治法 53
第二篇 常用中草药 57
第一章 概说 57
一、中草药采集、保管、炮制和制剂的基本知识 57
二、中草药的性能、应用和禁忌 61
(一)辛温解表药 63
一、解表药 63
第二章 常用中草药 63
(二)辛凉解表药 68
二、止咳化痰平喘药 71
(一)温化寒痰药 72
(二)清化热痰药 73
(三)止咳平喘药 77
三、清热药 80
(一)清热泻火药 80
(二)清热解毒药 82
(三)清热凉血药 86
(四)清热燥湿药 89
四、温里药 91
五、祛风湿药 94
(一)利尿药 100
六、利尿逐水药 100
(二)逐水药 107
七、泻下药 108
(一)润下药 108
(二)攻下药 109
八、固涩药 110
九、理气药 112
十、理血药 115
(一)止血药 116
(二)活血药 120
十一、消导药 126
十二、镇静药 128
(二)补心安神药 129
(一)镇静安神药 129
(三)镇痉熄风药 131
十三、补益药 134
(一)补气药 134
(二)补血药 137
(三)补阴药 139
(四)补阳药 143
十四、驱虫药 146
十五、外用药 149
附表:Ⅰ草药抑菌试验 153
附表:Ⅱ中药抗菌药物表 160
二、方剂的组成及运用 167
一、方剂的优点 167
第三篇 常用方剂学 167
第一章 概说 167
第二章 常用方剂 169
一、解表剂 169
二、泻下剂 170
三、和解剂 171
四、温剂 172
五、清剂 174
六、补益剂 176
七、消导剂 179
八、理气剂 180
九、理血剂 181
十、止咳化痰平喘剂 182
十二、化湿利水剂 184
十一、祛风湿剂 184
十三、镇痉熄风开窍剂 186
十四、固涩剂 188
附:脏腑用药知识 189
第四篇 临床常见病 193
第一章 内科常见疾病 193
概述 193
上呼吸道感染 193
支气管炎 195
急性支气管炎 195
慢性支气管炎 196
支气管哮喘 197
发作期 197
缓解期 197
急性胃肠炎 198
慢性胃炎 199
溃疡病 200
细菌性痢疾 201
慢性腹泻 203
传染性肝炎 204
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205
急性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205
慢性肝炎 206
肝硬化 207
早期肝硬化 207
肝硬化腹水期 208
急性肾炎 209
肾炎 209
慢性肾炎 210
再生障碍性贫血 211
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 212
神经宫能症 213
第二章 外科常见疾病 215
外科特点 215
(一)内治法 215
(二)外治法 217
疖 217
痈 219
手指感染 220
急性乳腺炎 221
脓毒败血症 222
急性阑尾炎 223
胆石症 224
胆道蛔虫症 225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26
颈部淋巴结结核 227
骨与关节结核 228
冻伤 229
湿疹 230
神经性皮炎 231
外治法附方 232
第三章 妇科常见疾病 235
妇科特点 235
生理方面 235
治疗方面 236
病理方面 236
月经不调 237
功能性子宫出血 238
痛经 239
经闭 241
带下 242
盆腔炎 244
妊娠呕吐 245
妊娠水肿 245
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 246
产后腹痛 247
恶露不绝 248
产后发热 249
产后缺乳 250
第四章 儿科常见疾病 251
儿科特点 251
指诊方面 251
用药方面 252
风疹 252
麻疹 253
腮腺炎 255
小儿肺炎 256
鹅口疮 257
消化不良 258
疳积 259
蛔虫病 260
遗尿 261
惊风 262
第五篇 新针疗法概要 265
第一章 新针疗法 265
一、新针疗法的一般知识 265
(一)新针疗法的特点 265
(二)取穴方法 265
(三)练针法 266
(四)针刺方法 266
(五)注意事项 267
(六)针刺意外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268
二、常用穴位 269
(一)头颈部 269
(二)胸腹部 272
(三)腰背部 274
(四)上肢部 275
(五)下肢部 277
附:新针穴组简介 280
第二章 备战急救、艾灸疗法 282
一、备战针刺急救法 282
二、艾灸疗法 283
第三章 耳针疗法 286
一、耳壳的表面解剖名称 286
二、耳针的穴位 286
三、耳穴的探寻方法 289
四、常用耳穴的作用 289
五、治疗方法 290
六、注意事项 290
一、电针疗法 292
附录 292
二、穴位刺激结扎疗法 293
三、埋线疗法 294
四、割治疗法 295
五、水针疗法 296
六、穴位注射疗法 297
七、气针疗法 298
八、皮肤针疗法 298
九、刺血疗法 300
十、刮痧、掀痧疗法 300
附图 302
一、耳针穴位示意图 302
二、十四经穴、奇穴图1、2、3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