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电气自动化新技术丛书》序言 1
前言 1
第1章 绪论 1
1.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1
1.1.1 可靠性和可靠性工程 1
1.1.2 可靠性与质量 6
1.2 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8
1.2.1 国外可靠性工程的发展概况 8
1.2.2 我国可靠性工程的发展概况 10
1.2.3 可靠性的重要性 13
2.1.1 事件的频率与概率 16
2.1 可靠性的概率基础知识 16
第2章 可靠性特征量 16
2.1.2 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19
2.1.3 概率运算的基本公式 23
2.1.4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30
2.2 不维修产品的可靠性特征量 44
2.2.1 可靠度和可靠寿命 44
2.2.2 失效率与浴盆曲线 47
2.2.3 平均寿命 49
2.2.4 三特征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51
2.3 可维修产品的可靠性特征量 53
2.3.1 狭义可靠性三尺度 53
2.3.2 维修性三尺度 54
2.3.3 有效性(可用性)及其尺度 56
2.4 电控设备可靠性指标体系及其测算方法 58
2.4.1 电控设备的特点 59
2.4.2 电控设备可靠性指标体系及其测算方法 61
2.5 常见系统可靠性特征量的计算 63
2.5.1 串联系统 64
2.5.2 并联系统 67
2.5.3 混联系统 69
2.5.4 表决系统(k/n(G)系统) 72
2.5.5 桥式网络系统 77
第3章 可靠性设计 83
3.1 概述 83
3.1.1 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性 83
3.1.2 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 85
3.2 可靠性模型 91
3.2.1 概述 91
3.2.2 可靠性模型 93
3.2.3 可靠性结构模型与功能模型 104
3.3 可靠性指标分配 106
3.3.1 概述 106
3.3.2 可靠性指标分配方法 106
3.4 可靠性预计 115
3.4.1 概述 115
3.4.2 可靠性预计方法 117
3.5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和故障树分析 151
3.5.1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151
3.5.2 故障树分析 162
3.6 可靠性设计方法 175
3.6.1 可靠性设计准则 176
3.6.2 元器件(和零部件)的选择与使用 180
3.6.3 降额设计 201
3.6.4 热设计 212
3.6.5 冗余(余度)设计 223
3.6.6 健壮设计 234
3.6.7 潜在通路分析 248
3.7 软件可靠性 254
3.7.1 概述 254
3.7.2 软件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256
3.7.3 软件可靠性的基本特征量 258
3.7.4 提高软件可靠性的途径 261
4.1 概述 264
第4章 可靠性试验 264
4.1.1 可靠性试验的目的 265
4.1.2 可靠性试验的分类 266
4.1.3 制订可靠性试验计划的基本内容 268
4.2 可靠性工程试验 269
4.2.1 环境应力筛选试验 269
4.2.2 可靠性增长试验 276
4.3 可靠性统计试验 280
4.3.1 可靠性测定试验 281
4.3.2 可靠性验证试验 289
4.4 现场可靠性试验 318
4.4.1 概述 318
4.4.2 进行现场试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321
4.4.3 电控设备现场可靠性测试的实例 323
第5章 可靠性管理 329
5.1 概述 329
5.1.1 什么是可靠性管理 329
5.1.2 可靠性管理的重要性 330
5.1.3 可靠性管理的特点 331
5.1.4 可靠性管理与质量管理 332
5.2 可靠性管理的基本内容 336
5.2.1 宏观与微观可靠性管理 336
5.2.2 产品研制、生产、使用中的可靠性管理 337
5.3 可靠性管理机构与职责和教育培训 349
5.3.1 建立可靠性管理机构的必要性 349
5.3.2 可靠性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 349
5.3.3 可靠性管理机构的职责 351
5.3.4 可靠性教育培训 352
5.4 可靠性标准化 354
5.4.1 可靠性标准化的重要性 354
5.4.2 可靠性标准体系 354
5.4.3 可靠性标准的制订 356
5.5 可靠性数据、信息管理 356
5.5.1 概述 356
5.5.2 企业可靠性数据、信息管理 358
5.6 电控设备的可靠性管理 360
5.6.1 概述 360
5.6.2 电控设备的可靠性管理 362
附录 我国可靠性国标、专标、军标目录 365
参考文献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