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编 主体性实践哲学诸论 5
第一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人类学本体论(上) 5
一、“人是本体” 6
二、“实践本体” 15
三、“工具本体” 23
第二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人类学本体论(下) 32
一、心理不能成为本体 32
二、如何看待本体论 43
三、关于“心理本体”的见证问题 53
第三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主客合一论 60
一、格式塔理论和对它的态度 61
二、主客合一论与思维的方向问题 68
三、主客合一与一切对象的合一 82
第四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自然的人化”论 91
一、广义的“自然的人化”论 92
二、“自然的人化”论:将自然界并入社会过程 99
三、“自然的人化”论与社会存在 107
四、“内在自然的人化” 112
五、“自然的人化”不是马克思的思想 122
第五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主体性论 126
一、主体与客体 127
二、主体性与文化结构 136
三、主体性同交往和实践的关系 144
四、主体性与三种“自由”论 150
第六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唯意志论 157
一、重申“上帝死了”的口号 158
二、唯意志论与理性 161
三、唯意志论与现实因果关系 170
四、唯意志论与客观规律 180
五、唯意志论与时间问题 186
第七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本能论 197
一、本能论与社会生物学 197
二、本能论与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 209
三、性欲能成为艺术的永恒主题吗 216
四、本能论与人的本质问题 228
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出发点:虚无与荒诞 234
第八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人生观、价值观(上) 234
二、人生价值与个人自由 243
三、个人和社会 256
四、“人是目的” 262
第九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人生观、价值观(下) 270
一、人的“一次性存在”的哲学观 270
二、超越 279
三、沉沦 291
四、死亡观 303
第二编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309
第十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心理主义 309
一、心理主义的根据问题 309
二、从心理主义看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316
三、从心理主义看封建皇权与理学的关系 327
四、心理主义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 334
第十一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从思想到思想”的方法论 342
一、“从思想到思想”的方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342
二、“从思想到思想”不能正确说明文化的特征 348
三、“从思想到思想”不能正确说明文化的发展变化 357
第十二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历史观 362
一、总体论与历史 362
二、解释学与历史的真实 372
三、自我论与历史研究 379
四、对历史的解释与历史的真实 384
一、氏族制度的巩固与灭亡 398
第十三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氏族制度牢固论 398
二、关于氏族遗风和所谓原始人道主义 402
三、如何估计氏族遗风的影响 408
四、氏族关系和等级制度 412
第十四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氏族国家”论 418
一、关于“氏族国家”的概念 418
二、氏族制度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423
三、“氏族国家”论与所谓早期奴隶制 430
第十五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儒学氏族意识论 438
一、儒学是“氏族政治意识形态化”吗 438
二、儒学是“为了巩固氏族团结”吗 443
三、孔子继承了“远古所提出的仁学结构”吗 448
一、“德”的本义 455
第十六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儒学的社会根源论 455
二、春秋时期的“尚德”思潮和儒家学说 461
三、春秋会盟政治与儒家学说 469
四、春秋时期的儒家与其他学派 476
第三编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美学 483
第十七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美学的根本转变论 483
一、根本转变论的出发点 483
二、由客体向主体转变 496
三、由内容向形式转变 503
四、由创作的自觉性向非自觉性转变 509
五、根本转变论与西方现代美学及艺术创作理论 515
第十八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审美经验中心论 525
一、审美经验中心论的提出 526
二、审美经验中心论的展开 532
三、审美经验中心论与艺术 536
四、审美经验中心论与“主客观的统一” 542
五、从一极跳到另一极 549
第十九章 主体性实践哲学与情感逻辑 557
一、两种情感逻辑 557
二、情感比理性“更早更根本”吗 560
三、情感的性质 564
四、情感的来源 570
五、情感与认识 575
六、情感倾泄论 582
后记 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