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中国金融发展报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龚浩成,戴国强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10494201
  • 页数:610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1 总论 1

1.1 中国经济发展中金融深化的现状分析 1

1.1.1 中国金融深化中的金融增长 1

1.1.2 中国金融深化中的金融结构 6

1.1.3 中国金融深化中的市场机制 11

1.1.4 中国金融深化中的二元性特征 13

1.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支持 16

1.2.1 金融自由化理论对转轨中中国经济增长及其金融表现的解释力 17

1.2.2 中国转轨经济增长中的金融约束 20

1.3 中国金融发展中的金融安全 27

1.3.1 中国金融安全的隐患 28

1.3.2 中国金融资产的盘整 29

1.3.3 创建金融安全区: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 34

1.4 加入WTO后中国的金融深化问题 37

1.4.1 加入WTO对中国金融开放的要求 38

1.4.2 加入WTO对中国金融业的正面效应 39

1.4.3 加入WTO对中国金融业的负面效应 40

1.4.4 金融业开放和一些相关金融改革的关系 42

1.4.5 中国金融业迎接对外开放的对策 43

1.5 中国金融市场的回顾与展望 45

1.5.1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历程回顾 45

1.5.2 中国金融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50

1.5.3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展望 52

1.6.1 改革金融产权,发展与非公有制经济相对应的民间金融 56

1.6 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56

1.6.2 转化政府职能,建立克服市场信息不完全的有效机制 59

1.6.3 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发展资本市场并优化金融资产结构 60

1.6.4 强化市场机制,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 62

2 勇于创新的中国银行业 64

2.1 概述 64

2.1.1 银行改革起步阶段(1979-1984年) 64

2.1.2 银行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7年) 66

2.1.3 银行改革深化阶段(1997年至今) 72

2.2 管理制度变迁 74

2.2.1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74

2.2.2 分业经营 80

2.2.3 审贷分离 83

2.2.4 内控机制 84

2.3 资本金 86

2.3.1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 86

2.3.2 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金 89

2.3.3 外资银行资本金 91

2.4 负债业务 91

2.4.1 国有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91

2.4.2 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97

2.4.3 外资银行负债业务 100

2.5 资产业务 101

2.5.1 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101

2.5.2 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118

2.5.3 外资银行资产业务 123

2.6.1 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125

2.6 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125

2.6.2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128

2.6.3 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128

2.7 市场营销管理 129

2.7.1 中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经营 129

2.7.2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和金融创新 131

2.7.3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新阶段:客户经理制 132

2.8 商业银行电子化 134

2.8.1 历史回顾 134

2.8.2 发展现状 136

2.9 中国商业银行继续深化改革的思路 142

2.9.1 继续深化管理制度改革 142

2.9.2 深化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 144

2.9.3 国有商业银行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拓展各种业务 145

2.9.4 中国房地产信货将成为房地产金融的一支重要力量 145

2.9.5 强化营销管理,推进客户经理制的建设 146

2.9.6 加大对外资银行的开放力度 148

2.9.7 顺应商业银行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148

3 渐趋规范的中国证券业 152

3.1 证券业发展历史回顾 152

3.1.1 证券经营机构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产物 153

3.1.2 1988-1998年证券经营机构的发展 154

3.2 证券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58

3.2.1 证券经营机构的合并重组 158

3.2.2 证券经营机构的增资扩股 160

3.2.3 证券经营机构短期融资渠道的扩大 164

3.2.4 证券业现存问题分析 166

3.3 证券业的定位与功能 170

3.3.1 证券业的定位分析 171

3.3.2 证券业的功能与业务分析 173

3.4 证券业增资重组战略分析 177

3.4.1 证券业增资重组的必要性和动因 178

3.4.2 证券业增资重组的原则和目标 185

3.4.3 证券业增资重组的模式设想 186

3.4.4 证券业增资重组的问题和难点 192

3.5 2000年证券业发展战略研究 194

3.5.1 培养核心竞争能力 194

3.5.2 增强业务开发能力 196

3.5.3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201

4 逐步开放的中国保险业 203

4.1 1999年以前保险业概况 203

4.2 1999年保险业发展分析 208

4.2.1 发展概况 208

4.2.2 保险市场分析 220

4.3 中国保险业发展问题分析 228

4.3.1 刺激保险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28

4.3.2 影响保险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234

4.3.3 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 239

4.3.4 对中国2000年保险费收入的模型分析和预测 241

4.3.5 对中国保险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245

5 走向市场化的中国金融体制 253

5.1.1 中央银行的形成及其发展 254

5.1 中国金融机构体制改革 254

5.1.2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进程 257

5.1.3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崛起 259

5.1.4 逐步放宽对外资银行进入的限制 261

5.2 中国金融调控监管体制改革 262

5.2.1 银行资金管理体制改革 262

5.2.2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68

5.2.3 其他金融调控手段的市场化 270

5.2.4 外汇体制改革 272

5.2.5 合业管理向分业管理的转变 275

5.3 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逐步形成 278

5.3.1 证券市场的形成 278

5.3.2 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 281

5.4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展望 282

5.4.1 中央银行制度的改革前景 282

5.4.2 商业银行的改革前景 284

5.4.3 其他方面的改革前景 285

6 积极探索中的货币市场 288

6.1 同业拆借市场 290

6.1.1 1999年以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概况 290

6.1.2 1999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同业拆借市场运作分析 298

6.1.3 2000年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发展前景研究 309

6.2 银行间债券市场 316

6.2.1 1999年以前银行间债券市场运作概况 316

6.2.2 1999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运作分析 319

6.2.3 2000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前景研究 329

6.3.1 1999年以前票据市场发展概况 332

6.3 票据市场及其他货币市场子市场 332

6.3.2 1999年票据市场发展概况 334

6.3.3 2000年票据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342

6.3.4 大面额可转让存单(CD)市场和企业短期债券市场 344

7 稳定发展中的外汇市场 351

7.1 外汇市场回顾(1994-1998年) 351

7.1.1 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和创建外汇市场 351

7.1.2 外汇供求变动与人民币汇率回顾 362

7.2 外汇市场现状分析(1999年) 375

7.2.1 外汇市场的变动分析 375

7.2.2 人民币汇率分析 391

7.3.1 外汇管理制度与外汇市场的发展预测 399

7.3 外汇市场发展预测 399

7.3.2 人民币汇率趋势预测 409

7.4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统计分析及其结论 417

7.4.1 人民币汇率及其收益的基本统计 417

7.4.2 稳态分布的基本特性 420

7.4.3 实证研究 420

7.4.4 结果分析 421

8 调整成长中的资本市场 422

8.1 资本市场与资本流动 422

8.1.1 资本市场是以融通中长期资金为主的市场 422

8.1.2 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融资和资本资产定价 423

8.1.3 资本市场结构 424

8.2.1 改革开放至1998年证券市场发展轨迹 425

8.2 证券市场运行分析 425

8.2.2 1999年证券市场发展分析 431

8.2.3 证券市场政策评述 441

8.2.4 证券市场发展方向及政策建议 447

8.3 证券境外发行与上市 452

8.3.1 证券境外发行与上市的基本模式 452

8.3.2 证券境外发行与上市回顾分析 454

8.3.3 证券境外发行与上市的政策分析及发展思路 457

8.4 中长期信贷市场 462

8.4.1 中长期信货市场在资本市场中的功能与地位 462

8.4.2 中国中长期信货市场发展的历史回顾 462

8.4.3 中国中长期信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466

8.4.4 中长期信货市场发展预测 474

8.4.5 发展中长期信货市场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478

9 注重实效的货币政策 482

9.1 90年代货币政策回顾 483

9.1.1 90年代宏观经济的运行及货币政策目标的变化 483

9.1.2 各阶段主要货币政策措施及其效果 488

9.1.3 90年代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特点及其问题 498

9.2 1999年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501

9.2.1 1999年经济运行分析 501

9.2.2 1999年货币政策回顾 508

9.2.3 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510

9.3 2000年经济形势预测及货币政策建议 516

9.3.1 国际经济环境 516

9.3.2 国内经济形势预测 517

9.3.3 2000年货币政策建议 519

10 不断深化的金融理论 522

10.1 新中国金融理论的历史回顾(1949-1989年) 523

10.1.1 1949-1978年的金融理论 523

10.1.2 1979年至80年代中期的金融理论 525

10.1.3 80年代后半期的金融理论 527

10.2 90年代中国金融理论研究概述 531

10.2.1 90年代中国金融理论研究的背景与特征 531

10.2.2 90年代中国金融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532

10.3 90年代的货币供给理论 537

10.3.1 盛松成的研究 537

10.3.2 胡海鸥的研究 541

10.4 90年代的货币需求理论 547

10.4.1 邓乐平的研究 548

10.4.2 戴国强的研究 553

10.5 90年代的通货膨胀理论 560

10.5.1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丁鹄与陈观烈之争 560

10.5.2 通货膨胀与预期:李拉亚的粘性预期理论 562

10.6 中国金融理论的最新发展 569

10.6.1 金融危机理论 569

10.6.2 通货紧缩理论 573

10.6.3 关于中国是否存在“流动性陷阱”的争论 578

10.6.4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583

10.7 结束语 586

附录1 论经济系统的非线性:混沌与分形 589

附录2 中国股票市场的周末效应分析 597

参考文献 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