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概论(代序言) 戴逸 1
历史主义无罪 田余庆 1
导言 1
第一章 生平 性格 著述 1
一 生平 1
二 性格 14
三 著述 27
第二章 学术交游 52
一 与吕振羽 52
二 与郭沫若 59
三 与侯外庐 66
四 与范文澜 70
五 与周扬 77
第三章 “努力于历史战线上的毒性理论之肃清” 84
一 投身社会史论战 85
二 “含有毒性的理论之拔根地铲除” 92
三 在“一般性”与“特殊性”之间 103
四 应有的反省 109
第四章 《历史哲学教程》:唯物史观派学术史上的丰碑 114
一 写作背景与题旨 115
二 掘发唯物史观派历史理论的辩证性质 120
三 阐释唯物史观派史学的基本观念 125
四 成就与问题:《历史哲学教程》与《史学要论》的比较 137
第五章 “历史科学是具体性的科学” 147
一 具体性:对历史学学科特征的规定 147
二 具体性:极度重视实证的观念基础 150
三 具体性:以特殊性、偶然性为必要内容 160
第六章 “用历史资料来考验方法论” 166
一 治史过程中的“理论优先”原则 167
二 特定语境中的“以论带史” 170
三 苦索“史论融合”之道 186
第七章 “为改变历史而研究历史” 191
一 历史负有“指导”现实的意识形态使命 191
二 “影射史学”与“历史类比”衡估 202
三 “科学性第一,革命性第二” 209
第八章 用历史的观点来把握人类文明史 220
一 历史主义思潮的起源 220
二 历史主义对“阶级观点”的匡正 227
三 历史主义原则在“前新时期”中国史学界的地位 241
第九章 剥削和剥削制度的出现“是生产力向上发展的结果” 247
一 “阶级观点”在中国史学界的最初提出与运用 247
二 翦式阶级观点解读 254
第十章 “农民本身仍然是一个封建的阶级” 272
一 “应该历史主义地对待农民战争” 272
二 “农民本身仍然是一个封建的阶级” 278
三 应该在整个“封建”史的创造中把握农民战争的作用 293
第十一章 征服与同化是既定历史条件下民族交往的基本形式 308
一 不能用民族平等的政策来改写以往的历史 308
二 战争与征服是过去民族交往的主要途径 315
三 劳动阶级也同样具有民族偏见 325
结语 翦伯赞对20世纪中国史学的意义 332
附录 341
翦伯赞史学著述年表 341
研究翦伯赞的主要论著 370
后记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