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中国经济》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时事问题研究会编
  • 出 版 社: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
  • 出版年份:1957
  • ISBN:
  • 页数:520 页
图书介绍: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下的中国农村 2

(一) 耕地的面积 2

(二) 农产物的大概数目 2

第一编 抗战中的农村 2

(三) 土地的关系 6

(四) 低级的技术 9

(五) 不断的天灾人祸 10

二 “九一八”后中国耕地的损失及东北农民悲惨的命运 11

(一) 东北的耕地 11

(二) “九一八”后日寇对东北土地的掠夺 11

(三) “九一八”后日寇对东北农村的剥削 18

(四) 在农民的破产中土地大步集中起来 28

三 一九三五年五月华北事变后冀东农地的被掠夺 29

(二) 耕种人畜的损失 30

四 国难中农村经济损失的一个统计 30

(一) 耕地面积的缩小 30

(三) 产品的减少 31

(四) 国难中大后方与敌后方农产品年产量的比较 33

(五) 敌寇蹂躏搜括农村的一些缩写 35

(六) 关于农村损失的一个典型的统计 38

(七) 敌寇决水淹没河北平原的农村 39

五 抗战中旧制度遗留的农村黑暗面 39

(一) 暗无天日的传统农奴生活 39

(二) 在国难中大地主们乘机加紧剥削 48

(三) 吃人的高利贷制度 51

(四) 商业资本对农民的直接剥削 56

(五) 日寇隔绝下和大资产阶级操纵下的农业市场 59

(六) 政府统制压低农产品价格妨害农业生产 67

(七) 政治上无尽的赋税派款与颠倒的负担 70

(八) 重重压榨下农村的新变动 74

(九) 重重压榨下的农村生活一瞥 78

(十) 后方农业生产力在一些地区的衰退状况 81

六 抗战中农村的光明面 83

(一) 在广大敌后,农民在抗战的烽火中站起来,封建势力削弱了 83

(二) 帝国主义在我后方农村直接活动的某些削弱 84

(三) 农业生产力的某些发展 86

七 关于农业建设事实上的形形色色 89

(一) 官方与银行界农业活动的实质 89

(二) 关于农业建设的一个官方报告 90

(三) 政府系银行投资农贷的数目 92

(四) 二十八年农村合作在四川的一个统计 93

(五) 农民银行的贷款主要是落入富户之手,再转到贫民手里,就变成高利贷 94

(六) 合作社与合作金库主要地是被富豪和土劣所把持 96

(七) 农业金融组织在系统上,地方上,人数上的偏向及其舞弊 97

(八) 垦荒工作不能解决农村根本问题 100

八 关于粮棉自给的问题 103

(一) 关于粮食自给的问题 103

(二) 关于棉产自给的问题 110

第二编 抗战中的工业 114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下的中国工业 114

二 “九一八”后中国工业的灾难 117

三 国难中工业资源及厂家的损失 119

(一) 全国矿源的损失 119

(二) 沿海商埠的工业,占全国百分之七十,大部遇到毁灭的浩劫 120

(三) 资金损失的概数 123

(四) 抗战初期在被摧残中的另一面 124

(二) 迁移运动中的缺憾 125

(一) 沿海工厂的迁移运动 125

四 中国工业的大迁移 125

(三) 内迁工厂及机件的数量 126

(四) 内迁技术工人的概数 126

(五) 内迁工厂的类别与地区分布 126

五 抗战中内地工业发展的动态 128

(一) 西南工业的某种活跃 128

(二) 西北工业的不平衡 143

(三) 后方各省工厂分布的百分比 159

(四) 后方工业的特点 160

(五) 经济的新流--工业合作社 167

(六) 从事投机的资本多于从事内地工业的资本 173

(七) 工业发展的政治桎梏 175

(八) 外资在西南的活动 180

(一) 上海的畸形景气 181

六 工业畸形发展的特别一隅--上海 181

(二) 上海畸形景气的原因 182

(三) 畸形景气绝非整个国民经济之利 183

(四) 景气逆转的象征 184

(五) 上海工业在日寇协迫下和汪逆上台后的新危机 185

七 各地工人生活悲惨的写照 186

(一) 工人现实生活与工厂法的大矛盾 187

(二) 重庆的工人生活 190

(三) 成都的工人生活 199

(四) 陕西的工人生活 201

(五) 大后方的铁路工人生活 203

(六) 大后方的筑路工人生活 205

(七) 茶工是怎样生活的 207

(八) 家庭手工业者生活的一瞥 209

(九) 上海的工人生活 210

(十一) 抗战初期关于失业工人的概况 213

(十) 残酷剥削防碍生产力的发展 213

八 在工人饥饿状态和工农业品剪刀价格下的惊人利润 216

附录:西南实业界活动人物的一个名单 217

第三编 抗战中的交通事业 220

一 抗战前的交通事业 220

(一) 帝国主义垄断下的航运 220

(二) 帝国主义操纵下的铁路 221

(三) 由内战而兴起的公路建设 223

(四) 帝国主义角逐下的航空事业 224

二 抗战后的交通事业 225

(一) 抗战后交通事业的面面观 225

(二) 旧政治机构下交通事业的病态 226

(三) 在不完善的公路情况下,汽油的大量消耗 230

(一) 关于开发西北交通的意见 231

三 关于交通事业的若干意见 231

(二) 大公报关于改革交通机构的意见 233

第四编 抗战中的对外贸易 236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下的国内外贸易 236

(一) 半殖民地的国际贸易 236

(二)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支配下的国内贸易 239

二 “九一八”后中国国内贸易的灾难及各帝国主义对华贸易的新争夺 241

(一) 国内贸易被日寇武力的侵袭所破坏 241

(二) 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贸易的新争夺 241

(三) 所为入超减少的秘密 242

三 七七事变后国际贸易的状况 243

(一) 贸易中心的转变 243

(二) 贸易总额的变动 246

(三) 一九三九年沦陷区各关入超,保存各关出超 253

(四) 二十七年土货输出的若干统计 255

(五) 输出贸易主要依靠农产品 256

四 日寇对我贸易的状况 257

(一) 日寇对我贸易竟占首席 257

(二) 大量出口品从我国输运到敌方,大量进口品由敌方输送到我国 257

(三) 若决江河的继续走私 260

五 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267

(一) 设立对外贸易调整机关 267

(二) 关于进出口贸易的统制 267

(三) 现行的编制出口贸易办法对于农产品生产的损害 273

六 关于对外贸易的一个总结 274

第五编 抗战中的金融与币制 278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金融 278

(一) 银行资本之买办性和高利贷性及其与政治的联带性 278

(二) 中国的两大银行系统 284

(一) 中国币制的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 287

二 中国币制的性质及法币制度的建立 287

(二) 中国法币制度的建立 290

三 抗战来的中国金融事业 294

(一) 银行业的向内迁移 294

(二) 资金的初步内流及其活动种种 296

(三) 大部资金的逃亡 308

(四) 欧战后资金内流的倾向 314

(五) 银行的惊人纯益 316

四 抗战来的货币金融政策 316

(一) 由无限制的出售外汇到实际放弃维持黑市外汇的几个阶段 316

(二) 由统制外汇到统制进口贸易,以及英美对统制进口贸易的牵制 322

(三) 外汇营私舞弊的一例 323

(四) 欧战扩大后,法币未变对英美的依赖,投机之风益烈 323

(一) 金融的集权组织--四行联合办事总处 326

附录 326

(二) 战时的中国银行业概览 328

(三) 全国银行资本及主要负责人一览表 334

(四) 国民政府系银行与商办银行在人事上的交流一览 352

第六编 抗战中的财政 356

一 抗战前的中国财政 356

(一) 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 356

(二) 中央支出主要是军务费和债务费 361

(三) 地方收入主要是田赋营业税 367

(四) 地方支出也是债务费占大部份 371

二 抗战后的财政 371

(一) 收入减少,支出增加 371

(二) 在这收少支多的情况下的弥补方法 381

(二) 征收高度的直接累进税及富户捐 395

(一) 没收汉奸及敌人财产,吸收富有者的国内外银行存款 395

三 克服财政困难的可能道路 395

(三) 用战时租税或公债政策,吸收国内存银和生金 396

(四) 厉行裁汰冗员及骈枝机关减缩高级官员薪俸 396

(五) 将政费移作战费延付债款本息 398

(六) 对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为解决抗战财政的良好办法,先要从发国难财的大官始 399

第七编 抗战中的物价问题与人民生活 405

一 物价的飞涨及其不平衡 405

(一) 各地各种物价变动的几个特点 405

(二) 在英美东方慕尼黑阴谋最猖獗的时候,各地物价迅速飞涨起来 407

(三) 一九四○年物价继续飞涨在重庆,特别是食粮的惊人涨价 411

(四) 各地物价高涨举例 414

二 物价飞涨的原因 416

(一) 关于物价高涨各种原因的检讨 416

(二) 物价飞涨主要的原因是奸商与达官贵人的居奇纵操 422

(三) 在上海除了日寇和汉奸之外,那批吸吮平民膏血的人,同样的是投机家 427

(一) 高级人物并无影响 428

三 物价高涨的重大影响 428

(二) 对于人民生活和国家民族的影响 429

(三) 畸形的物价高涨影响生产的停滞 433

四 必须严厉制裁吸吮平民膏血的投机家 434

(一) 需要积极推行暴利课税 434

(二) 需要实行没收奸商的居奇囤积 435

(三) 需要禁止官商争利 436

第八编 抗战中新经济生活之模范 440

甲 陕甘宁边区的新经济生活 440

一 抗战前已从帝国主义和封建剥削制度之下解放出来 440

(一) 独立自由的经济建设 440

(二) 边区经济发展概观 441

(一) 生产运动的基本原则 444

二 二十八年轰动全国的生产运动 444

(二) 生产运动的成绩 445

三 边区的工业及合作社事业 448

(一) 边区的工业 448

(二) 边区工业合作社的新发展 450

(一) 走上小康之家的农民生活 454

四 边区人民的生活大大的改善了 455

(二) 没有失业工人,工资很大的增加了 457

(三) 团结互助,共赴国难 457

五 抗战四年头为克服经济难关而斗争 459

乙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新经济生活 461

一 晋察冀边区的新经济生活 461

(一) 边区的存在使敌人无法开掘华北的富源 461

(二) 民主政治下保卫民生的经济贸易政策 462

(三) 二十八年扩大生产战线的新计划 466

(四) 对付敌伪货币斗争的边区银行 471

(五) 二十八年边区经济战一个片段的总结 473

(六) 民生改善的一个优良模范 473

二 关于冀南、冀西、平西新经济生活的鳞片 474

(一) 在冀南 474

(二) 在冀中 477

(三) 在冀西 480

(四) 在平西 481

三 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新经济生活 482

(一) 民主政治下封建桎梏的逐步削弱 482

(二) 各种经济建设的勃兴 489

(三) 人民生活在进步中 495

(四) 为着更广大的抗日动员,普遍的减租减息问题的提出 497

(一) 抗战后农民减租减息执行合理负担的运动 506

四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新经济生活 506

(二) 二十九年四月行政公署颁布的减租减息条例 507

(三) 在经济困难面前的节约运动 508

五 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在二十九年春天事变前的新经济生活 510

(一) 二十九年的春耕运动 510

(二) 创办小型手工业 510

(三) 建立各种合作社 515

(四) 查禁敌货的输入 516

(五) 纺织工业在汾城 517

六 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在范筑先殉难前的新经济生活 519

(一) 废除苛捐杂税 519

(二) 救济灾荒 519

(三) 提倡副业 520

(四) 抵制日货 520

七 胶东抗日根据地经济生活的鳞片 610