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中西医诊治精华的理论与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戴豪良等编写
  • 出 版 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62701636
  • 页数:358 页
图书介绍:中西医学理论在哲学思想、基本概念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本书用现代科学语言表达中医对疾病规律的认识及其临床治病经验

第一章 绪论 1

§1.1 整体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世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

§1.2 模糊理论和方法在整体医学创建中的重要地位 5

§1.3 现代东方医学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的灿烂前景 11

第二章 生命运动的理想状态——非平衡性适度稳态 18

§2.1 生命活动是一个非平衡性、高定向、高度有序的运动过程 18

2.1.1 人体是一个开放系统 18

2.1.2 生命活动是一个高度有序的运动过程 20

2.1.3 生命活动过程和“熵” 21

2.1.4 生命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24

§2.2 人体的非平衡性适度稳态 26

2.2.1 从人体的平衡概念谈起 27

2.2.2 人体生命过程的非平衡性 29

2.2.3 非平衡适度稳态和关于“健康”的概念 31

§2.3 稳态的适量调整 35

2.3.1 稳态的调整是有一定限度的 36

2.3.2 稳态的调整限度是相对的 37

2.3.3 机体稳态协调控制系统 38

2.3.4 稳态调整、协调过程中的因果转化链 40

2.3.5 对机体稳态协调控制系统的一些研究 42

第三章 应变和应变系统 45

§3.1 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巨系统 45

§3.2 应变 47

§3.3 应变太势 50

§3.4 诊病析态 52

§3.5 应变系统 53

3.5.1 系统和应变系统 53

3.5.2 应变系统的灰色性质 56

3.5.3 对应变系统的认识进程 57

§3.6 关于“应变体”的构想 61

§3.7 关于人体应变系统的认识和分类 66

§3.8 机体的应变能力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75

3.8.1 医学战略学的分析 75

3.8.2 体质学说 82

3.8.3 应变能力和应变疗法 89

第四章 应变态势的判别和诊察方法 110

§4.1 临床资料的全面搜集 110

4.1.1 病史询问 110

4.1.2 舌诊 111

§4.2 模糊方法在应变态势判别过程中的应用 117

§4.3 对于应变态势特征的描述和判别 119

4.3.1 应变态势基本属性的判别 119

4.3.2 应变态势基本特征的描述 122

§4.4 对涉及的应变系统的判别 124

第五章 对应变态势进行调整的原则和方法 126

§5.1 对应变态势进行调整的原则(治则) 126

5.1.1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126

5.1.2 治病本因、治病求本 126

5.1.3 标本缓急 127

5.1.4 病的治疗和应变态势的调整相结合 128

§5.2 对应变态势进行调整的方法(治法) 129

5.2.1 清法 129

5.2.2 温法 130

5.2.3 补法 130

5.2.4 消法 131

5.2.5 下法 134

5.2.6 汗法 134

6.1.1 药物的性能 136

第六章 药物 136

§6.1 概述 136

6.1.2 中药的命名、采集、贮存和炮制 139

6.1.3 中药的用法 141

6.1.4 中西药物的合并使用 142

§6.2 调整一线应变态势的药物 147

6.2.1 温解药 148

6.2.2 凉解药 151

§6.3 祛湿药 154

6.3.1 化湿燥湿药 155

6.3.2 淡渗利水药 156

6.3.3 清热利湿药 158

§6.4 清热药 160

6.4.1 清热泻火药 160

6.4.2 清热解毒药 162

6.4.3 清热凉血药 165

6.4.4 清热燥湿药 165

6.4.5 清热解暑药 168

6.4.6 清热明目药 169

6.4.7 清虚热药 170

§6.5 理气药 171

§6.6 消导药 174

§6.7 泻下药 176

6.7.1 攻下药 176

6.7.2 润下药 177

6.7.3 逐水药 178

§6.8 祛痰止咳药 180

6.8.1 清热化痰药 180

6.8.2 温化寒痰药 181

6.8.3 止咳平喘药 183

§6.9 温里药 183

§6.10 补益药 187

6.10.1 补气药 187

6.10.2 补血药 191

6.10.3 补左药 195

6.10.4 补右药 198

§6.11 固涩药 202

6.11.1 止汗药 202

6.11.2 涩肠止泻药 203

6.11.3 固精、止带、缩尿药 204

§6.12 理血药 205

6.12.1 活血药 205

6.12.2 止血药 212

§6.13 安神药 216

6.13.1 重镇安神药 217

6.13.2 养血安神药 218

§6.14 醒神药 218

§6.15 止痉平眩药 220

§6.16 驱虫药(列名) 222

§6.17 外用药(列名) 222

第七章 常用方剂 224

§7.1 调整卫外系统的方剂 226

§7.2 化痰止咳剂 227

§7.3 祛湿剂 229

§7.4 清热剂 232

§7.5 泻下剂 235

§7.6 理气剂 237

§7.7 理血剂 238

§7.8 温里剂 241

§7.9 补益剂 242

§7.10 和解剂 246

第八章 常见应变态势的分析和调整 248

§8.1 应变一线 249

8.1.1 卫外系统 249

1.一线虚寒 249

2.一线实寒 250

3.一线热盛 250

4.一线不固 251

8.1.2 养身系统 251

1.胃肠虚弱 251

3.胃寒 252

2.胃虚左倾 252

4.中系虚寒 253

5.中系湿困 253

6.中系虚弱 254

7.中系不固 254

8.胃肠燥实热结 254

§8.2 应变二线 255

8.2.1 气 255

1.肺寒喘咳 255

2.肺热喘逆 256

3.肺气不固 256

4.心气不固 257

5.气郁 257

6.气郁化火 257

2.血虚出血 258

8.2.2 血 258

1.血虚 258

3.血热动血 259

4.血热崩漏 259

8.2.3 气血瘀滞 259

1.心血瘀阻 259

2.肝区血瘀 260

3.肝区肿块 260

4.寒气滞血瘀 261

5.血瘀经滞 261

6.血瘀痛经 261

7.血瘀恶滞 261

2.寒湿留滞胃肠 262

1.湿滞胃肠 262

8.2.4 湿 262

8.气血瘀滞少腹积块 262

3.湿留四肢 263

4.寒湿留滞四肢 263

5.卫外湿困 263

8.2.5 热 263

1.火热上炎 264

2.火毒上炎 264

3.热毒唇疔 264

4.胃火 264

5.尿路积热 265

6.热入血室 265

7.子宫伏热 265

9.肺热燥咳 266

8.2.6 二线左倾 266

8.肝胆湿热 266

1.二线左倾 267

2.二线左倾热伏 267

3.肺系左倾 267

4.心神左倾 268

8.2.7 二线右倾 268

§8.3 应变三线 269

1.三线右倾 269

2.三线右倾泄泻 269

3.三线左倾 269

6.三线不固 270

7.三线虚损 270

5.三线左倾喘息 270

4.三线左倾火旺 270

第九章 诊病与析态相结合、对各类疾病进行临床治疗的经验介绍 272

§9.1 呼吸系统疾病 275

9.1.1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275

9.1.2 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277

9.1.3 支气管哮喘 282

9.1.4 肺炎 286

9.1.5 肺结核 288

9.1.6 肺癌 290

§9.2 消化系统疾病 292

9.2.1 慢性胃炎 292

9.2.2 消化性溃疡 296

9.2.3 上消化道出血 297

9.2.4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298

9.2.5 急性胰腺炎 300

9.2.6 病毒性肝炎 301

9.2.7 肝硬化 305

9.2.8 胆囊炎与胆石症 310

§9.3 循环系统疾病 312

9.3.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312

9.3.2 高血压病 314

§9.4 泌尿系统疾病 316

9.4.1 肾病综合征 316

9.4.2 泌尿系感染 319

§9.5 血液系统疾病 320

9.5.1 再生障碍性贫血 320

9.5.2 白血病 322

9.5.3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24

§9.6 自身免疫性疾病 326

9.6.1 系统性红斑狼疮 326

9.6.2 复发性口腔溃疡 327

§9.7 妇科疾病 329

9.7.1 痛经 329

9.7.2 闭经 331

9.7.3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功血) 333

9.7.4 更年期综合征 336

§9.8 儿科疾病 337

9.8.1 小儿肺炎 337

9.8.2 厌食症 341

9.8.3 小儿多汗症 343

9.8.4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344

9.8.5 肾病综合征 345

9.8.6 性早熟 348

§9.9 精神病 350

后记:对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生说的话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