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研究的困惑与对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梁茂新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117029250
  • 页数:26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中医证研究的概况 1

一、证研究的起因 2

二、证研究的运行轨迹 3

第二章 证本质研究的困惑与启示 7

一、五脏证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困惑 8

(一)肾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困惑 8

(二)脾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困惑 12

(三)心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困惑 15

(四)肺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困惑 17

(五)肝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困惑 18

(六)五脏本质研究困惑的症结 19

(一)阴虚证和阳虚证本质研究的现状 21

二、阴虚证和阳虚证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困惑 21

(二)阴虚证和阳虚证本质研究的困惑 23

(三)阴虚证和阳虚证本质研究存在问题的症结 27

三、寒证和热证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困惑 28

(一)寒证和热证本质研究的现状 28

(二)寒证和热证本质研究的困惑 30

(三)寒证和热证本质研究问题的症结 34

四、血瘀证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困惑 35

五、以环核苷酸为指标的证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困惑 40

六、微观辨证的可行性分析 48

第三章 证的动物模型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63

一、病因模型证属性认定的问题 64

二、症状在动物模型证属性认定中的问题 65

三、由证本质研究的结论认定动物模型证属性的问题 67

四、方药反证法在动物模型证属性判断中的问题 69

五、中医动物模型证属性判定的方法和对策 74

第四章 证的规范化研究的取向与评估 78

一、单证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78

二、综合性证的规范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83

三、证的法规样规范的利弊 89

(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证的问题面面观 90

(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证的问题纵横谈 100

四、症状在病证规范中的定量处理问题 106

(一)病证所辖症状的专属性问题 107

(二)症状轻重程度的量化问题 110

(三)病证所含症状的数量问题 112

五、证的规范化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程序 114

(一)证名的规范 114

(二)证的数量的规范 115

(三)证与病相互关系的规范 116

(四)证属症状及其数量的规范 116

(五)证的诊断标准的规范 117

(六)证的纳入病例标准的规范 118

(七)证的症状疗效判定标准的规范 118

一、证与证候 123

第五章 与证易混概念的辨识 123

二、证与症(状) 126

三、证与病机 130

四、证与证型 133

五、证与病 134

第六章 辨证论治在中医诊疗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得失 137

一、审因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关系 138

二、审机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关系 141

三、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关系 144

四、抓主症治疗与辨证论治的关系 148

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论治的类型和地位问题 150

(一)辨证论治的现状与表现形式 153

六、辨证论治在中医诊疗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得失 153

(二)辨证论治特色地位的基本估计 157

(三)辨证论治的利弊得失 158

第七章 证研究的突破口 168

一、对前期选定突破口的回顾 169

二、中医证研究的突破口应当选在何处 174

(一)在辨证论治经验事实的矛盾中选定 175

(二)在学术争鸣的焦点问题上选定 176

(三)在证本质研究存在的基本问题中选定 178

第八章 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现实存在的逻辑矛盾 181

一、统编教材中证名质疑 182

二、新创诸证辨析 184

三、八纲证与二级证发难 185

四、脏腑证析疑 187

五、证概念的定义之思考 189

第九章 与证相关的概念(范畴)和理论 192

一、证与阴阳和阴阳学说 193

二、证与脏腑、脏腑学说和五行学说 197

三、证与八纲和六淫 204

四、证与气血津液及其它 208

第十章 证的理论研究与中医发生学研究 213

一、问题的提出 213

二、中医发生学研究方法的初步尝试 215

三、中医发生学研究的定义和目标 222

四、开展中医发生学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26

五、中医发生学研究在证的理论探讨中的运用 230

第十一章 证的研究与中医学发展观 232

一、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233

二、几种样式的中医学发展观 236

三、中医药学研究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 244

(一)中医学赖以建构的哲学基础 245

(二)中医学的遗传与变异 250

(三)中医学的证实与证伪 260

四、中医证研究中的哲学问题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