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提高民国史研究的科学性 李新 1
历史学要走出“史学界” 李侃 5
如何把民国史的研究引向深入 彭明 10
近两年来民国史研究的几点进展 李宗一 16
北洋军阀史研究述评 焦静宜 25
西南军阀史研究述评 孙代兴 37
建国以来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 黄美真 张济顺 金光耀 48
民国档案与民国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张宪文 72
谈谈民国档案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作用及档案的开放和史档结合问题 王明哲 90
论民国档案的开发 施宣岑 万仁元 97
山地农民史的档案资料问题〔加〕 陈志让 108
历史档案与历史研究 来新夏 123
民国档案的收藏与开发利用 赵铭忠 128
民国档案史料编辑工作纵横谈 方庆秋 139
略论档案馆参与历史研究 陈兴唐 151
抗日战争初期的国共关系 金冲及 164
卢沟桥事变史二题 孙思白 176
二三十年代政治制度的困境〔美〕 斯卡拉皮诺 于子桥 183
安徽宿县、灵壁县农民抗烟税斗争(1932)〔法〕 毕仰高 192
试析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张同新 204
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述评 冯绍霆 217
抗战时期的国民参政会与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比较研究 周勇 228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训政 陈瑞云 241
抗战时期的救国会 周天度 252
1939~1940年的中国民主宪政运动述评 姜平 265
试论日伪在北京地区的强化治安运动 王国华 277
国民党政府的“统一化”政策和抗日战争〔日〕 石岛纪之 288
试论抗战时期蒋汪关系的几个问题 蔡德金 298
略述华侨对祖国抗日战争的贡献 谭克绳 吴韫山 310
简论西康建省 刘君 321
在和平与民主主义阶段的中国国民党战后政权构想〔日〕 山田辰雄 332
中国正面战场对日战略的演变 余子道 351
论国民党的抗日军事战略 金普森 374
抗战战略方针及战争格局的形成 何理 387
1937~1945年的云南与滇军抗战 谢本书 400
1936~1937年国民党政府国防作战计划剖析 马振犊 411
如何评价南京保卫战--再论南京保卫战 孙宅巍 423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与中国抗战 姜志良 434
关于“官僚资本”与“官僚资产阶级”问题 丁日初 445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经济政策透视 魏宏运 451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财政金融政策述论 郑会欣 刘冰 462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四联总处 黄立人 476
论中央银行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董长芝 489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田赋收归中央并改征实物 崔国华 王荫硕 501
抗战时期中国的关税贸易问题〔日〕 久保亨 514
试论抗战以前南京国民政府的交通建设 陈谦平 520
中国的民族企业与中日战争:荣家申新纺织厂〔法〕 白吉尔 533
论资源委员会的特矿统制活动 程麟荪 545
民国时期中外经济技术合作一例:美国战时生产顾问团援华(1944~1946)〔美〕 柯伟林 558
《台湾通史》和它的作者连横 茅家琦 566
美国记者与战时中国(1937~1945)〔美〕 麦金农 577
抗战时期国民党当局迫害《新华日报》述略 张克明 584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运动 史全生 597
论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化城桂林的贡献 陆仰渊 610
抗战期间全国高校内迁述评 经盛鸿 622
抗战时期中外关系概论 王建朗 634
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述评 郭大钧 647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英助日侵华和苏联援华抗日 孔庆泰 661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唐培吉 王伟 674
“史迪威事件”剖析 虞宝棠 688
论史迪威事件与美蒋矛盾 张圻福 顾莹惠 702
孙中山的中国妇女观的演变〔美〕 李又宁 715
宋庆龄与抗日战争 尚明轩 728
蒋介石的早期民族思想(1912~1913)〔美〕 陆培涌 741
试论抗日战争中的蒋介石 严如平 郑则民 752
抗战时期冯玉祥贯彻了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精神 郭绪印 潘缉贤 764
国民党中国的外国模式:胡汉民的评论(1927~1936)〔加〕 巴雷特 777
张謇与近代化模式 章开沅 792
胡适与抗战 耿云志 796
陈嘉庚与抗战 方式光 808
附录: 822
会议组织委员会名单 822
出席会议代表及提交大会论文题目 823
会议工作人员名单 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