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要义全书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2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乔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0918386
  • 页数:1183 页
图书介绍:

周易要义 蒋凡 李笑野 著 3

前言 3

第一章 《易》卦经文及《易》筮的诞生 11

第一节 巫风、占筮和《周易》 11

第二节 阴阳、八卦和六十四卦 12

第三节 《易》卦经文诞生的文化背景 16

第四节 从殷商龟卜到《周易》蓍筮 19

第五节 附录:古代《易》卦占筮的方法 21

第一节 六十四卦的两种卦序 26

第二章 从卦序看六十四卦内容的系统性 26

第二节 《序卦传》论上经三十卦 27

第三节 《序卦传》论下经三十四卦 33

第四节 《序卦》所勾勒的六十四卦的系统性 40

第五节 《帛书周易》六十四卦的另一序列 42

第三章 《周易》的思维观念及辩证法思想 45

第一节 《周易》思想方法产生的文化背景 45

第二节 观物取象 48

第三节 阴阳辩证 52

第四章 读《易》解卦的灵活方法 64

第一节 一卦数解例 65

“《易》无达占”原则 65

第二节 对卦理通例 67

第三节 异卦辞同而义理有别例 69

第四节 异卦之爻辞同义通例 69

第五节 一爻数解例 69

第六节 一卦之中卦爻辞同而吉凶有别例 71

第七节 占知吉凶而不能变吉凶例 71

第五章 《易》卦导读例释 74

第一节 乾龙飞天处处踪——《乾》卦第一 74

第二节 大地母亲胸怀广——《坤》卦第二 78

第三节 万物初生步维艰——《屯》卦第三 81

第四节 无心之感阴阳和——《咸》卦第三十一 85

第六章 《易》学流派概述 89

第一节 象数派 90

第二节 义理派 96

第三节 历史派 98

第四节 折衷派 100

第五节 近代新思维派 102

第一节 《周易》对先秦诸子及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 104

第七章 《周易》与传统文化 104

第二节 《周易》的伦理道德观——君子品格论 114

第三节 《周易》与中医之道 121

第四节 《周易》与古代科技及经济生活 126

第五节 《周易》与语言、文学及美学的发展 133

第六节 《周易》卦爻辞中的殷周民歌 141

第七节 《周易》的教育思想 148

第八节 《周易》的军事思想 153

第九节 《周易》的婚姻家庭观念 159

第八章 《周易》的地位、影响及展望 166

孔学要义 王其俊 著 173

前言 173

第一章 孔学基本典籍 175

第一节 《论语》 175

第二节 《孟子》 177

第三节 《荀子》 179

第二章 孔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81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结构 181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经济结构 183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意识形态结构 186

第三章 孔学的个体人格完善 190

第一节 孔学的道德原则与规范 190

第二节 孔学的理想人格 197

第三节 孔学的道德境界 202

第四章 孔学的社会和谐观 210

第一节 孔学的政治控制 211

第二节 孔学的经济控制 216

第三节 孔学的思想意识控制 222

第一节 孔学天人和谐观的思想渊源 232

第五章 孔学的天人和谐观 232

第二节 孔学的天人范畴 233

第三节 孔学的天人和谐 237

第四节 孔学内部天人和谐观的异同及特点 246

第六章 孔学的认识论 248

第一节 孔子的认识论 249

第二节 孟子的认识论 255

第三节 荀子的认识论 263

第七章 孔学对后世的影响 269

第一节 孔学在秦汉隋唐时期的影响 269

第二节 孔学在宋元明清时期的影响 272

第三节 孔学在近代的影响 277

第八章 孔学在国外的影响 287

第一节 孔学对东方国家的影响 287

第二节 孔学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296

第九章 孔学与现代生活及孔学的未来展望 300

第一节 孔学与现代经济建设 300

第二节 孔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06

前言 311

老庄要义 陈绍燕 著 311

第三节 孔学的未来展望 311

第一章 导论 318

第一节 道家思想的根和源 318

第二节 道家学派的演变 326

第三节 道家的基本精神 336

第四节 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45

第二章 道家始祖老子及其要义 353

第一节 行踪神秘的哲人老聃与《老子》书 353

第二节 道法自然的道体观 358

第三节 “贵柔”守雌的辩证法 364

第四节 “闻道”、“为学”的认识论 370

第五节 “无为”“返朴”的人生境界 377

第六节 “不争”、“谦下”的处世哲学 380

第七节 “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 383

第八节 “士”阶层的思想代表 388

第九节 老子研究概述 392

第三章 集道家大成的庄子及其要义 398

第一节 愤世疾俗的隐士庄周与《庄子》书 398

第二节 具有泛神论色彩的天道观 403

第三节 向独断论挑战的相对主义 410

第四节 以体道为真知的神秘主义 418

第五节 彼是相因的辩证法与万物为一的诡辩论 424

第六节 “安之若命’’和“与天为一” 429

第七节 逍遥游与至人、神入、圣人、真人 434

第八节 世俗生活和遁世、顺世 440

第九节 至德之世与建德之国 444

第十节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与德充为美 452

第十一节 寓言、重言、巵言的艺术特色 461

第十二节 庄子研究概述 468

前言 475

左传国策要义 郭丹 著 475

第一章 中国史学之发轫 476

第一节 中国的史官文化传统 476

第二节 从言事分纪到言事相兼 478

第二章 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记录 483

第一节 《左传》的名称、作者及其与《春秋》的关系 483

第二节 风云激越的春秋时代与《左传》的时代特征 486

第三节 《左传》的思想倾向 489

第一节 雄主和贤臣 496

第三章 春秋人物画卷 496

第二节 昏君和佞臣 504

第三节 其他人物系列 508

第四章 波澜壮阔的争霸战争 514

第一节 《左传》所记战争的数量 514

第二节 《左传》的战争思想 515

第三节 《左传》中的奇计与谋略 521

第四节 《左传》战争描写的特征 524

第五章 《左传》的文学成就 530

第一节 《左传》的叙事写入 530

第二节 《左传》的外交辞令 536

第三节 《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 540

第六章 纵横之世与纵横之书 544

第一节 七强纷争的战国形势与时代特征 544

第二节 《战国策》其书 546

第三节 《战国策》的思想倾向 548

第七章 风姿各异的战国风云人物 554

第一节 《战国策》人物形象 554

第二节 战国策士的智慧与谋略 566

第一节 史料的可靠性与真实性 573

第八章 《战国策》的史料价值 573

第二节 古代学者对《战国策》的评价 576

第九章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579

第一节 写入艺术的新发展 579

第二节 敷张扬厉的说辞 583

第三节 别开生面的寓言文学 589

第十章 先秦散文的文化内涵及其影响 595

第一节 史学传统的形成 595

第二节 多种文体的萌芽与雏形 599

第三节 《左传》、《战国策》与《史记》 602

第一节 中国上古史学溯源 609

史记要义 李祥年 著 609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的涅槃(代前言) 609

第二节 先秦史学的繁荣及影响 610

第三节 从“六经”到《史记》——中国古代史学的涅槃 612

第二章 《史记》成书的主、客观条件 613

第一节 《史记》的时代因缘 613

第二节 《史记》所接受的文化遗产 615

第三节 司马谈对《史记》的贡献 617

第四节 司马迁的人生与学术道路 618

第一节 《史记》的创作主旨 624

第三章 《史记》的史学奥义(上) 624

第二节 《史记》的著述断限 630

第三节 《史记》的书名演变 635

第四节 《史记》的史料来源 639

第四章 《史记》的史学奥义(下) 645

第一节 《史记》五体的创新与借鉴 645

第二节 “本纪”释例 648

第三节 “书”“表”释例 653

第四节 “世家”释例 658

第五节 “列传”释例 662

第六节 《史记》五体结构的内在联系 665

第五章 《史记》的思想财富 667

第一节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观 667

第二节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哲学观 672

第三节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历史观 675

第四节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经济观 681

第六章 《史记》的文学价值 688

第一节 《史记》的人物形象塑造 688

第二节 《史记》的情节设置 698

第三节 《史记》的语言艺术 704

第四节 《史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708

第七章 走向辉煌的《史记》 713

第一节 《史记》的流播 713

第二节 《史记》的补续 717

第三节 《史记》重要版本述略 723

第四节 走向辉煌的《史记》 727

汉书要义 梁宗华 著 735

前言 735

第一节 史学传统的浸润 737

第一章 传统与时代的产儿 737

第二节 《史记》的启迪 742

第三节 《汉书》的时代需要 748

第二章 源流有自,百川汇海 751

第一节 深远丰厚的家学渊源 751

第二节 班彪的文化生命 753

第三节 矢志著述的心路历程 758

第四节 风格各异的师友交游 765

第一节 《汉书》体例的选择 770

第三章 创新纪传,蔚成史宗 770

第二节 《汉书》的体例特点及其意义 774

第三节 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 780

第四章 史作载体,思想内蕴 786

第一节 从《汉书》看班固的儒学立场 786

第二节 班固的政治理想 791

第三节 班固的历史观 800

第四节 班固的经济观 804

第五章 写人叙事,巧运文思 807

第一节 《汉书》所塑造的形象群体 808

第二节 《汉书》的艺术技巧 815

第六章 比肩《史记》任评说 829

第一节 《汉书》的研究与流传 829

第二节 前人对《汉书》的评价 834

第七章 名士风流,《后汉》成书 838

第一节 范晔的家世背景 839

第二节 傲物放达的名士风采 841

第三节 《后汉书》的史料来源 844

第八章 精意深旨,正史得失 847

第一节 范晔的历史观 847

第二节 褒扬忠义,归本儒学 854

第九章 奇变不穷,代有赏音 856

第一节 谋篇布局,裁夺体例 856

第二节 “纪”、“传”二体的创格 859

第三节 《后汉书》的史料价值 865

第四节 《后汉书》的文学价值 871

第五节 《后汉书》的流传与研究 874

资治通鉴要义 吴振清 著 881

前言 881

第一章 六世承平谱新篇——《资治通鉴》的诞生 882

第一节 《资治通鉴》编纂的时代背景 882

第二节 司马光著《通鉴》的动机 883

第三节 学者政治家司马光 884

第四节 《资治通鉴》的编纂集体——记刘攽、刘恕、范祖禹的史学 887

第二章 《通鉴》的编纂 889

第一节 成书始末 889

第二节 在历史编纂学上的独创性 890

第三节 断限、纪年诸问题 893

第三章 内容繁富、蕴含浩博的《资治通鉴》 896

第一节 一部规模空前的政治史 897

第二节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912

第三节 记训诲后辈及巾帼英豪 914

第四节 有关国计民生的内容 919

第四章 详述人物 注重人品 925

第一节 褒美扬善 925

第二节 惩恶戒欲 933

第五章 以史为鉴 彰善瘅恶 937

第一节 善可为法的内容 938

第二节 恶可为戒的内容 948

第三节 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966

第二节 寓意深刻 见识不凡 969

第六章 《通鉴》的史论及其历史文学 969

第一节 如何评价《通鉴》的史论 969

第三节 卓越的历史文学成就 977

第七章 《通鉴》的特点 981

第一节 年经事纬 叙事有法 982

第二节 略古详今,重在政治军事 987

第三节 不信佛道 不采虚诞 不录怪异 991

第四节 详载谋略 善述战争 994

第五节 关于“《通鉴》不写文化、不载文人”问题 1002

第八章 《通鉴》的姊妹篇 1004

第九章 《通鉴》产生的深远影响 1006

第一节 关于注释、订补之作——兼论胡三省、严衍的成就 1006

第二节 编年体史籍的复兴——论李焘、李心传、刘时举等人的著作 1009

第三节 朱熹与《通鉴纲目》 1010

第四节 袁枢与《通鉴纪事本末》 1012

第五节 续《通鉴》的编纂 1013

第六节 王夫之与《读通鉴论》 1016

第十章 《通鉴》评价与“通鉴学” 1017

第一节 历代评价《通鉴》 1017

第二节 通鉴学的成就 1020

三通要义 王薇 著 1027

前言 1027

第一章 博大精深的掌故渊海——《通典》 1030

第一节 《通典》的作者与体例 1030

第二节 论食货 1034

第三节 论选举 1047

第四节 论职官 1057

第五节 论礼 1065

第六节 论乐 1074

第七节 论兵 1082

第八节 论刑 1087

第九节 论州郡 1096

第十节 论民族关系 1105

第二章 自成—家的鸿篇巨著——《通志》 1115

第一节 夹漈山的布衣学者 1115

第二节 发凡起例撰通史 1117

第三节 考历代氏族 1119

第四节 郡县舆地沿革 1122

第五节 论历代城池 1124

第六节 祭器与服饰 1126

第七节 略论谥法 1129

第八节 《通志·艺文志》 1133

第九节 郑樵的目录学思想 1139

第十节 论图谱与金石 1143

第三章 会通古今集大成者——《文献通考》 1147

第一节 两代人的心愿 1147

第二节 《文献通考》的编纂 1148

第三节 纵论经济 1151

第四节 地舆之学 1154

第五节 论民族关系 1157

第四章 “三通”的史学思想 1162

第一节 经邦致用的治史思想 1162

第二节 坚持历史进化的思想 1163

第三节 会通的思想 1165

第五章 众家纷纭论“三通” 1169

第一节 名实相副的《通典》 1169

第二节 得失是非论《通志》 1172

第三节 言未为尽的《文献通考》 1176

第六章 从“三通”到“十通” 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