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植被》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3031·2761
  • 页数:91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植被的生态地理条件 1

一、地形条件 1

二、气候条件 4

三、水文条件 9

四、土壤条件 10

第二章 植物种及其生态地理特征简述 15

一、蕨类植物Pteridophyta 15

二、裸子植物Gymnospermae 22

三、被子植物Angiospermae 28

四、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eae 28

五、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doneae 280

第三章 植物区系的初步分析 371

一、植物区系的科属组成 371

二、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374

三、植物的生活型与生态习性 384

第四章 植物分布区域概述 392

一、欧亚针叶林植物区 393

(一)大兴安岭山地北部针叶林植物省 393

二、东亚阔叶林植物区 395

(二)东北夏绿阔叶林植物省 395

(三)华北夏绿阔叶林植物省 396

三、欧亚草原植物区——亚洲中部亚区 398

(四)松辽平原草原植物省 401

(五)蒙古高原草原植物省 405

(六)黄土高原草原植物省 408

四、亚非荒漠植物区——亚洲中部亚区 412

(七)阿拉善荒漠植物省 415

(八)中央戈壁荒漠植物省 418

第五章 植被地带 420

一、寒温型明亮针叶林带 420

二、中温型夏绿阔叶林带 424

三、暖温型夏绿阔叶林带 426

四、中温型草原带 427

五、暖温型草原带 438

六、暖温型荒漠带 443

七、植被地带与气候 447

第六章 草原植被 467

一、概述 467

二、贝加尔针茅草原 474

三、大针茅草原 495

四、克氏针茅草原 516

五、戈壁针茅草原 527

六、石生针茅草原 542

七、沙生针茅草原 545

八、本氏针茅草原 547

九、短花针茅草原 556

十、羊茅草原 569

十一、羊草草原 572

十二、线叶菊草原 603

十三、百里香草原 625

十四、冷蒿草原 631

十五、结语 641

第七章 荒漠植被 645

一、概述 645

二、红沙荒漠 650

三、绵刺荒漠 663

四、半日花荒漠 670

五、藏锦鸡儿荒漠 673

六、柠条荒漠 683

七、霸王柴荒漠 684

八、四合木荒漠 687

九、裸果木荒漠 690

十、泡泡刺荒漠 690

十一、唐古特白刺荒漠 692

十二、齿叶白刺荒漠 694

十三、沙冬青荒漠 694

十四、膜果麻黄荒漠 699

十五、珍珠柴荒漠 699

十六、松叶猪毛菜荒漠 708

十七、蒿叶猪毛菜荒漠 709

十八、短叶假木贼荒漠 710

十九、合头藜荒漠 711

二十、驼绒藜荒漠 712

二十一、戈壁短花菊荒漠 713

二十二、蒙古沙拐枣荒漠 714

二十三、阿拉善沙拐枣荒漠 715

二十四、琐琐荒漠 715

二十五、结语 721

第八章 山地植被 723

一、概述 723

二、山地森林植被 724

三、山地中生灌丛植被 740

四、山地半灌木植被 745

五、山地草甸植被 747

六、各山地的植被垂直分布特征 748

第九章 沙地植被 764

一、沙地生境的特点和植物的适应 764

二、沙地植被的基本类型 766

三、沙地植被的区域特征与保护利用 786

四、结语 791

第十章 低湿地植被 792

一、低湿地的类型及其生境条件 792

二、低湿地的草甸植被 793

三、草本沼泽植被 812

第十一章 植被区域特征 817

一、欧亚针叶林区 817

(一)大兴安岭山地北部针叶林省 818

二、东亚夏绿阔叶林区 819

(二)东北夏绿阔叶林省 820

(三)华北夏绿阔叶林省 822

三、欧亚草原区 824

(四)松辽平原草原省 826

(五)蒙古高原草原省 831

(六)黄土高原草原省 837

四、亚非荒漠区 844

(七)阿拉善荒漠省 846

(八)中央戈壁荒漠省 852

第十二章 植被的利用、保护和改造 854

一、草场利用、改良和建立人工草地 854

二、植物固沙和沙地利用 861

三、其他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发展 865

植物科属拉丁名、中名对照表 872

参考文献 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