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化整合现象分析 3
一、文化整合论简论 3
(一)文化整合的基本含义 3
(二)文化整合与文化变迁 8
(三)文化整合的社会时代依据 10
(四)文化整合的民族认同基础 14
(五)文化整合的深层心态导因 16
二、儒道互补是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一条主线 20
(一)儒道思想的异同比较 20
(二)人生哲学的立论根据不同 21
(三)人生哲学的论证方法不同 24
(四)人生哲学的理想追求不同 27
(五)儒道思想的文化背景不同 31
(六)儒道思想的纵向互补 33
(七)儒道思想的横向互补 36
三、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哲学自我建构的基本模式 40
(一)儒道互补模式的形成与演变 40
(二)儒道互补模式的内容与形式 48
(三)儒道互补模式的现代化重建 54
(一)《易传》在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57
四、《易传》是战国时期儒道互补的结晶 57
(二)《易传》总体结构的儒道互补 65
(三)《易传》基本思想的儒道互补 69
五、儒家文化与天人哲学 76
(一)儒家文化的伦理性质与天人哲学的价值取向 76
(二)儒家文化的道德本体与天人哲学的哲学范畴 81
(三)儒家文化的修养方式与天人哲学的基本特征 85
六、老子与文化 90
(一)老子反文化吗 90
(二)老子究竟如何看待文化 95
(三)老子文化思想观念的作用和影响 102
七、荆楚文化与庄子思想 106
(一)荆楚文化对庄子思想的影响 106
(二)哲学上的相对主义 108
(三)文学上的浪漫主义 115
八、魏晋思想与中国文化的转换 120
(一)文化格局的转换 120
(二)文化基础的转换 125
(三)文化精神的转换 131
(四)文化转换的根据 135
九、刘勰《文心雕龙》的儒道互补自然文化观 137
(一)“文德”范畴的文化生成论含义 137
(二)“文意”范畴的文化符号学含义 152
(三)“文思”范畴的文化主体论含义 155
(四)“文变”范畴的文化变迁论含义 159
(五)“文会”范畴的文化融合论含义 163
十、中国佛教的文化特征与现代转换 166
(一)中国佛教的文化特征 167
(二)中国佛教的现代转换 175
十一、三秦文化生成流变中的整合现象厘析 183
(一)三秦文化的融合形成 183
(二)三秦文化的融合流变 187
下篇:文化认知现象分析 195
十二、文化认知论简论 195
(一)文化认知的性质 195
(二)文化认知的特征 200
(三)文化认知的构成 206
(四)文化认知的范畴 211
(一)作为意识主体的主体认识 212
十三、意识主体与主体认识 212
(二)主体认识的内部结构 215
(三)主体认识的多种功能 220
(四)主体认识的思维方式与表现形式 224
十四、张载“天人合一”的文化认知结构特征 228
(一)“天人合一”的本体思维框架 229
(二)诚明互补的认知思维取向 233
(三)养心成性的践形思维内核 237
十五、传统医学家的文化认知结构内涵 243
(一)阴阳五行、相互交错的“养气”知识体系 244
(二)过济不及、余补所缺的“中庸”价值取向 248
(三)“冥冥独悟”、辩证认知的“双向”思维方法 251
十六、中国佛家的文化认知建构分析 256
(一)佛家文化认知定势的形成 256
(二)佛家文化认知定势的建构 264
十七、李二曲“明体适用”的文化认知结构取向 273
(一)“明体适用”的折衷主义思想 274
(二)“非从外入”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277
(三)“何论俦类”的初步民主意识 279
后记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