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1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1
(一)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1
(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6
(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独立政治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6
(二)19世纪初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的思想来源 10
(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17
三、社会主义从学说到现实的飞跃 23
(一)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23
(二)社会主义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 27
四、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与方法 35
(一)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是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迫切任务 35
(二)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发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风 39
上篇 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争取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45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45
第一节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45
一、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45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现象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50
第二节 不发达国家的前途——社会主义 58
一、民族民主革命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58
二、广大发展中国家终将走向社会主义 63
第二章 实现资本主义变革的社会力量 68
第一节 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 68
一、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阶级 68
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74
第二节 联合一切革命的社会力量 78
一、农民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同盟军 78
二、中间阶层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力量 81
三、革命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坚 84
第三节 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领导作用 88
一、无产阶级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88
二、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90
三、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须有自己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95
第三章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98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根本问题 98
一、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变革资本主义的杠杆 98
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103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道路 105
一、暴力革命与和平斗争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夺取政权的两种方式 105
二、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对实现社会主义的探索 108
三、发展中国家的党和人民对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10
一、战略策略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科学 111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和策略 111
二、战略策略的制定及其基本原则 114
第四章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118
第一节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118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 118
二、过渡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 122
三、社会主义社会仍然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123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内容和形式 126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型国家 126
二、无产阶级国家实行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 129
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 132
四、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134
第三节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机关建设 139
一、精简机构和减缩人员 139
二、挑选合格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41
三、建立系统的国家机关工作制度 144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48
第一节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48
一、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过渡时期 148
二、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 151
三、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造 153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观点 16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63
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 166
下篇 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73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17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价段划分的理论与实践 173
一、马克思、思格斯和列宁关于未来社会的阶段划分 173
二、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划分 18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 18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18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190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重大发展 194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动力 19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197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19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 206
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矛盾 206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0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211
一、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社会 211
二、社会主义改革必须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214
三、生产力是检验社会主义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 217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219
一、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219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 222
三、正确处理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保证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 227
第八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和基本力量 230
第一节 工人阶级执政党的领导作用 230
一、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230
二、工人阶级执政党要加强自身的建设 240
一、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人阶级 25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力量 250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民阶级 254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知识分子 258
第九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与民族、宗教问题 264
第一节 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264
一、统一战线是关于工人阶级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264
二、统一战线仍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法宝 269
第二节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273
一、多党合作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273
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275
三、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77
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方针 279
第三节 “一国两制”——祖国统一的战略方针 279
二、“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 281
第四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宗教问题 284
一、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仍特长期存在 284
二、社会主义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286
三、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91
四、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 29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298
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98
第十章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298
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30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步骤 304
一、我国现阶段物质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 304
二、我国现阶段物质文明建设的战略步骤大体分三步走 30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根本道路 309
一、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309
二、坚持经济体制改革 312
三、坚持对外开放 313
四、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16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新的历史类型 319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和作用 31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9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324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一项战略方针 32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任务 329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29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 34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 346
一、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 346
二、改革教育,科技和文化体制 347
三、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349
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50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35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 352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含义 352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356
三、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 3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内容和进程 363
一、人民民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363
二、发展党内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关键 371
三、实现社会主义高度民主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373
一、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376
第三节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正确途径 376
二、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为实现社会主义高度民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创造优化的社会环境 377
三、努力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高全体人民的民主素质 378
四、加强法制建设,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379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 38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性质和基本原则 381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381
二、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 386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当前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390
四、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立足点 394
一、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各国关系 39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根本任务 397
二、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400
三、发展同各国共产党和其它工人阶级政党的关系 402
第十四章 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406
第一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及其历史必然性 406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406
二、共产主义社会在全世界的实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413
第二节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条件和道路 415
一、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 415
二、共产主义运动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必由之路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