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的数字技术与数字产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坚,孙志月编著
  • 出 版 社: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60607314
  • 页数:252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 基础知识 1

1.1何为数字化? 1

1.2基本图像知识 2

1.3基本通信知识 5

第二章 VCD——大众娱乐类数字视频产品 13

2.1VCD的发展及版本 13

2.2VCD2.0标准 14

2.3VCD播放系统 15

2.3.1VCD播放机 16

2.3.2PC硬解压系统 18

2.3.3PC软解压系统 18

2.4技术一览 19

2.4.1MPEG-1系统 19

2.4.2MPEG-1视频 20

2.4.2.1视频码流结构 20

2.4.2.2编码图像类型 21

2.4.2.3视频编解码 22

2.4.3MPEG-1音频 25

第三章 DVD——高品质娱乐类数字视频产品 27

3.1DVD的发展及分类 27

3.2DVD的规格 28

3.3DVD的分区制 29

3.4DVD与VCD的比较 29

3.5DVD播放系统 30

3.5.1DVD播放机 30

3.5.3PC软解压系统 32

3.5.2PC硬解压系统 32

3.6DVD与家庭影院 33

3.7DVD市场分析 34

3.8技术一览 35

3.8.1MPEG-2系统 35

3.8.2MPEG-2视频 36

3.8.2.1类和级 36

3.8.2.2分级编码 37

3.8.2.3运动预测和补偿 38

3.8.2.4视频编解码 39

3.8.3MPEG-2音频 40

3.8.4MPEG-2与MPEG-1的比较 40

第四章 CVD、SVCD和超级VCD——中国特色娱乐类数字视频产品 43

4.1VCD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43

4.1.1VCD面临的问题 43

4.1.2VCD的发展方向 44

4.2CVD 44

4.3SVCD 46

4.4超级VCD 47

4.5技术一览 50

第五章 程控电话、智能网和移动通信 52

5.1程控电话 52

5.1.1程控电话的发展 52

5.1.2程控电话机按键 53

5.1.3程控电话信号音种类 54

5.1.4.1缩位拨号 55

5.1.4程控电话新业务 55

5.1.4.2立即热线 56

5.1.4.3延时热线服务 56

5.1.4.4遇忙记存呼叫 56

5.1.4.5呼出限制 57

5.1.4.6闹钟服务 57

5.1.4.7免打扰服务 58

5.1.4.8呼叫无条件前转 58

5.1.4.11呼叫等待 59

5.1.4.10呼叫无应答前转 59

5.1.4.9呼叫遇忙前转 59

5.1.4.12遇忙回叫 60

5.1.4.13缺席用户服务 60

5.1.4.14追查恶意呼叫 61

5.1.4.15三方通话 61

5.1.4.16会议电话 61

5.1.5技术一览 62

5.1.5.1硬件系统 62

5.2.1智能网的发展 65

5.2智能网 65

5.1.5.2软件系统 65

5.2.2智能业务 66

5.2.2.1被叫集中付费业务FPH(800) 66

5.2.2.2记帐卡呼叫业务ACC(300) 67

5.2.2.3虚拟专用网业务VPN(600) 68

5.2.2.4通用个人通信业务UPT(700) 68

5.2.2.5广域集中用户交换机业务WAC(600) 69

5.2.2.7大众呼叫业务MAS(181) 70

5.2.2.6电子投票业务VOT(181) 70

5.2.3技术一览 71

5.2.3.1业务交换点SSP 71

5.2.3.2智能外设IP 71

5.2.3.3业务控制点SCP 72

5.2.3.4业务管理点SMP 72

5.2.3.5业务生成环境SCEP 72

5.3移动通信 73

5.3.1移动通信的发展 73

5.3.2.1移动台分类 75

5.3.2移动台 75

5.3.2.2移动台基本性能 76

5.3.2.3用户识别卡(SIM卡) 76

5.3.3号码资源分配 77

5.3.4拨号方式 78

5.3.5业务功能 79

5.3.5.1话音业务 79

5.3.5.2数据业务 80

5.3.5.3补充业务 80

5.3.6GSM汉字短消息 81

5.3.6.1汉字短消息功能 82

5.3.6.2汉字短消息与汉字寻呼的比较 83

5.3.7技术一览 84

5.3.7.1基站子系统BSS 84

5.3.7.2网络子系统NSS 85

5.3.7.3操作维护中心OMC 86

5.3.7.4计费系统 86

6.1.1发展历程 89

第六章 可视电话和会议电视 89

6.1可视电话/会议电视的发展及应用 89

6.1.2应用领域 90

6.2可视电话/会议电视分类 91

6.3标准会议电视系统 91

6.3.1终端设备 92

6.3.2通信网络 94

6.3.3多点控制单元(MCU) 94

6.3.4会议电视管理控制中心 95

6.3.6会议电视收费标准 96

6.3.5会议电视组网情况 96

6.4基于ISDN的可视电话/会议电视 97

6.4.1ISDN终端构成 97

6.4.2技术指标 98

6.4.3组网方式 99

6.5基于公用电话网的可视电话 100

6.6技术一览 102

6.6.1可视电话/会议电视系统标准 102

6.6.2H.261/H.263视频编解码标准 104

6.6.2.1图像格式 105

6.6.2.2视频编解码器框图 106

6.6.2.3图像数据结构 108

6.6.2.4H.263与H.261的比较 109

6.6.3G.722音频编解码标准 109

6.6.4H.231多点控制单元标准 111

6.6.5H.221复用/解复用标准 112

7.1.1Internet的发展 115

7.1Internet 115

第七章 Internet和IP业务 115

7.1.2我国Internet的发展 116

7.1.3Internet联网指南 118

7.1.3.1帐号申请 118

7.1.3.2系统接入 118

7.1.3.3系统配置 122

7.1.3.4浏览器 127

7.1..4Internet服务 127

7.1.5技术一览 131

7.2IP可视电话 134

7.2.1IP可视电话的发展 134

7.2.2系统结构 135

7.2.3技术一览 136

7.3IP电话 138

7.3.1IP电话的发展 138

7.3.2IP电话产品 139

7.3.3技术一览 140

7.3.3.1技术要求 140

7.3.3.2系统结构 141

7.4IP寻呼 142

7.4.1IP寻呼的发展 142

7.4.2IP寻呼的分类 142

7.4.3技术一览 143

7.5.3IP传真的特点 144

7.5.2IP传真的分类 144

7.5.1IP传真的发展 144

7.5IP传真 144

7.5.4IP传真试验与应用 145

7.5.5技术一览 145

7.6电子商务 146

7.6.1电子商务的发展 146

7.6.2电子商务的构成和意义 147

7.6.4技术一览 148

7.6.3我国电子商务规划 148

第八章 数字相机 150

8.1数字相机的发展及应用 150

8.2数字摄影的特点 151

8.2.1数字摄影与传统摄影的比较 151

8.2.2数字摄影的特色 153

8.3衡量数字相机的性能指标 155

8.4数字相机的分类 157

8.5数字相机典型产品 159

8.5.1柯达数字相机 159

8.5.3爱普生数字相机 161

8.5.2佳能数字相机 161

8.5.4奥林巴斯数字相机 164

8.5.5富士数字相机 164

8.5.6爱克发数字相机 165

8.5.7美能达数字相机 165

8.5.8索尼数字相机 165

8.6数字相机的使用 166

8.6.1数字相机构件 166

8.6.2拍摄 167

8.6.3下载 169

8.6.4创意 170

8.6.5分享 172

8.7技术一览 172

8.7.1数字相机的基本原理 172

8.7.2数字相机的核心——JPEG标准 173

8.7.2.1JPEG运行模式 173

8.7.2.2JPEG系统结构和构成 174

8.7.2.4JPEG文件格式 177

8.7.2.3JPEG彩色处理方案 177

9.1交互电视的发展及应用 180

第九章 交互电视和点播电视 180

9.2交互电视系统功能与结构 182

9.2.1系统功能 183

9.2.2系统结构 183

9.3真点播电视和准点播电视 185

9.3.1真点播电视(TVOD) 186

9.3.2准点播电视(NVOD) 186

9.4.1有线电视网下行和电话网上行的NVOD系统 187

9.4.NVOD系统分类 187

9.4.2双向有线电视网上的NVOD系统 188

9.4.3电话网上的NVOD系统 190

9.4.4局域网上的NVOD系统 190

9.5VOD应用实例 191

9.5.1美国时代华纳公司的VOD系统 191

9.5.2福建省邮电宽带试验网VOD业务 192

9.6技术一览 193

9.6.1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193

9.5.3其它VOD系统 193

9.6.2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 194

9.6.3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195

第十章 机顶盒和WebTV 197

10.1机顶盒 197

10.1.1机顶盒功能与分类 197

10.1.2机顶盒典型产品 198

10.1.2.1IBM机顶盒 198

10.1.2.2C-(Cube机顶盒 199

10.1.2.3SGS-Thomson机顶盒 201

10.1.2.4LSILogic机顶盒 202

10.1.2.5TI机顶盒 202

10.1.2.6Microsoft机顶盒 203

10.1.3技术一览 204

10.1.3.1硬件结构 204

10.2WebTV 206

10.2.1WebTV的发展 206

10.1.3.2软件结构 206

10.2.2WebTV构成与优点 207

10.2.3WebTV典型产品 208

10.2.3.1网络电视WebTV 208

10.2.3.2索尼WebTV 211

10.2.3.3飞利浦WebTV 212

10.2.3.4阪代WebTV 212

10.2.3.5世嘉WebTV 213

10.2.4WebTV面临的问题 214

第十一章 ADSL和ADSLModem 215

11.1接入网 215

11.1.1光纤用户环路 215

11.1.2HDSL 216

11.1.3ADSL和UADSL 217

11.1.4VDSL 217

11.2ADSL的发展及传输 218

11.3ADSL结构 219

11.4技术一览 219

11.4.2调制技术 220

11.4.1复用技术 220

第十二章 HFC和CableModem 222

12.1HFC 222

12.1.1HFC网络结构 222

12.1.2HFC频谱分配 224

12.1.3HFC系统构成 225

12.1.4HFC全业务网 226

12.2.1概述 228

12.2CableModem 228

12.2.2典型产品 231

12.2.3技术一览 233

12.2.3.1内部结构和系统结构 233

12.2.3.2CableModem标准 234

第十三章 数字电视 238

13.1数字电视的发展及分类 238

13.1.1数字电视的发展 238

13.1.1.1模拟高清晰度电视 238

13.1.1.3数字电视三足鼎立 239

13.1.1.2全面转向数字电视 239

13.1.1.4电视革命终于爆发 241

13.1.2数字电视的定义及分类 242

13.2“数字化彩电”就是“数字电视”吗? 242

13.3数字电视的优点和意义 243

13.3.1数字电视的优点 243

13.3.2数字电视的意义 244

13.4.1数字电视的研制情况 245

13.4.2数字电视的试验情况 245

13.4我国数字电视发展情况 245

13.5技术一览 246

13.5.1ATSC标准 246

13.5.2数字电视联盟标准 248

13.5.3DVB标准 248

13.5.3.1DVB广播传输系统 248

13.5.3.2DVB基带附加信息系统 249

13.5.3.3DVB交互业务系统 249

13.5.3.4DVB条件接收及接口标准 250

13.5.3.5DVB与ATSC的比较 250

13.5.4ISDB标准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