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西天的神--印度佛教概览 1
第一节 佛教在印度的创立 1
一、沉思冥想的悉达多太子 1
二、禅定悟道的释迦牟尼佛 6
第二节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 8
一、游化传教的世尊 8
二、四次结集的三藏 11
三、分极发展的部派 12
四、以乘度人的大乘 15
五、走向世界的佛教 19
第一章 西天之神的移入 25
第一节 初传与立足 25
一、伊存口授浮屠经 25
二、楚王英崇尚佛陀 26
第二节 流布与发展 29
一、安世高与支娄迦谶 29
二、支谦与康僧会 32
三、朱士行与“西行求法” 35
四、竺法护与佛经古译 36
五、佛图澄与北方佛教 38
第三节 “道面”与“儒身” 41
一、“道面”--权变的结果 41
二、“儒身”--华化的烙印 46
第二章 华化佛教的初建 55
第一节 高僧的努力 55
一、“弥天”释道安 56
二、“方外”释慧远 60
三、译经宗匠鸠摩罗什 64
四、5世纪初留学生法显 70
五、“壁观婆罗门”菩提达摩 72
六、佛教文史学家僧祐 74
七、辗转流亡的译经大师真谛 76
第二节 佛教的初兴 78
一、佛典翻译的成就 78
二、多种学派的形成 84
三、华夏僧人的著述 90
四、佛门信仰的隆盛 93
第三节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 104
一、沙门拜俗之争 105
二、神灭与神不灭之争 106
三、皇帝灭佛事件 108
第三章 国际佛教文化中心的形成 114
第一节 从皇帝与佛教看佛教的国家华 114
一、隋文帝与佛教 116
二、唐太宗与佛教 118
三、武则天与佛教 122
四、唐武宗与佛教 124
第二节 从诸宗派的创立看佛教的民族化 125
一、智?与天台宗 126
二、吉藏与三论宗 128
三、玄奘、窥基与法相宗 130
四、法藏与华严宗 132
五、道宣与律宗 134
六、“开元三大士”与密宗 136
七、道绰、善导与净土宗 138
八、慧能与禅宗 139
九、藏传佛教的创立 143
第三节 从菩萨信仰的盛行看佛教的大众化 145
一、文殊菩萨与五台山 146
二、普贤菩萨与峨嵋山 148
三、地藏菩萨与九华山 149
四、观音菩萨与普陀山 150
第四节 从文学艺术的表现看佛教的民俗化 155
一、传奇小说 155
二、俗讲变文 156
三、诗歌音乐 158
四、绘画雕塑 161
第五节 从佛教的对外传播看佛教的国际化 162
一、新罗佛教的滥觞 162
二、日本飞鸟、奈良、平安(前期)佛教的发展 166
三、“平安二宗”的形成与“入唐八家”的努力 170
第四章 多元化佛教的发展 175
第一节 佛教在国家控制下的发展 175
一、“法难”的尾声,周世宗禁佛 175
二、重心的转移,佛教在中央集权下的发展 176
三、汉文化的吸收,佛教在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的兴盛 178
四、喇嘛教的崇尚,汉地佛教的被礼遇 179
五、对佛教的强化管理,禅净融合的出路 180
六、对佛教的全盘继承,喇嘛教的再兴 181
第二节 历史演变中的融合 182
一、诸宗的延续 182
二、新宗的产生 187
三、三教的合一,禅净的一致 189
四、居士佛教的兴起 193
第三节 成熟文化上的复制 195
一、佛教文化集大成的整理--“大藏经”的雕刻 196
二、禅宗文化集大成的记录--“语录”与“灯录” 198
第四节 佛教在民间的传播 201
一、在民间文艺市场中的流传 201
二、民间习俗的扩展--盂兰盆会、火葬、腊八节 202
后记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