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绪论 2
马克思美学体系的特点 2
研究者应有的态度 5
二 马克思美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前提 8
历史条件 8
与德国古典哲学的联系 15
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联系 21
与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联系 27
三 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8
转变期 38
确立期 47
成熟期 55
四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美学基本问题 63
关于《手稿》的评价 63
“人化的自然界” 69
“异化劳动”与美 78
生产活动中的审美实质 84
美的本质和自然美 89
美感的社会性质 101
五 马克思考察艺术规律的方法论 110
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比较 110
从艺术本质看艺术规律 116
艺术的相对独立性 121
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 127
六 艺术的本质及其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132
艺术是社会的上层建筑 132
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144
七 关于“艺术生产”的理论 150
“艺术生产”的概念 150
艺术生产中的“生产力”问题 158
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 164
艺术生产的一般历史发展 170
“艺术生产”理论的美学方法论意义 178
八 悲剧的审美特征 185
历史上的悲剧理论 185
悲剧冲突的必然性 191
悲剧的美学属性 199
九 艺术欣赏及其他 203
欣赏和创作的同一性 203
马克思的艺术欣赏个性 206
十 现实主义文艺的真实性 215
真实地描写现实关系 215
真实性与倾向性的统一 221
创造典型化的真实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