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 (上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惟海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237218
  • 页数:46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五蕴心理学的范式、范畴、缘起等。

序一&楼宇烈 1

序二&戒忍 3

鸣谢 4

例言 1

绪论 1

导言:研究五蕴心理学的门径 1

上册 1

第一章 心理的五蕴系统结构 1

1.1身心和合的观点 3

1.2五蕴的体系 9

1.3五蕴理论的意义性特征 26

第二章 佛家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 31

2.1基本观察方法 31

2.2心理现象分析方法 37

2.2.1五位理论——心理现象分位观察 37

2.2.2心所理论——心理内容意义研究 64

2.2.3日常心事五蕴相应分析 80

2.2.4食增理论——心理系统自成长的模式及其因素 82

2.3心理学理论方法 85

2.3.1心理学基础知识的组织方法——五善巧体系 86

2.3.2心理信息的描述理论与审核方法 89

2.3.3心理人学方法 92

2.4心理实证实践方法 95

2.5佛家心理学方法的哲学背景及其可能的前景 99

第三章 横向五蕴系统 103

3.1信息摄取系统——色蕴 104

3.1.1色蕴感知 107

3.1.2意官系统对身心信息的主观感知与法的概念 125

3.1.3境界 126

3.1.4色蕴作业 129

3.2感受系统——受蕴 132

3.2.1感受的概念 132

3.2.2感受的分类 139

3.2.3自性受与近行受的关系 141

3.2.4受蕴系统的层级结构 143

3.2.5五蕴生受 147

3.2.6受蕴作业 149

3.2.7受心所——常见情感现象 154

3.2.8禅定体验与受蕴的关系 157

3.3认知系统——想蕴 159

3.3.1认知的分类 159

3.3.2认知系统的结构 165

3.3.3认知的基本过程 169

3.3.4认知的分别性 171

3.3.5五蕴生想 186

3.3.6想蕴心所 188

3.3.7认知哲学的心理背景 190

3.3.8智力开发 191

3.3.9论虚妄分别 195

3.4能动系统——行蕴 196

3.4.1行与心理动力特征 199

3.4.2行业的分类 201

3.4.3能动作意的结构与水平 202

3.4.4能动系统的层级结构 216

3.4.5五蕴生思 223

3.4.6动机的作为性 225

3.4.7善有为与自我造化 231

3.4.8无为超作为 234

3.5理解系统——识蕴 237

3.5.1识蕴的基本概念 238

3.5.2识蕴的认识机能 240

3.5.3识蕴的情识化特征 245

3.5.4识蕴的理解机能 247

3.5.5识蕴的内容结构 270

3.5.6情识住著 276

3.5.7识转依——识蕴开发 285

3.5.8识蕴与意识的鉴别 286

第四章 纵向五蕴层次 294

4.1精神世界的话语特殊性及宗教性秘密意趣 296

4.2经验性理论的浅深两分说 299

4.3本地——生得境界 300

4.3.1三界理论 302

4.3.2五界理论 306

4.3.3五蕴立体结构 314

4.4定地——定得境界 316

4.5道地——解脱得清净境界 322

4.6法界与自我 326

4.6.1法界层次与境界 326

4.6.2法界自我意识与心理人格 326

4.6.3法界与自我 329

第五章 五蕴的缘起过程 333

5.1缘起的概念与性质 333

5.2心理过程缘起 335

5.2.1心理现象的缘生条件——四缘说 336

5.2.2十二支缘起说 340

5.2.3有情心的趣道升沉过程 347

5.2.4众生身的生死轮回 349

5.2.5行为缘起 350

5.2.6古典内明计量系统 352

5.3记忆相应本转缘起 359

5.3.1本转辗转互熏 359

5.3.2业力种子与记忆内容 363

5.3.3记忆的结构及其意识水平 365

5.3.4结生相续——记忆的一般过程 372

5.3.5般涅槃——选择性遗忘规律 380

5.4五蕴发展缘起 387

5.4.1五蕴发展的类型及其分位 388

5.4.2五蕴发展原理 400

5.4.3道德发展的五蕴原理 407

5.4.4记忆缘起因果与心理人生发展 412

5.5广义缘起论 415

5.5.1七重因果论 417

5.5.2二报二依缘起论 443

5.5.3哲学缘起论的内明因素 449

下册 465

第六章 内明与心悟 465

6.1内明是心悟心理学 465

6.2内明的对象世界 467

6.2.1内明对象的性质及其信息拾取的门径 468

6.2.2反应性、知性、感应性的区别和联系 469

6.2.3内明的思维 472

6.2.4灵感、顿悟、直觉的鉴别 473

6.3心理结障 475

6.3.1五蕴结障的逻辑结构及其恶性功能特征 476

6.3.2烦恼的分类 479

6.3.3烦恼的三个层次 481

6.3.4烦恼的意识状态——随眠与缠 483

6.3.5烦恼对生命的结缚与役使作用——结与使 485

6.3.6烦恼与心理结构局限性之间的关系——阴魔与盖障 486

6.4五蕴的流转与还灭 489

6.4.1本转互变与生死轮回 489

6.4.2杂染流转义 490

6.4.3杂染的类型 494

6.4.4还灭清净 497

6.4.5破蕴断结方法论及其实例 503

6.5心悟与道果 506

6.5.1道果的基本原理 506

6.5.2开悟的心智过程 512

6.5.3佛家心智学理论 518

6.5.4佛家宗教性人格评鉴的基本原理 548

6.5.5佛家法身事业的心理原理 552

6.6宗门禅原理 557

6.6.1宗门禅核心技术及其原理 557

6.6.2三劫三关的心理原理 564

6.6.3纲宗自透的心理原理 567

6.6.4宗门师位的心智原理 569

6.6.5中介与禅 572

第七章 五蕴范式在心理学分支学科中的应用 576

7.1五蕴个性心理学模式 576

7.1.1五蕴格局差异性 577

7.1.2善劣根性差异 580

7.1.3个性的层次与领域 583

7.1.4能力差异 596

7.1.5心理格局转化的类型和因素 599

7.2五蕴教育心理学原理 601

7.2.1五蕴全人教育的理念 602

7.2.2佛家人性观及其相应的教育取向 605

7.2.3五蕴道德教育 607

7.2.4五蕴意门识与人格自觉教育 617

7.2.5勇气的培养 619

7.2.6学习的心理要素 622

7.3五蕴学习心理学原理 624

7.3.1基本学习心理 624

7.3.2学习的内容—行为—方法的相应原理 632

7.3.3知识转化为智能的心理原理 639

7.3.4道观察对心智建构的意义 642

【参考】阅读思维法及其五蕴原理 646

7.3.5学习分析 650

7.4五蕴心理医学原理 652

7.4.1五蕴心理医学的基本观念 652

7.4.2五蕴心理病理理论 658

7.4.3五蕴辩证论治的基本理论 670

7.4.4常见心理疾患的五蕴辩证论治 682

7.4.5佛家心灵帮助的原则与常用方法 694

第八章 五蕴心理学的前景 711

8.1五蕴心理学在基础心理学方面的前景 712

8.1.1心理学理论模式 712

8.1.2理论心理学的若干问题 714

8.1.3解脱五蕴意味着什么 723

8.2五蕴心理学在哲学研究中的前景 738

8.2.1五蕴人生哲学原理 738

8.2.2五蕴伦理哲学原理 741

8.2.3佛学的心本人学原理 751

8.3五蕴理论在桥梁学科中的前景 837

8.3.1五蕴认知心理学的探索 838

8.3.2五蕴宗教心理原理 851

8.3.3玄秘主义症候群 858

8.4五蕴修养学原理 862

8.4.1修养性相论 862

8.4.2修养价值论 868

8.4.3修养目的论 876

8.4.4修养方法论 879

8.4.5修养实践论 884

8.4.6内层修养安心立命论 896

8.5法界差别与心理学方法之间的关联性 910

主要参考书目 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