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第一章 认识思维自己 15
一、思维自己构成自己 16
二、智能时代的历史必然 19
三、迅速膨胀着的“小宇宙” 22
第二章 从行为思维到概念思维 26
一、“纯粹畜群意识”的思维 27
(一)潜存于劳动结构中的“奇异点” 28
(二)行为思维--不是思维的思维 35
二、思维“摆脱世界”的独立化运动 39
(一)思维独立化的标志 40
(二)动作向语言的内化 42
(三)我向思维和借喻思维 46
(四)图腾、巫术、神话思维 48
(五)潜概念思维--形象思维到概念思维的中介 56
三、立足于概念本性的思维 62
(一)概念结构及其发展道路 63
(二)逻辑与非逻辑的运动规律 67
(三)逻辑与历史的对立统一 74
第三章 超前性和认识的本质 80
一、反映是超前的 81
二、超前性的构成要素和动态分析 86
三、定向、定势、主体势的超前性 90
四、超前、选择、建构和反映 98
第四章 思维的内在矛盾运动 110
一、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矛盾--意识是被意识到的意识 111
二、建构性思维与反思性思维的矛盾--思维是被反思着的思维 119
三、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的矛盾--思维操作是把运动的东西静止化 128
四、从“熟知”到“真知”的运动--理论思维是高级化的思维运动 133
五、从“方面”向“整体”的运动--哲学思维是最人化的整体的反思和综合 137
第五章 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 150
一、历史上的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 151
(一)古代:“人是万物的尺度” 152
(二)近代:只是从客体的形式出发 155
(三)德国古典哲学:抽象发展的能动方面 159
二、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本质、结构和功能 166
(一)本质:劳动的对象性和自觉的目的性 166
(二)结构:他反性结构和自反性结构 172
(三)功能:一级反映和二级反映 175
三、客观性和自我意识 181
(一)客观性和自我意识的矛盾 182
(二)客观性的方向性 190
(三)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运动 192
第六章 建构性思维与反思性思维 197
一、反思与科学发展 199
(一)科学上的三次大反思 200
(二)亚里士多德直观科学阶段 203
(三)伽利略--牛顿经典科学阶段 205
(四)现代非经典科学阶段 207
(一)科学演化规律与建构、反思活动 212
二、建构和反思所构成的思维运动 212
(二)概念结构演化规律与建构、反思活动 216
三、思维建构活动与反思活动的内涵 219
(一)思维的建构性 219
(二)思维的反思性 230
第七章 反思的历史形态和实践反思规律 238
一、反思的历史发展 239
(一)朦胧的反思 239
(二)否定的反思 243
(三)怀疑的反思 249
(四)批判的反思 255
(五)思辨的辩证否定的反思 258
二、实践反思规律 263
(一)自我批判基础上的批判 264
(二)反过来思和普照的光 271
(三)反思思维的本质 275
三、反思和现代认识的发展 281
(一)反思的现代形态 282
(二)反思是现代思维的重要环节 291
(三)反思是特殊形式的反映 298
第八章 知性思维向辩证思维“复归”的现代运动 306
一、“拒斥形而上学”与可证实性 307
二、矛盾是思维的本质 313
三、悖论与无矛盾性 321
四、形式化和非形式化、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325
五、系统和非系统 331
六、必然性、概率性、可能性 336
七、现代思维和主体性原则 343
小结 353
后记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