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12月 1
展望二十一世纪 3
未来研究与历史发展的根本趋势 4
“二○○○年的中国”研究对现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3
资本主义国家里的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7
进一步了解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后我可以说这样三句话 19
承包责任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趁《工业经济》出刊谈一点意见 22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二、三事 24
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范围和历史经验的研究 27
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挥和发展 30
希望引起更大的注意 38
访西班牙审计法院 40
谈谈有关“特区”的概念 43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是最重要的指导思想 46
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为《中国环境报》创刊而写 49
介绍我自己的一本近作——《中观经济·十字型大农业·王牌工业及其他》 51
运用现代科学的“穷办法” 53
如何开展应用生态原理的工作 56
要跟上农业发展的新形势 58
在阿尔梅里亚的八小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大棚区见闻 60
介绍西班牙的一个养猪合作社 66
希望支持《开发祖国大好河山丛书》的编辑出版 70
赴青海国土考察团的报告 72
给江苏省同志的一封信 78
把研究当地劳动者的生活问题经常列入议事日程 81
致鱼卡——冷湖段从事养路工作的同志们 83
让我们的建筑物更美些 85
读毛泽东同志关于改造家庭的一封信 87
马克思主义——人类文化的总汇 93
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97
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100
关于按劳分配这样的观点的确值得注意 107
关于按劳分配理论的老错误的新表现 110
和青年经济学研究工作者的谈话 114
重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125
编辑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的几个问题 127
我和自然辩证法 139
政治上的先进分子也应该是文化上的先进分子 155
1984年1—12月 157
一九八四·二○○○·二○二○ 159
未来研究的时限 16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中 166
认识“必将起到伟大的历史作用”的作用 173
一方面抓好改革 一方面抓好经营 176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二个突破口 177
城市体制改革与做好经营工作 179
学习三中全会文件 研究贵州国土开发 182
“减法”和“加法” 191
在谈论实际工作时应多讲三中全会的话——为《北京晚报》写几句话 193
一个“不论” 三个“都” 194
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改革 197
推行改革与学习现代管理科学 211
提高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和能力 212
法律界应该热情地支持改革 217
尺·寸·分 218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重视信息的必要 219
重视信息对策工作 221
系统地建立我国经济信息业 225
信息交流的一种新形式——写在第一次全国性经济技术信息市场兴办之首 228
有钱才能办事 230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还是想办多少事找多少钱 233
借用一段古话来讲关于办事和钱的关系 235
“皮包公司”与利用社会资金 237
对金融工作的十一条建议 238
风险与保险 244
此“保”与片“保” 246
读《有关农村保险工作一些问题答读者问》 247
对上海市奋斗目标的建议 251
上海要把全国的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 253
建立“属地区产值”、“在地区产值”两个统计指标 256
要考虑采用“国民生产总值”这个指标——再谈经济发展指标问题 261
经济发展的指标和实际的经济效益 265
统计与决策关系密切 272
河西、定西归来 275
不应该从地图上抹掉白洋淀 280
没有权在地图上抹掉一个湖泊 286
关于在杭州湾口北岸建立“新上海”带形城市问题的初步看法(草稿) 288
与海洋学家讨论我国对虾养殖问题 295
写在《新兴城市丛书》出版之前 300
寄语企业家(二则) 304
把时间紧紧地抓在自己手上 306
从包玉刚、袁庚的一段对话所想到的 307
这也是一种哲学教材 309
明确有房地产这个行业 310
级差地租的增长应该成为旧城改造的有利条件 311
建议可乐生产厂家联合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12
我国制造的机器设备要力求先进 314
庭院利用的科学 315
冬天里的阳光 319
发展畜牧业和农牧产品的加工业是普遍致富之道 322
“保护生态平衡”这句话不科学 323
生态经济学是生态设计师的一门必修课 324
要重视能力的培养 326
关于“儿童智力早期开发问题”的一封信 328
读孙冶方书信后的一些感想 331
概念研究和辞典编纂 333
在北京举行一个“双月经济活动周” 341
建议开展“妇女与我国当代社会生活方式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342
要讲生活方式 344
进行科学指导,使人民在现有经济条件下生活得更美好、幸福和健康 350
消费经济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经济科学 353
现代家庭生活应有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的内容 354
城市报纸应回答城市居民最关心的问题 355
在报纸上可否征求一下居民对吃穿用的意见——留给《芜湖报》的几句话 356
对产值指标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357
对编辑出版指导生活方式的报刊的一些设想 357
展望文化中心的北京 362
农村居民要努力突破狭隘的活动范围 367
有计划地组织海淀区的农民到各地去旅游 368
再论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369
要研究社会主义革命的上篇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下篇 376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商品生产) 377
明确经济工作中的社会主义原则若干条 379
对货币和实物的一个看法 381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的三个基本功用 382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国家资本主义的论述和由此引起的一些思考 383
加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 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399
致全国经济规律体系问题第三次讨论会的一封信 401
欲使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得到发展 必先造成自由的学术讨论风气 406
为《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1956年青岛遗传学会座谈会记实》一书写的序言 407
会见《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导论》一书编写人员的谈话要点 412
实行厂长负责制后工会的作用不会削弱 414
干部智力开发是当务之急 418
推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常识读本》 422
经济工作中的文化要素和三级干部的知识结构(摘要) 424
对《深圳特区报》的一点建议 446
退居二线后的一年半 448
“我在首都公共汽车公司工作” 451
我主张把“检讨”换成“反省” 452
让我们认识一下 以便在工作中合作 454
我为什么写小文章 456
1985年1—6月 457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十个新的提法 459
我赞成写一本有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理论问题的书 460
结合实际学习宣传三中全会精神 462
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 464
按照三中全会精神研究地区战略问题 466
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价格形成 471
这样来论证旧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行吗 475
念新经 走新路 477
指导性计划小论 478
指导性计划下的企业计划 481
经济杠杆和指导性计划 483
经济杠杆与计划管理 486
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与计划规律(提纲) 491
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必须加强智力机构 494
研究特区经济问题不应该只让在特区工作的同志来承担 495
重视经济以外的社会领域的问题 496
关于教育改革的一些看法 497
富民战略与战术问题 501
着手研究地区战略时要注意的若干事 519
大分析、大综合在战略研究中 523
从王牌工业到出奇制胜的战略措施 530
希望出版业成为湖南的一个王牌产业 532
希望实行这样一种“特殊政策” 535
上海讨论文化发展战略问题有重要意义 537
一个受欢迎的座谈会 542
关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关系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提出 544
关于发行“接触手册”的构想 555
论“五性”组织 558
服务有两种 568
“人均增百”这个提法好 569
没有产值的事该不该干 571
我主张编写一本《学一点关于经济效益和产值的统计学》 573
在走向现代化社会的进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必然的 578
北京也应搞一条“新产品叫卖街” 579
提倡科学分析的态度 581
服务与产品之间的一种替代 583
略谈“餐桌经济学” 585
珠江三角洲应该发展水路运输 588
和西班牙旅游部长的一次谈话 591
我怎么研究起旅游来 594
以农业为基础的两个含义 598
不应完全忽视自给性生产 599
农工商与贸工农 600
黄金与苍蝇 602
谈谈“开放经济学” 605
关于写一本“宝钢史” 610
关于环境计量问题 613
对环境保护工作提一点看法 615
我们迫切需要成千上万个“教育家” 620
学一点文书学、秘书学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622
不必去理会对具有生命力的新学科不屑承认的陈腐观点 623
开拓新学科是我国经济科学发展中的一个方向性的问题 624
附:关于经济新学科的一些介绍 629
经济科学研究应该受到特别鼓励 629
社会主义建设科学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629
建议出版作者在文章发表前撰写的文章提要的刊物 647
建议编写一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丛书 648
建立和发展消费经济学 650
对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再讲几句 655
科学地宣传生活方式和与之相应的观念上的变化 659
关于生活方式阶级性问题 660
生活方式中的“喜新厌旧” 662
为生活美多作贡献 665
关于山区居民用水问题二三事 666
工厂党委的领导作用没有“转变”掉 669
基层党委不同于机关党委 672
新时期的党员如何发挥先锋作用 674
附:罗铁军给于光远的信 678
对党员文化水平的要求 678
在党校系统中也要倡导学术研究 680
要在党内开展学经济学文化的竞赛 681
党要用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 682
最重要的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 683
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与学术自由 687
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万岁 692
理论发展离不开学术自由 693
学术自由也包括批评自由 694
孙冶方1981年给我的一封信 695
附:巫宝三给孙冶方的信(摘要) 699
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 699
正确对待外国的各种思潮 702
理想 703
为《自然辩证法》新译本出版讲几句话 705
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学 709
残疾和认识的界限——读书札记 711
历史和未来的辩证关系 715
对政治报纸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716
推荐离休的老同志来做社会工作 717
切戒任何自满 719
服务万岁 创造万岁 服务为乐 创造为乐 720
1977—1982年(补遗) 721
无产阶级专政还是社会法西斯主义 723
我不主张把“民主集中制”作为群众团体的组织原则 724
怎样理解党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 726
加强协作 研究科学社会主义 732
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国家消亡问题——读《国家与革命》有关论述的笔记 734
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辑出版 760
我们需要思想性散文 764
《怎样进行调查研究》序言 766
建议调查研究外国政府机构设置情况 774
发展经济科学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776
研究社会主义投资和通货理论 782
我对社会经济统计的一些看法 786
对在我国发展社队企业的几点看法 797
要重视幼儿教育 800
关于人的智慧问题 807
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大会及首届学术年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811
重读恩格斯《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 817
适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社会经济指标 827
关于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的工作 836
对创办《经济文摘》的一点看法 842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坚持、发展和普及马克思主义 844
白洋淀存乎 废乎 851
祝愿绍兴的水乡林业能够发展起来 855
各方面都要整顿 865
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的科学研究 867
后记 878
第二个后记 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