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实验大全 2 无机化学实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赤堀四郎,木村健二郎主编;文;重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110008223
  • 页数:56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氢气 1

一、氢气的制法 1

(一)锌与稀硫酸 1

(二)水的电解 7

(三)其它方法 8

二、氢气的性质 10

(一)氢气的燃烧 10

(二)氢气的还原性 16

第二章 氧气与臭氧 19

一、氧气的制法 19

(二)氯酸钾的分解 19

(二)双氧水的分解 21

二、氧气的性质 22

(一)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 22

三、空气 26

(一)利用焦性没食子酸定量测定空气中的氧气 26

(二)通过磷的燃烧确定空气的组成 32

(三)利用铁定量测定空气中的氧 37

(四)利用铜定量测定空气中的氧 48

(五)液态空气 50

(六)臭氧的制法和性质 53

第三章 水和过氧化氢 55

一、水的电解 55

(一)水的电解 55

1. 简易电解装置示例 56

2. 其它方法 58

3. 验证水在电解时的减少量(按质量或体积) 61

4. 自制电解管 62

5. 用滴定管制作水的电解装置 67

6. 用铅电极及钟式电解器电解水 69

二、过氧化氢 76

(一)过氧化氢的制法 76

(二)过氧化氢的性质 77

1. 氧化的发生 77

2. 过氧化氢的氧化作用 77

3. 双氧水的漂白作用 78

4. 过氧化氢的还原作用 79

(三)利用过氧化氢分解起泡进行书写的实验 80

第四章 氯及其化合物 82

一、氯的制法 82

(一)氧化盐酸的方法 82

1. 使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的方法 82

2. 使用食盐、硫酸和二氧化锰的方法 85

3. 使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的方法 85

(二)用酸分解漂白粉的方法 86

(三)电解食盐水的方法 87

(四)其它方法 89

二、氯气的性质 90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90

1. 考察氯气易溶于水的性质 90

2. 制备液氯 90

(二)在氯气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 91

1. 氯气和氢气的化合 91

2. 与氢化物中的氢发生反应 93

3. 与磷的反应 94

4. 制备氯的氧化物 95

5. 与金属的反应 96

6. 氯的水合物晶体的制备法 98

(三)关于氯水的实验 98

(四)氯气的漂白性能 99

三、氯化氢 100

(一)氯化氢的制法 100

(二)氯化氢的合成和分解 102

(三)氯化氢及盐酸的性质 104

1. 氯化氢的性质 104

2. 氯化氢与氨气的反应 106

3. 氯化氢的喷水实验 107

4. 盐酸的性质 108

四、氯酸钾 111

(一)氯酸钾的性质 111

(二)氯酸钠的性质 112

第五章 溴、碘、氟及其化合物 115

一、溴 115

(一)溴的制法 115

1. 用二氧化锰氧化的方法 115

2. 电解的方法 117

(二)溴的性质 119

二、溴的化合物 120

(一)溴化氢的制法 120

三、碘 122

(一)碘的制法 122

1. 由碘化钾、二氧化锰和硫酸制取碘 122

2. 由碘化钾和氯气制取碘 123

3. 从海草中分离碘 124

(二)碘的性质 124

(三)碘的化合物 126

1. 碘化钾(KI) 127

2. 碘酸钾(KIO3) 127

3. 碘酸根离子(IO3-)的反应 129

(四)化学魔术 131

1. 自动响铃反应(计时反应) 131

2. 表现“水是无色透明”的魔术实验 134

四、氟 136

(一)氟化氢及其性质 136

五、卤素的性质 137

(一)卤素的化合能力比较 137

(二)卤化银的溶解性 138

(三)卤素的检出法及定量法 140

1. 卤素离子的检出 140

2. 卤素离子的定量(容量法) 141

(四)氯离子的定量法 143

1. 利用莫尔法进行氯离子定量 143

2. 用比色法检出氯离子 146

第六章 硫及其化合物 149

一、硫 149

(一)斜方晶硫的制法 149

(二)单斜晶硫的制法 150

(三)弹性硫的制法 151

(四)硫的燃烧 152

(五)硫和非金属的反应 153

1. 硫与氢气的反应 154

2. 硫与氯气的反应 154

(六)硫和金属的反应 156

(七)硫的升华及晶形转变的测定 157

1. 硫的升华 157

2. 硫的晶形转变点的测定 159

(八)斜方晶硫与单斜晶硫的平衡 163

二、硫化氢 165

(一)硫化氢的制法 165

1. 由硫化亚铁制备硫化氢的方法 165

2. 由硫化钠制备硫化氢的方法 168

(二)硫化氢的性质 169

(三)硫化氢的燃烧 172

(四)硫化氢与金属离子的反应 175

(五)硫化氢的检出 180

三、二氧化硫 181

(一)用铜和浓硫酸的制备方法 181

(二)用亚硫酸盐和酸的制备方法 184

(三)二氧化硫的性质 184

(四)二氧化硫的液化 188

四、硫酸的制法 189

(一)利用硝酸法制造硫酸 189

(二)利用接触法制造硫酸 191

五、硫酸的性质 193

(一)硫酸的溶解热和稀释方法 193

(二)浓硫酸的脱水作用 194

1. 表示浓硫酸吸收空气中水分后质量增加的实验 194

2. 表示夺去结晶水的实验 194

3. 碳水化合物的脱水(碳化作用) 195

(三)硫酸与金属的反应 196

1. 稀硫酸与金属的反应 196

2. 浓硫酸与金属的反应 197

(四)硫酸根离子的检出 198

第七章 氮、磷及其化合物 199

一、氮 199

(一)利用亚硝酸铵热分解制备氮气的方法 199

(二)氮化镁的制法及性质 200

二、氨 202

(一)由浓氨水制取氨气的方法 202

(二)由铵盐和碱制取氨气的方法 203

(三)氨的组成 206

(四)氨的溶解性 207

(五)液氨的性质 208

(六)氨在氧气中的燃烧 209

(七)氨的检出 210

(八)氯化铵的升华和热分解 211

(九)铵离子的检出 212

(十)氨的扩散及其他 214

三、氮的氧化物 215

(一)氧化亚氮的制法 215

(二)一氧化氮的制法 217

(三)二氧化氮的制法 220

(四)氮氧化物的性质 222

四、硝酸 225

(一)利用氨的氧化制造硝酸的方法 225

1. 实验A 225

2. 实验B 227

3. 实验C 228

4. 实验D 229

(二)利用电弧法制造硝酸的方法 232

1. 实验A 232

2. 实验B 233

(三)硝酸蒸汽的热分解 235

(四)硝酸的氧化作用 236

(五)硝酸和金属的反应 237

五、磷 239

(一)磷的保管和操作方法 239

1. 黄磷 239

2. 红磷 240

(二)黄磷的制法 241

(三)黄磷和红磷的区别 242

(四)磷的氧化 243

(五)磷的化合物 244

(六)砷的检出 247

第八章 碳、硅及其化合物 250

一、碳的性质 250

(一)碳的吸附作用 250

1. 碳的吸附作用和活性炭的制法 250

2. 活性炭对醋酸吸附量的测定 252

(二)碳的还原作用 256

1. 氧化铅的还原 256

2. 氧化铜的还原 257

3. 金属冶炼的原理 258

二、二氧化碳 258

(一)二氧化碳的制法 258

1. 实验A 259

2. 实验B 260

3. 实验C 260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263

1. 色、嗅味、比重 263

2. 灭火作用 264

3. 与石灰水、氢氧化钠的反应 264

4. 溶解性和水溶液的酸性 265

5. 镁的燃烧 265

(三)二氧化碳的其它实验 266

1. 定量测定发生二氧化碳的试样 266

2. 即使在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也不能使溶液变透明 269

三、一氧化碳 271

(一)一氧化碳的制法和性质 271

(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能 272

(三)一氧化碳的比色分析 274

四、硅、硅酸及硅酸盐 276

(一)硅的制法 276

1. 郭鲁特-施密特法 276

2. 盖特曼-维因库拉法 277

(二)硅酸钠(水玻璃)的性质 278

1. 水玻璃的水解 278

2. 硅酸溶胶 279

3. 硅酸胶体的透析 279

4. 在空气中的变化及粘结效果 280

(三)化学园艺 281

1. 实验A 281

2. 实验B 282

3. 实验C 283

4. 实验D 286

(四)硅胶 293

1. 硅酸水凝胶的制法 293

2. 硅酸于凝胶的制法 294

3. 硅酸于凝胶(硅胶干燥剂)的性质 295

(五)玻璃 295

(六)陶瓷器 302

1. 素陶(陶器、瓷器) 302

2. 搪瓷 311

3. 景泰蓝 313

第九章 金属的制法 315

一、金属的冶炼 315

(一)用碳还原金属氧化物 315

1. 铅、铋、铜的冶炼 315

2. 用电坩埚炉冶炼铅 317

(二)用铝还原金属氧化物 318

1. 利用纸容器的铝热剂法 318

2. 利用一个空罐的铝热剂反应 321

(三)金属的电解冶炼 322

1. 氯化铅的电解 323

2. 食盐的电解 324

3. 用氯化钠直接电解制备钠的方法 325

二、金属的回收 328

(一)在实验室中回收银 328

1. 氯化银沉淀法(使用盐酸性银贮器) 328

2. 硫化银沉淀法(使用硫化钠性银贮器) 331

第十章 金属的性质 334

一、金属的离子化倾向 334

(一)金属的析出 334

(二)金属树 341

(三)金属树的观察 349

(四)钠和钙之间的离子化倾向差别 350

(五)离子化倾向大小的测定 352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355

(一)钠和氯的化合 355

(二)金属和氢的化合物 357

(三)金属的腐蚀 359

第十一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65

一、碱金属 365

(一)碱金属的使用方法 365

(二)碱金属的性质 366

1. 碱金属的颜色 366

2. 碱金属和水 367

(三)碱金属化合物 369

1. 用汞阴极法制备氢氧化钠 369

2. 放电形式不同产生的放电离子也不同 372

3. 用氨碱法制备碳酸钠 374

4. 碳酸氢钠的制法 376

5. 碳酸氢钠的快速制法 377

6. 钠化合物的性质 379

二、碱土金属 380

(一)钙及其化合物 380

1. 钙的化合物和硬水 380

2. 烧石膏的水合 383

3. 漂白粉的漂白 384

(二)镁及其化合物 385

1. 镁在空气中的燃烧 385

2. 镁和非金属的化合 389

3. 镁在非金属氧化物气体中的燃烧 389

4. 镁与金属氧化物的燃烧 390

5. 镁和水的反应 392

6. 镁和酸 395

7. 镁的化合物 395

(三)钡的化合物 398

1. 氢氧化钡的性质 398

2. 氯化钡的性质 399

三、铝 400

(一)铝 400

1. 铝和酸的反应 400

2. 铝和碱的反应 401

3. 铝热剂反应 402

(二)铝化合物 403

1. 从铝盐生成氢氧化铝 403

2. 氢氧化铝的两性 404

四、锡、铅及其化合物 405

(一)锡及其化合物 405

1. 锡的焰色反应 405

(二)铅及其化合物 406

1. 铅和酸的反应 406

2. 氧化铅的制法和性质 408

3. 氢氧化铅及碘化铅的制备 410

4. 铅离子的反应 411

五、锌、汞及其化合物 412

(一)锌及其化合物 412

1. 锌与酸、碱的反应 412

2. 氢氧化锌与酸、碱的反应 413

3. 氧化锌的生成 413

4. 氧化锌和酸、碱的反应 414

5. 锌汞齐的生成 414

(二)汞及其化合物 415

1. 汞的使用方法和精制 415

2. 汞及其化合物 418

3. 硫氰酸汞 418

4. 米隆反应 419

5. 氧化汞的分解 419

六、铜、银及其化合物 421

(一)铜及其化合物 421

1. 铜与酸的反应 421

2. 铜离子的反应 423

3. 用无水硫酸铜检出水 425

4. 铜绿的生成 426

5. 碱式碳酸铜的反应 427

6. 硫酸铜溶液与碱性溶液反应所得沉淀的颜色及组成 428

(二)银及其化合物 432

1. 银离子的反应 432

2. 有关照相的实验 433

3. 卤化银的光化学反应 434

七、铁、钴、镍及其化合物 436

(一)铁 436

1. 铁和酸的反应 436

2. 铁的钝态 437

3. 铁的腐蚀与生锈 438

4. 钢的性质(淬火等热处理) 441

5. 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反应 442

6. 亚铁离子的氧化 446

7. 铁离子的还原 447

8. 土壤中铁的检出 448

9. 晒图原料草酸合铁钠的制法 449

10. 蓝图 450

(二)钴及其化合物 453

硫酸钴(CoSO4·7H2O) 453

(三)镍及其化合物 454

硫酸镍(NiSO4·7H2O) 454

八、锰、铬及其化合物 455

(一)锰及其化合物 455

1. 锰的化合物 455

2. 表示锰的原子价变化的实验 456

(二)铬及其化合物 457

1. 铬的化合物 457

2. 重铬酸钾的制备 458

3. 重铬酸铵 460

九、复盐和络盐 461

(一)复盐 461

1. 制备明矾类晶体的方法 461

2. 由硫酸铜晶体和硫酸铵合成复盐 463

(二)络盐 464

1. 硫酸四氨合铜(Ⅰ)的合成 464

2. 氯化六氨合镍(Ⅱ)的合成 465

3. 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合成及其电荷数的决定 466

4. 利用离子交换法测定电荷数 468

5. 利用连续变化法确定络盐的结合比 468

6. 典型银络合物的制法及其性质 470

7. 铜氨络离子配位数的确定 472

8. Mg-BT络离子稳定常数的测定 477

十、颜料 482

(一)无机颜料 482

1. 白色颜料 482

2. 黄色颜料 483

3. 红色颜料 484

4. 蓝色颜料 484

(二)蜡笔 485

第十二章 无机定性分析 488

一、阳离子定性分析 488

(一)阳离子分组 488

1. 第1组阳离子(Ag+、Hg22+、Pb2+)的分离 488

2. 第2组阳离子(Pb2+、Cu2+、Cd2+、Hg2+、As5+、Sn2+(4+))的分离 488

3. 第3组阳离子(Fe3+、Al3+、Cr3→)的分离 489

4. 第4组阳离子(Ni2+、Co2+、Mn2+、Zn+)的分离 489

5. 第5组阳离子(Ba2+、Ca2+、Sr2+)的分离 490

6. 第6组阳离子(Na+、K+)的分离 490

(二)主要金属离子的系统分离鉴别法 490

1. 使用硫化氢的方法 490

2. 不用硫化氢的方法 497

(三)焰色反应和熔珠反应 500

1. 焰色反应(其一) 500

2. 焰色反应(其二) 505

3. 焰色反应和发射光谱 507

4. 熔珠反应 510

二、阴离子定性分析 513

(一)阴离子分析 513

(二)阴离子的系统分离和鉴别法 516

三、定性分析的应用 521

(一)盐类的鉴别 521

(二)水质检查 525

1. 试样的采集 525

2. 水的外观 526

3. 气温、水温的测定 527

4. 浊度 528

5. pH及RpH 530

6. 碱度 530

7. 酸度 531

8. 溶解氧 532

9. 氨态氮 534

10. 亚硝酸态氮 534

11. 硝酸态氮 535

12. 氯离子 535

13. 硫酸根离子 536

14. EDTA硬度 537

15. 钙 537

16. 化学耗氧量(COD) 538

(三)大气分析 539

1. 利用碱性滤纸测定硫的氧化物浓度 539

2. 利用碱性滤纸测定二氧化氮浓度 544

3. 利用中性碘化钾测定臭氧化物的浓度 547

4. 利用简易粉尘计及集尘罐测定浮游粉尘量及降尘量 550

5. 测定粉尘中的铅含量 553

四、有关废弃物及有毒气体的注意事项 555

(一)对实验室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 555

(二)高等学校理科实验所用毒物及剧毒物的中毒症状、致死量及上限浓度 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