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监督理论 6
Ⅰ 监督的渊源 6
Ⅱ 资产阶级的分权与制衡 11
Ⅲ 社会主义的监督理论 16
Ⅳ 监督理论在中国 21
Ⅴ 民主监督机制分析 26
第二章 监督环境 32
Ⅰ 权力性质的转变 32
Ⅱ 政治公开的趋势 35
Ⅲ 民主意识的增强 39
Ⅳ 法制建设的加强 42
Ⅴ 监督机构的健全 45
第三章 人大监督 49
Ⅰ 人大监督的性质 49
Ⅱ 人大监督的职权构成 51
Ⅲ 人大监督的主体和对象 54
Ⅳ 人大监督的内容和范围 57
Ⅴ 人大监督的方式和程序 60
Ⅵ 宪法监督 64
Ⅶ 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68
第四章 党内监督 75
Ⅰ 党的领导与党内监督 75
Ⅱ 党内监督的内容和形式 79
Ⅲ 纪律检查委员会 82
Ⅳ 党内案件的处理 86
Ⅴ 加强党内监督的设想 90
第五章 法律监督 95
Ⅰ 法律监督的特点 95
Ⅱ 法律监督的内涵、性质和任务 98
Ⅲ 法律监督机关的机构设置 102
Ⅳ 检察机关的职权及其行使 105
Ⅴ 检察体制的改革 108
Ⅰ 行政监察及其必要性 115
第六章 行政监察 115
Ⅱ 行政监察的特点 118
Ⅲ 行政监察体制 121
Ⅳ 行政监察的范围和任务 123
Ⅴ 行政监察机关的权限 125
Ⅵ 加强行政监察制度 128
第七章 审计监督 133
Ⅰ 审计及审计监督的含义 133
Ⅱ 审计监督的性质 138
Ⅲ 审计监督的意义和作用 141
Ⅳ 审计监督的有关规范 144
Ⅴ 审计监督机构与审计人员 148
Ⅵ 审计监督急需强化 150
第八章 社会监督 155
Ⅰ 人民政协的监督 155
Ⅱ 群众团体的监督 160
Ⅲ 信访工作 165
Ⅳ 社会协商对话制度 168
Ⅴ 举报监督 172
Ⅵ 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177
第九章 舆论监督 181
Ⅰ 舆论及舆论监督 181
Ⅱ 舆论监督的现状 184
Ⅲ 舆论监督面临的困难 188
Ⅳ 舆论监督的环境 193
Ⅴ 舆论监督的特点 195
Ⅵ 改善舆论监督的对策 198
第十章 监督机制 203
Ⅰ 现行监督机制的缺陷 203
Ⅱ 监督机制改革的总原则 206
Ⅲ 监督机制的运行原则 208
Ⅳ 监督机制的内部建设 210
Ⅴ 监督机制的发展趋向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